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論文
哪些論文是寫小學語文的閱讀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新課程從文化積累和建構以及促進學生語文素養以至整體素質發展的高度,對課外閱讀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那麼,如何有效促進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呢?
一、創造條件,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添磚加瓦
***一***提供適合讀物。其實,絕大多數小學生不是不喜歡看書,而是他們常常沒有書看。一方面,學校雖然有圖書館***室***,也有一定數量的藏書,但很少對學生開放。另一方面,家庭用於購買圖書的支出比重較低,特別在農村,家長除了為孩子購買一些教輔資料外,其他書籍根本不過問。因此,作為學校,應該加強圖書館***室***建設,除了多購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外,還要建章立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學生開放。同時,還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角,讓學生隨時都能有書看。而作為家長,不但要為孩子購買閱讀書籍外,還應為孩子訂閱一、兩份適合少兒閱讀的報刊。
***二***給予充分時間。有調查顯示,有近三成的小學生認為不看課外書的原因是作業多,沒時間看。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所佔比例也增大。其實,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歷來十分重視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明確規定了各年級段學生的課外書面作業時間。但是許多學校為了追求學生的高分,仍然是做各種練習卷,機械繁瑣的作業太多而擠掉了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因此,小學生要從真正意義上獲得課外閱讀的時間,學生必須切實轉變觀念,真正樹立為“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貫徹教育方針,執行教育法規,落實課程標準,不但讓學生有書看,更要讓學生有時間看書。
二、強化指導,為小學生課外閱讀保駕護航
***一***選擇有效讀物。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小學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讀物呢?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理應以兒童文學為主,因為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兒童文學時,都有自己較為明確的讀者物件的定位,在表達內容和表達技巧上,也比較符合兒童的閱讀口味,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因此,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應首選這類讀物。當然,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也應以寬容而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閱讀,在選擇課外讀物時,也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因人而異。
***二***明確讀書程式。讀書一般先看封面書名,再看內容提要、目錄、扉頁,然後逐頁閱讀,邊看邊想,不懂之處做上符號,閱讀全書後在理清條理,思考不懂的問題,掌握中心,最後寫出讀書筆記。讀報也要閱讀順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內容後,再抓住重點細看,掌握文章內容。
***三***掌握常用方法。***1***精讀與略讀。精讀是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認真讀反覆讀,逐字逐句地深入鑽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書籍卻浩如煙海,誰也不能讀完所有的書,更不可能每本書每篇文章都去精讀。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的資訊,我們還須要學會略讀。略讀就是大略地讀。對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每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通過略讀,可以用較少的時間閱讀大量的書刊,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獲得對有關讀物的總的認識,便於以後需要的時候球查詢,同時略讀也是精讀的基礎,通過略讀可以決定是否要精讀。***2***題讀與議讀。題讀法是在閱讀時抓住文章題眼,猜測文章會寫些什麼,怎樣寫。閱讀後,對照自己的猜測,從而瞭解題目與文章內容間的關係。議讀法是在閱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找出依據,然後與同學、老師共同討論,各抒己見,進行探討。***3***摘錄與批註。摘錄法是一邊閱讀,一邊摘錄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詞、句或有關片段。批註法是邊讀邊想,邊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在自己的書上作批註,勾劃有關內容,還可在邊上簡潔地寫上自己的感受。
***四***培養良好習慣。***1***用心讀書 。讀書時能一邊讀一邊想,做到眼到、心到。***2***勤於動手。“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讀書做記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3***持之以恆。讀書不能“
天打魚,兩天晒網”。最好制訂一個讀書計劃,避免盲目性、隨意性。
三、有效反饋,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推波助瀾
***一***開展多種活動。學校或班級可經常性地開展一些活動,一方面,可藉此瞭解或展示小學生的閱讀成果,另一方面通過活動可讓小學生體驗課外閱讀的成效,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興趣。如,讀書筆記展示、讀書徵文、講故事比賽、古詩文誦讀、讀書經驗交流會等。
***二***建立讀書檔案。教師要鼓勵和幫助學生給自己建立“讀書檔案”。內容可包括:個人基本資料、讀書計劃、家校卡、讀書筆記、讀書獲獎記載等,學生也可自行設計一些內容。
***三***發揮評價功能。通過及時並有針對性的評價,調動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內驅力。如,每學期進行“讀書明星”、“書香班級”的評比活動,在組織“書香班級”的評選活動中給獲獎班級的輔導老師適當的獎勵。以此促進師生轉變觀念,重視課外閱讀,落實課外閱讀。
總之,我們要堅決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只有想方設法為學生課外閱讀創造條件,並注重加強閱讀指導,通過開展多種活動促進學生課外閱讀,才能真正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策略
