電視直播的拓展空間
電視媒體區別於其他媒體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直觀,即所謂的“眼見為實”。而直播又是最能夠體現“眼見”的手段。
我們距離真相越來越近
電視媒體在所有大眾傳媒中也許是最具客觀性質的媒體,就像這次日本大地震展示給我們的畫面一樣,它甚至可以不加任何解說,單憑視覺和聽覺,拉近觀眾與真相的距離,讓觀眾產生真實、信服的感受。
同樣,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開通,當觀眾們通過電視直播親眼看著第一輛高鐵列車從眼前呼嘯而過,所有的人都會知道今後杭州和上海的距離更近了。
把觀眾的眼睛和耳朵帶到現場,讓他們自己去看,自己去聽,自己去判斷,這些年來,我們的直播一直在進步。
1. 媒體觀念的進步
現在,無論是颱風、冰災、火災、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的現場,還是春運、中秋、抗高溫這些非突發性的,非事件性的,甚至沒有特定現場的“事件現場”,都能看到電視轉播車和現場出鏡記者的身影,這在多年以前是很少見的,應該歸功於媒體觀念的進步。
從傳統傳播方式:資訊源→採訪→製作→播出,到直播:資訊源→(採訪+播出),看起來,省略了兩個環節,實際上卻體現了媒體觀念的進步。首先是從“我幫你想”到“你可以自己想”,把判斷的權利還給觀眾;其次是拉近了觀眾與事件的距離(時間),體現了電視這一媒介本身的存在價值;第三是突破了原來的生存方式,從程式化的、可控的製播方式衍變出可變的、靈活的製播方式,進而豐富了自身的生存手段。
2. 技術手段的進步
來看一組能夠代表浙江電視直播發展史的記錄:
2000年農曆八月十五,中央電視臺聯合浙江電視臺對錢塘江大潮進行了大型直播。當時,浙江電視臺的技術條件只能當配角,在5個直播點中只佔有1個。
2005年4月30日,杭州西溪溼地開園,浙江衛視首次聯合杭州電視臺進行了大型新聞直播。直播設立了5個直播點,21個攝像機位,從上海租借來了EFP箱式轉播系統,從廈門電視臺租借來了全向微波裝置。
到了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開通的時候,電視直播的技術手段已經豐富到能操控十幾個直播點,並且整合衛星、光纜、3G、全球眼等多種手段。
十年之間,節目的要求和技術的發展互相呼應,互相促進,帶來了電視直播的繁榮。
3.人才隊伍的進步
一是技術人員隊伍的成熟,這裡不再贅述。
二是出鏡記者隊伍的壯大。“各位觀眾,我現在臺州……”,“各位觀眾,我在溫州……”,2005年,颱風頻繁襲擊浙江,浙江衛視新聞中心7位女記者活躍在抗臺最前沿,被觀眾稱為“抗臺七姐妹”。之後,浙江衛視把這個新聞品牌延伸為“七姐妹跑兩會”、“七姐妹看變化”等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報道形式,滿足了觀眾收視需求。
的確,應運而生的“七姐妹”彰顯了電視新聞改革創新的成果,但從更大的意義上說,它實現了“電視人”的角色迴歸。
在此之前,電視記者分為攝像記者和文字記者;在此之後,電視記者多了一個“品種”:出鏡記者,或者說文字記者向出鏡記者的轉變已收到成效,不會出鏡的記者算不上一個真正的電視記者。儘管那個時候的“七姐妹”語言還不夠標準,表達還不夠自然,著裝還不夠職業,但適應鏡頭的能力、快捷的現場反應能力、口語化的解說能力、和攝像及演播室的配合能力,這些直播的要素已經具備了。
三是各類直播人才的積累,包括策劃、製片、協調、攝像、導播等等。現在不僅僅是省級臺,全省11個市電視臺都具有相當不錯的直播力量,就連部分縣市區級臺也能夠組織直播。
電視直播的空間還有待拓展
1.領域擴大化
一個最有待拓展的領域就是時政類題材的電視直播。以大眾傳媒非常發達的美國為例,60%的美國人通過電視瞭解選舉、政府和當前大事。首次電視直播競選總統辯論幫助肯尼迪入主白宮。
時政類活動,往往事關國計民生,深受廣大群眾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種關注度還會越來越高。因此,在代表委員參政議政、政治人物施政承諾、政策聽證、重大民生事件的協商對話等方面,電視直播的空間非常大。
2.隊伍專業化
隊伍專業化首先是既能單打獨鬥,又能協同作戰的主持和出鏡記者團隊,其次是強有力的攝像製播保障團隊,還要有一支指揮協調能力強大的統籌團隊。說到這裡,不能不提央視在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出色表現。在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小時時間裡,央視的直播就開始了,近10位主播接力解說,前方約160名記者陸續抵達參與,截至5月20日,中央電視臺各頻道推出的直播特別節目總時長達676小時,創造了電視直播史的新紀錄。
3、操作機制化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發射73秒鐘後在空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全球觀眾通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直播看到了這一幕,而專業人士同時還看到:原本直播航天飛機發射的CNN馬上轉入了突發事件的報道,遍佈全球的記者站同時啟動,航天專家、遇難者家屬、各界人士、普通觀眾,馬上出現在鏡頭裡,以各自身份對這一事件表達感受。如果沒有一套相應的機制,在第一時間裡有這樣的反應是不可能的。
4.節目常態化
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一是有一個專業的新聞頻道,對各種直播內容統籌安排;二是在綜合頻道中,以嵌入式的方式隨時插入直播內容。
