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旅遊自由行詳細攻略

  敦煌,甘肅省酒泉市代管縣級市,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東經92°13′~95°30′,北緯39°40′~41°40′。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8萬,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敦煌因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敦煌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敦煌市隸屬酒泉市,現轄7鎮2鄉,總人口20萬人,城市化率達57%。總人口中漢族佔絕大多數,回、蒙、藏、維吾爾、苗、滿、土、哈薩克、東鄉、裕固等27個少數民族僅佔總人口的2.2%。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敦煌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敦煌旅遊景點攻略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兩關遺蹟、千佛靈巖、危峰東峙、黨水北流、月泉曉徹、古城晚眺、繡壤春耕、沙嶺晴鳴”被稱為“敦煌八景”。敦煌、平遙、鳳凰古城、九寨溝與烏鎮、

  麗江古城、水墨婺源和新疆布林津白哈巴村共同評為蜜月必去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地處莫高鎮而得名。它是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佈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一千六百米。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里處。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鳴沙山,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米,寬約50米,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在鳴沙山下,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藥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敦煌西200公里處,分佈區長寬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長200~300米。又名三隴沙的地名始見於漢代,位置在古玉門關外,絲綢之路北線由此通過。三隴沙雅丹地貌,其走向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門關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區,因其怪異特點,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造沙洲古城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城開東、西、南三門,城樓高聳;城內由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配以佛廟、當鋪、貨棧、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於敦煌城西北90千米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黃土壘就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儲存完好,東西長24米,南北寬2***米,面積633平方米,西北各開一門。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陽關鎮境內,為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陽關名揚千古。

  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三危山東西數十里,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云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稱碑羽山、神羽山,從敦煌綠洲看,隱三峰崇之,如危欲墜,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稱三危山為坐鎮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將三危山列為敦煌第一景,稱做“危峰東峙”。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誌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

  敦煌特產攻略

  手工地毯、彩塑、工藝駱駝、夜光杯、水晶石眼鏡、工藝字畫、臘染、敦煌羅布麻茶葉和紡織品都是敦煌特產,敦煌的特產以甜美的瓜果、敦煌羅布麻茶和夜光杯最為有名。 敦煌素有“瓜州”之稱,很早就是一個瓜果之鄉了,盛產各種香甜味美的瓜果葡萄。

  敦煌枸杞

  枸杞屬於敦煌的後起之秀,敦煌枸杞品質高,敦煌枸杞葉茶口感醇厚,風味獨特。

  李廣杏

  李廣杏可稱敦煌水果之王,每年六月底七月初是李廣杏

  敦煌李廣杏

  的收穫季節。李廣杏因其光澤黃亮、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當年曾為李廣解危救困的甜杏,隨著李廣大軍傳入敦煌,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廣杏。

  鳴山大棗

  敦煌八大怪之六,鳴山大棗以個大味甘營養豐富著稱。每顆鮮棗重量可達45克,成熟後外表光亮紅中透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營養物質,藥用價值極高,是補血、益氣、養腎、安神之佳品。

  陽關葡萄

  古陽關下盛產葡萄,主要品種有無核白珍珠、白水晶、馬***,喀什紅、玫瑰香等,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長出的葡萄皮薄,色鮮,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品質優良。陽關葡萄可鮮食,可風乾,可釀酒。如今,古陽關下的陽關鎮已成為葡萄生產基地,新建的1000米葡萄長廊,內設石凳、石桌。

  敦煌瓜

  古時敦煌一帶盛產美瓜,故有“瓜州”之稱,史書記載:“敦煌古瓜州,出美瓜。狐人其中,不露首尾。”敦煌瓜水分足,含糖量極高,是消暑解渴的佳品,敦幄瓜品種較多,主要有炮彈瓜、嘗蜜紅,剋剋齊、黃河蜜、金皇后、香瓜、白蘭瓜等,其中以新品種的黃河蜜為最。

  香水梨

  敦煌八大怪之一,香水梨俗稱軟兒梨,是敦煌傳統的水果品種,栽培歷史悠久,果品色澤質地俱佳,鮮食美味可口,儲藏簡便易行。香水梨營養豐富,含有檸檬酸、蘋果酸、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種維生素,食之可以解煩去燥,潤肺生津。

  李廣桃

  李廣桃又名紫胭桃。為甘肅省稀有的獨特品種。因此桃顏色紫紅中含綠,呈胭脂色而得名。此桃八月成熟,以形體均勻,色澤豔麗,肉厚味香而聞名,其果肉呈蜜白色,味甘清香,含汁豐富,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粗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份。

  敦煌酒

  採用傳統工藝,以優質純正的高梁、小麥為原料,用清澈透明的“沙州泉水”釀造而成,為地方名優產品之一。敦煌酒廠生產的敦煌玉液、敦煌酒、敦煌宴酒、敦煌醇等系列白酒,以酒色清亮,窖香濃郁、醇厚柔和的特點。榮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美國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和甘肅省鄉鎮企業系統名牌產品等多種榮譽。

  敦煌羅布麻

  煌八大怪之七,敦煌羅布麻綜合開發中心是敦煌唯一正規開發出品敦煌羅布麻產品的單位,精選敦煌羅布泊區域野生5-8年羅布麻中的小紅花羅布麻,採摘6-8月份長出的嫩葉,此時敦煌天氣達到炎熱高峰,植物蒸騰作用最強,藥效成份全部上行至枝頂嫩葉,藥用價值高,用綠茶製做方法精製而成。敦煌羅布麻纖維加工成的羅布麻紡織品抗菌防臭耐用。

  敦煌鎖陽

  敦煌八大怪之五,鎖陽是敦煌特有的珍稀藥物,又名不老藥,素有“沙漠人蔘”之美稱。生長在冰天雪地的沙漠戈壁,生長之處不封凍,方圓一米雪落即融,神奇而神祕。 《本草綱目》記:鎖陽性溫,補腎、益精心,強陰興陽,潤燥養精,治痿弱。 現代醫學研究:鎖陽能有效的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等毒素。對人體免疫功能,腸功能,心臟功能,性功能都具有良好的增強和促進作用,敦煌羅布麻綜合開發中心的敦煌養生茶結合了羅布麻和鎖陽的綜合功效,被稱為不老茶。

  敦煌螺旋藻

  敦煌屬於沙漠戈壁地區的小綠洲,乾燥炎熱的氣候環境和豐富的光照資源使得這裡的螺旋藻養分含量更高。

  工藝駱駝

  駱駝是古絲綢之路上主要的運輸工具。也是大漠中特有的動物之一,它耐高溫、耐嚴寒、耐飢渴性乖巧.人們常用它馱物跋涉於戈壁沙漠中有“沙漠之舟”之稱。曾作為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敦煌民間的手工藝者,以棉為胎、外裹特製絨布製成的駱駝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