當今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空前提高,知識、資訊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膨脹著、裂變著,由此牽動了人類物質生活、文化與精神活動方面的改變。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方面,閱讀活動以銳不可當之勢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遊離於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鑑於此,擴大課外閱讀量勢在必行。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並用具體條款要求“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明確規定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50篇***含課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並採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教學要達到大綱這樣的要求,不能僅靠課堂上的課文閱讀指導,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
課外閱讀對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和獲取生活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本文作了一些探討。
一、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氛圍
學校讀書環境是一種語言,良好的讀書環境的能夠激發師生的讀書慾望。把班級佈置成一個小型圖書室,開展了“自給自足”式的補充圖書方式,進一步規範了圖書角的建設,學生的課外書籍實現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牆壁展出名人名言、經典詩文,乃至優秀學生的讀書自創“小名言”。如:“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每一面牆壁,都浸潤著文化氣息,飄溢著濃濃書香。我們學校早已把課外閱讀列入課程表,每週三下午固定有一節課外閱讀課,它已成為綜合活動的主要課程。
二、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孩子讀書的慾望增強,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漸漸培養學習的永續性,提高讀書能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1、“以講誘導法”
孩子不愛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用自身的語言描述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外書表象,讓孩子產生對課外書的一種嚮往。每週三的閱讀課,我們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看書慾望,激發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範法”
古語道:其身正,不令側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次讀書時間,老師也和學生一起讀書、筆記;每次讀書展示周,老師和學生一起撰寫讀後感、共編閱讀小報。我們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範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覺中愛上課外閱讀。
3、“賞識激趣法”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老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我們還開展“讀書小明星”、“課外知識小博士”、“書香小姐”等榮譽的評比活動。我們通過多種途徑激發閱讀願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傳授讀書方法,讓學生會閱讀
1、在閱讀中積澱閱讀方法
我們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以下介紹三種:
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對於一本書中的重點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地進行課外閱讀的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慨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資訊處理和消化。
摘錄批註法。此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註釋,寫評語,做到讀與思共,思與讀隨。
2、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地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薦家”、“我是小小評論家”、“我是小小創作家”、“我是小小編輯”……,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兩良性迴圈。
3、在評價中培養閱讀情感
閱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也會在日記中有所表達。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特別重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在修改文章時,用紅筆標出並加以好的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的語言的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評價同學的語言。在辯論會上,在小記者會上,在演講會上,對學生在表達時應用的好詞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級制度中,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交流所積累的語言,積極進行展評,從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積累騰飛。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理所當然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讓學生置備卡片盒,避免散亂,每張卡片應適當留有空白,以備補充資料。教會學生不僅會做文摘卡片,而且還要求學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樣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資訊隨時摘錄下來,指導學生到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
創造口頭交流資訊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資訊,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資訊。
“不動筆墨不讀書”。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後用讀後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學校或教師要適當地提供學生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場地。