我們距離真相越來越近
電視媒體在所有大眾傳媒中也許是最具客觀性質的媒體,就像這次日本大地震展示給我們的畫面一樣,它甚至可以不加任何解說,單憑視覺和聽覺,拉近觀眾與真相的距離,讓觀眾產生真實、信服的感受。
同樣,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開通,當觀眾們通過電視直播親眼看著第一輛高鐵列車從眼前呼嘯而過,所有的人都會知道今後杭州和上海的距離更近了。
把觀眾的眼睛和耳朵帶到現場,讓他們自己去看,自己去聽,自己去判斷,這些年來,我們的直播一直在進步。
1. 媒體觀念的進步
現在,無論是颱風、冰災、火災、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的現場,還是春運、中秋、抗高溫這些非突發性的,非事件性的,甚至沒有特定現場的“事件現場”,都能看到電視轉播車和現場出鏡記者的身影,這在多年以前是很少見的,應該歸功於媒體觀念的進步。
從傳統傳播方式:資訊源→採訪→製作→播出,到直播:資訊源→(採訪+播出),看起來,省略了兩個環節,實際上卻體現了媒體觀念的進步。首先是從“我幫你想”到“你可以自己想”,把判斷的權利還給觀眾;其次是拉近了觀眾與事件的距離(時間),體現了電視這一媒介本身的存在價值;第三是突破了原來的生存方式,從程式化的、可控的製播方式衍變出可變的、靈活的製播方式,進而豐富了自身的生存手段。
2. 技術手段的進步
來看一組能夠代表浙江電視直播發展史的記錄:
2000年農曆八月十五,中央電視臺聯合浙江電視臺對錢塘江大潮進行了大型直播。當時,浙江電視臺的技術條件只能當配角,在5個直播點中只佔有1個。
2005年4月30日,杭州西溪溼地開園,浙江衛視首次聯合杭州電視臺進行了大型新聞直播。直播設立了5個直播點,21個攝像機位,從上海租借來了EFP箱式轉播系統,從廈門電視臺租借來了全向微波裝置。
到了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開通的時候,電視直播的技術手段已經豐富到能操控十幾個直播點,並且整合衛星、光纜、3G、全球眼等多種手段。
十年之間,節目的要求和技術的發展互相呼應,互相促進,帶來了電視直播的繁榮。
3.人才隊伍的進步
一是技術人員隊伍的成熟,這裡不再贅述。
二是出鏡記者隊伍的壯大。“各位觀眾,我現在臺州……”,“各位觀眾,我在溫州……”,2005年,颱風頻繁襲擊浙江,浙江衛視新聞中心7位女記者活躍在抗臺最前沿,被觀眾稱為“抗臺七姐妹”。之後,浙江衛視把這個新聞品牌延伸為“七姐妹跑兩會”、“七姐妹看變化”等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報道形式,滿足了觀眾收視需求。
的確,應運而生的“七姐妹”彰顯了電視新聞改革創新的成果,但從更大的意義上說,它實現了“電視人”的角色迴歸。
在此之前,電視記者分為攝像記者和文字記者;在此之後,電視記者多了一個“品種”:出鏡記者,或者說文字記者向出鏡記者的轉變已收到成效,不會出鏡的記者算不上一個真正的電視記者。儘管那個時候的“七姐妹”語言還不夠標準,表達還不夠自然,著裝還不夠職業,但適應鏡頭的能力、快捷的現場反應能力、口語化的解說能力、和攝像及演播室的配合能力,這些直播的要素已經具備了。
三是各類直播人才的積累,包括策劃、製片、協調、攝像、導播等等。現在不僅僅是省級臺,全省11個市電視臺都具有相當不錯的直播力量,就連部分縣市區級臺也能夠組織直播。
電視直播的空間還有待拓展
1.領域擴大化
一個最有待拓展的領域就是時政類題材的電視直播。以大眾傳媒非常發達的美國為例,60%的美國人通過電視瞭解選舉、政府和當前大事。首次電視直播競選總統辯論幫助肯尼迪入主白宮。
時政類活動,往往事關國計民生,深受廣大群眾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種關注度還會越來越高。因此,在代表委員參政議政、政治人物施政承諾、政策聽證、重大民生事件的協商對話等方面,電視直播的空間非常大。
2.隊伍專業化
隊伍專業化首先是既能單打獨鬥,又能協同作戰的主持和出鏡記者團隊,其次是強有力的攝像製播保障團隊,還要有一支指揮協調能力強大的統籌團隊。說到這裡,不能不提央視在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出色表現。在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小時時間裡,央視的直播就開始了,近10位主播接力解說,前方約160名記者陸續抵達參與,截至5月20日,中央電視臺各頻道推出的直播特別節目總時長達676小時,創造了電視直播史的新紀錄。
3、操作機制化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發射73秒鐘後在空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全球觀眾通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直播看到了這一幕,而專業人士同時還看到:原本直播航天飛機發射的CNN馬上轉入了突發事件的報道,遍佈全球的記者站同時啟動,航天專家、遇難者家屬、各界人士、普通觀眾,馬上出現在鏡頭裡,以各自身份對這一事件表達感受。如果沒有一套相應的機制,在第一時間裡有這樣的反應是不可能的。
4.節目常態化
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一是有一個專業的新聞頻道,對各種直播內容統籌安排;二是在綜合頻道中,以嵌入式的方式隨時插入直播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