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印表機共享設定方法

  問題:我先在跟印表機相連的主機裡把印表機共享,然後我在另外一臺區域網內的機器新增網路印表機,瀏覽後沒有檢測到印表機,請問該怎麼辦?

  相關問題:

  如何共享印表機

  如何設定印表機共享

  區域網共享印表機

  印表機共享設定

  印表機共享怎麼設定

  回答:印表機共享設定問題你可以按以下步驟來設定:

  共享列印,顧名思義,印表機在區域網內必須共享,之後其他使用者通過一個確切的地址找到這臺共享的印表機,並實現列印。因此,實現共享列印的操作大體分為兩步,第一步如何實現印表機共享;第二步,如何尋找共享的印表機,並實現列印作業。

  共享列印前請確認,共享者的電腦和使用者的電腦在同一個區域網內,同時該區域網是暢通的。

  第一步,共享印表機。

  1、首先,確認與共享印表機相連的處於開機狀態,而且已經安裝過印表機驅動程式,並且可實現正常列印,對於驅動安裝在這裡就不講述了。***本次實際操作的的兩臺電腦使用的均為Windows XP專業版作業系統***

  2、共享印表機實際操作。我們以佳能PIXMA MP145多功能一體機***隸屬於Canon MP 140系列中的一款***為例說明,這是一款不具備網路功能的一體機,但是,通過連線一臺電腦後,然後做相應的設定後能實現共享列印。

  ① 電腦控制面板中尋找印表機和傳真機

  ② 在***圖2***中,滑鼠右鍵點選所要共享的印表機--Canon MP140 series printer,然後滑鼠左鍵點選“共享”,然後彈出***圖3***。

  ③ 在***圖3***中,點選“共享這臺印表機”,並起一個共享名“lichaoMP140”,然後點選“確定”按鍵,於是***圖3***的介面自動退出。

  ④ 於是,我們看到***圖4***中印表機圖示比之前多出一個“小手”標誌,此時,表明共享開啟,這臺印表機已經可以在區域網內被其他使用者所使用。

  第2頁:第二步:如何找到共享印表機

  ● 第二步:如何找到共享的印表機

  當我的同事把佳能PIXMA MP145共享在區域網內之後,在同一個區域網內的所有使用者都可以找到這臺裝置,並實現列印作業,下面請看筆者是如何操作的。

  ① 一切從“開始”開始,點選“開始-執行”,然後彈出***圖6***。

  ② 在執行對話方塊內輸入,連線列印裝置的那臺電腦在區域網內的IP地址,“\192.168.0.237”***圖6******如何獲取IP見下文***,找到共享在區域網內的列印裝置***圖7***。

  ③ 接下來,測試共享列印***圖8***,在彈出的對話方塊***圖9***中已經出現了共享的佳能列印裝置***還帶有IP地址:192.168.0.237***,然後點選列印,這份測試文件就順利的被打印出來了***圖10***。

  圖8

  圖9

  ***圖10***通過遠端控制,實現共享列印

  以上兩大步就是在區域網內如何共享印表機和實現共享列印的實際操作步驟,當然,大家還有更好或是更簡單的操作方式也不妨在評論區域和其他讀者分享。接下來,將是如何獲取某臺電腦IP地址的實際操作。

  第3頁:如何獲取電腦的IP地址***圖***

  如何獲取和列印裝置相連的那臺電腦IP地址?筆者以自己的電腦為例給大家演示獲取電腦IP地址過程,當然,

  在執行中輸入“cmd回車”,敲擊回車按鍵,然後在彈出介面內輸入“ipconfig”,然後敲擊回車按鍵,第一行就是這臺電腦的IP地址。

  首先點選執行

  第二輸入“cmd”然後敲擊回車

  在電腦使用者名稱後輸入“ipconfig”敲擊回車,之後就可看到IP地址

  第4頁:共享列印和網路列印區別

  ● 共享列印和網路列印區別

  通俗簡單的概括一下共享列印和網路列印的區別。

  共享印表機是在一個區域網內有一臺印表機,大家都可以使用,但是如果共享印表機的這臺電腦沒有開機,大家就都無法使用這臺印表機了。

  網路印表機自己有一個IP,相當於一臺電腦,只要網開啟著大家就可以使用它,相對來說,還是網打方便一點。

  人們似乎覺得網路列印就是共享列印,事實上網路列印不僅僅是共享列印,它是在共享列印的前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網路列印是基於Internet的網路列印,印表機已不在是一個外設,而作為網路上的一個接點存在,是一種高階的網路列印,網路印表機通過EIO插槽直接連線網路適配卡,能夠以網路的速度實現高速列印輸出。

  網路列印中,管理軟體與列印伺服器並列為其兩個核心部件。使用者可以遠端瀏覽到印表機各種資訊,印表機設定,硒鼓使用情況,各個紙盒紙張狀況等,網路列印標準也體現了其極高的可靠性,很少產生故障即使發生故障也極易排除,這一切都是共享列印所不具備的。

  網路列印與共享列印最大的不同是它具有管理性,易用性和高可靠性,其中最核心的是可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