總之,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樑,而且更是大語文課堂所必不可確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摘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課外閱讀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能力 興趣 方法 習慣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是培養出一批會考試的 頂尖高手?語文課的真正樂趣在哪裡?是學會了縮句、給多音字組詞、辨析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還是能聯絡上下文解釋某個詞語在句子中的準確含義?抑或可以像庖丁一樣把一篇文章肢解的支離破碎,把總結句、中心句、過渡句無一遺漏的一網打盡?語文教材其實就是範本,一冊教科書也不過10萬字左右,值得我們花五個月時間細嚼慢嚥嗎?這次新課標中特別注重學生讀書的問題,提出"學習語文必須注重讀書,注重積累和語感培養,注重品味、感受和體驗,注重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為什麼呢?歷來語文教學都習慣於圍繞本學科的知識點展開,如:講解"語、修、邏、文"知識點,反覆操練讀題答題的技法等,學生記住了許多"知識點",做了大量的題,可是書沒有讀多少,積累不足,語感不強,語文水平終究得不到提高。這些年學生不讀書少讀書的現象日趨嚴重,為此,課標特別寫上這樣一句:"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次語文課改高度重視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可見閱讀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小學課本中提供的文章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量,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小學生課內閱讀的指導,還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使學生能自主的進行課外閱讀。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1.激發興趣 ,讓學生愛讀書
俗話講的得好:你能把馬牽到河邊,卻並不能強迫它喝水。確實是這樣,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學生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就會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需要,變"被動讀"為"主動讀"。
學生從"不愛讀書"到"喜歡讀書"有一個過程。讀書是一種智力活動,不同於體力勞動。如果不調動閱讀者的內驅力,"強按著牛頭喝水"是徒勞的。因此,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首先要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你不要他讀,他也會找書來讀。
1.1 保證課外閱讀時間
足夠的閱讀時間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有力保證。平時我儘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學生的作業量,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解放出來,保證學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選擇和閱讀書籍。這樣才能完成新課程所要求達到的課外閱讀任務。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主要在課餘,但把所有任務都放到課餘並不合適,因為學生在課餘的閱讀時間通常是無法保證的,如果每週開設一節閱讀課,早自習,課前讓學生自由閱讀課外書,可以有效地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
1.2 讓行為成為習慣,堅持閱讀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重複會形成穩定習慣,"圖書漂流"交換閱讀書籍,也需要反覆強化,最初採用的辦法是"每日一問"與"每週一評"。每日一問:最初21天裡,學生一到校即問候一句:"昨天你讀書了嗎?"放學前提醒一句:"今天別忘讀書呀",持續督促提醒必有效果,每週一評,每週五舉行"讀書堅持之星"評比活動。不限數量,堅持者獲得一個"銅牌"。並記入"讀書效果記載表"。連續一個月獲得"銅牌"的可以換一個"銀牌"。所以,只要一有空閒,孩子們就會拿出書,津津有味地閱讀。還有的是幾個孩子在一起閱讀,邊笑著,說著,討論著,爭辯著。一起分享著閱讀帶來的快樂!
2.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學會讀書
興趣雖然是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的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2.1 要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課內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取課外閱讀方法的重要途徑,因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這種方法針對性強,學生易於接受,效果很好。首先,注重朗讀與默讀相結合,逐步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進行朗讀和默讀,用默讀來提高閱讀速度,用朗讀來體驗情感。第二,注重精讀和略讀相結合。在學生具備一定默讀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快速瀏覽,理清文章脈絡,瞭解內容梗概,在選擇核心章節細細品讀。第三,閱讀與思考相結合。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閱讀要邊讀邊思考,帶著問題去閱讀,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第四,閱讀和想象相結合。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字時,展開想象的雙翼,一定會帶來更多獨具時代特色的個性化解讀。
2.2 介紹行之有效的課外讀書方法
孩子們要讀的書很多,而讀書的時間是有限的。面對浩瀚的書海,如何引導孩子高效閱讀?不同的書,閱讀的方法不盡相同,有的需泛讀,有的則精讀,有的可略讀,有的要跳讀,有的只需速讀......我隔三差五地教給孩子們一些閱讀的方法。
一是選讀法,即根據自己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的閱讀有關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對個別總為作文不會開頭而發愁的學生,我曾用這種閱讀方法。
二是瀏覽法,即對所讀的書報,不是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用這種方法閱讀,對於愛讀書報,卻無充分時間去細嚼慢嚥的學生來說, 是十分可取的。
2.3 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當學生喜歡閱讀,自覺地去閱讀時,有時我就讓學生做書籤,摘抄讓自己感動的語言等方式,誘導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所得。有時在讀過一本讀物後,我要求學生把其中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讀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有時通過創設空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寫寫閱讀作文,寫作的方式很多:給書中的人物寫信,給喜歡的人物挑一件禮物,和書中人物共度週末,夢中約會,如果我是她等等。一週後開始"晒晒"誰的閱讀所得更豐富,學生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閱讀所得,互相評比,達標者獲得"金牌"一個,外加老師的簽名。從而使學生養成認真寫閱讀感受的好習慣。
在數學上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兩點之間曲線最短,只要我們用心投入,講究方法,構建機制,因勢利導,就能使學生素質大大提高,達到其它方式難以收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建英《.漫步書海》.語文教學.2008.7
[2] 葉素玉.《點燃學生閱讀熱情培養閱讀習慣》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