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梅花的栽培方法與養護要點

  梅花自古是文人筆下的吟詠題材,高雅清麗的梅花要怎麼種植及養護呢?下面給大家分享梅花的栽培方法與養護要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盆栽梅花的栽培方法

  1、盆植梅花以通透性較好的瓦盆、土陶盆為佳,紫砂盆亦可,在盆底墊層碎木炭塊或碎硬塑料泡沫塊。基質以肥沃的輕粘性土為佳,可用老山泥、塘泥與菜園表土混合作培養土,種植時在土中摻點骨粉、氮磷鉀複合肥作基肥,種植宜淺而不露根,深栽不易開花,栽後置半蔭處,澆1次透水,10天后轉入正常管理。2-3年於花後翻盆換土1次。

  2、梅花喜潤怕澇,澆水要適時適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常稍潤為好,花全謝後澆1次透水,不幹不澆,常在傍晚向枝葉及附近地面噴水。梅雨季節要嚴格控水,待老葉邊微卷,嫩枝稍萎蔫時才澆水,如此反覆幾次,迫使新梢停長,有利於花芽分化;進入伏天,雨天要排水防澇,晴天早晨澆1次水,傍晚如土幹再澆1次,防過幹脫水掉葉;9月以後逐漸減少澆水量,1-2天於下午澆1次水;10月花芽開始萌發為花蕾,葉已落,需水量不大,見土幹再澆水,盆土稍幹微潤便可。

  3、梅花喜肥亦耐貧瘠,花期不施肥,花謝後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促其復壯,當新梢長3-5釐米時,長勢好不施肥,長勢差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新梢長到18釐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噴1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葉現蕾後,施1次氮磷鉀複合肥或0.2%磷酸二氫鉀液,促花蕾發育開放。

  4、梅花系陽性植物,宜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忌置於風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經低溫刺激,才能花繁葉茂,冬季最低氣溫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於避風向陽處即可。如欲其春節開放,節前20天將其移至5℃-10℃的低溫室,並置南向西向窗臺內多見陽光,開花後移至0℃-5℃的地方,可開放1個月,溫度過高易早謝。

  5、梅花萌芽發枝力強,耐修剪,老樹易復壯,花後將開過花的枝條短截,只留基部2-3個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疊枝剪掉一枝,過密處疏剪。當新梢長到20釐米時摘心,控制其生長,使營養集中於花芽分化,新梢過長反而花稀少。通過修剪不僅株形美,而且通風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蟲害。

  6、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溫乾旱時,可能發生炭疽病,7月氣溫高、溼度大通風不好,可能發生白粉病,注意通風透光兩病皆可預防,如發現病枝葉將其剪下燒掉,並用託布津或多菌靈噴治。梅花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油1500倍溶液噴殺或用呋喃丹埋於土中,使植株帶毒殺滅之。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對含磷農藥過敏,忌用此類農藥。它對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抗性差,在空氣汙染嚴重的地方,生長不良,甚至可能死亡。

  梅花的花期的管理方法

  梅花的整形和剪枝

  整形修剪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

  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

  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

  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溫度0~5℃並溼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梅花的花期管理

  花期控制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溼應與室溫接近。

  梅花的象徵意義

  吉祥幸福的象徵

  在我國民間,梅花被寄寓了傳春報喜、吉祥平安之意。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是利,成熟時為貞。後人則認為梅花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

  高潔孤傲、堅忍不拔的象徵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象徵著堅韌不拔,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作為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對它讚賞有加,歷代文人都留下了動人的作品來讚美梅花的精神品格,“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它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之美。因而,梅花又作為品格堅強、高風亮節之人的象徵。

  美人象徵

  梅花的生長特點,又使它有霜美人、冷美人等諸如此類的稱呼。有詩“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脣”,多以梅花形容嬌俏少女。

  友誼象徵

  古往今來的詩人們還將梅花作為友誼的寄託。陸凱《荊州記》中寫道“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他自江南寄一枝梅花贈與遠方的范曄,梅花寄託了兩人深厚的友誼。大詩人蘇軾也有詩句雲“攜手江村,梅花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