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課後反思

  《一株紫丁香》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小編收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將孩子們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就好比那芳香四溢的紫丁香,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多像一張張孩子們的笑臉向老師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著濃濃的花香,孩子們真誠的愛送進了老師的心田。字裡行間中都吐露出孩子們對老師濃濃的問候與感激。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引領著學生一起去感受了那份師生間的深切情意。

  這樣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要指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在讀中體會師生情,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詩歌語言的優美。要重視引導自讀自悟。可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如果閱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詞語理解上,那這樣的教學是蒼白無力!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注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每次讀這首小詩,我的心裡便會覺得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著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著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篇2

  以讀悟情。課文中的學生為什麼要在老師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我讓學生在課文中去找答案。首先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接著帶著情感去品讀詩歌。然後我先找語感感情的學生讀,同學們體會。學生很快就體會到了作者要在老師窗前栽紫丁香的原因:是為了消除老師的疲倦,為了感謝老師,為了讓老師做個好夢。學生用精闢的語言告訴了老師,我感到欣慰。於是讓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品讀課文。從讀中感受學生是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就達到讀書的境界了。我在指導讀第一節時,讓孩子們先表演“踮起腳尖兒”,孩子們的“躡手躡腳”,透露出他們對詩句的理解,他們體會出了應該悄悄地小聲地讀,以免驚動了老師,來表達對老師深情的愛。表演之後的朗讀更是有聲有色。在指導朗讀第二節時,讓學生從心底親切地呼喚“老師,老師,”抓住“夜夜”這個詞表達學生對老師深深的愛,學生朗讀得那麼深情,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以說表情。當學生的情感到達高潮時我問你們想用什麼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熱愛。有的說:“我要畫一幅美麗的圖畫送給老師。”還有的說:“我寫句祝福語送給老師。”課堂上學生讀說寫的訓練得到了落實,情感得到昇華。

  篇3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使學生獲取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我調整了自己的角色和行為,變知識的闡述者為學生髮展的引導者,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上去設計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獲取知識,使學生最終通過自己的朗讀、思考和感悟,瞭解和認識了“紫丁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個個是成功者,人人都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二、精心設計“臺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實施自主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自主學習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指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經過積極主動的認知活動及合作學習,獲得主動發展的過程。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制約,他們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鋪設一定的“臺階”,在教師的輔助下完成學習目標。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為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創設了“臺階”,營造了氛圍,通過教師的有效指點,學生完全自主地進行了學習,課堂上也因此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學生的發言很踴躍。

  三、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在教案ABC中,都各自存在著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吸取了教案A的第二點,教案B的1,2兩點,再綜合三則教案,自備了教案D,操作時,比較容易操作,課堂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