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隨筆

  導語:別人訴說自己可憐的人往往會有可恨的地方。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看看作者的觀點。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前幾天,一篇《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的文章又被刷屏了。

  在香港,一些人住在只有棺材體積大小的房子裡,他們所有的家當都在裡面。甚至連腿都伸不直,還有人睡在籠屋裡,那些用連牆都沒有的鋼絲網圍成的小“房子”。就這些,還不是他們的財產,因為他們是租房。

  睡在這樣的房子裡,人的尊嚴全無。命如螻蟻。難過之餘,像那些留言一樣,我覺得,港府讓它的公民住在這樣的環境裡,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在維多利亞港灣的富麗堂皇后面,一群群棺材一樣的房子,港府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憤怒之餘,疑惑縈繞不去:連睡覺的地方都快沒有了,他們為什麼不回老家呢?至少,老家的宅子寬闊明亮。

  直到幾天後的一天,我才突然想明白。

  工作原因,我認識一個朋友,工資三千多,屬於低收入人群。但他每天要抽中華,且不止一包。為此,我勸過他不要抽這麼好的煙,一月下來,工資不夠抽菸的。他解釋說,這煙都是他弟弟給他的,他弟弟是商人,私體企業小老闆。

  前幾天我得知,他在外面賒賬買菸。小店老闆最後要錢要到單位來了。

  一座森林,最明顯的特徵是多樣性。高大喬木競相比高,爭奪陽光資源,中等樹木在低一些的空中散落,靠喬木間隙裡漏下的陽光生存,更低矮的草木充斥更低一些的空間,最底下的,是貼地花花草草,四處散開。

  所有的植物,錯落有致,高低不同,構成一個層次錯綜的植物群落。

  仔細想,森林的最明顯地方,便是“歸位”。一座森林裡,一定要有高大喬木衝破天際,競逐陽光,也一定要有小花小草貼地生存,鋪滿地表。

  在整過植物生態群中,它們都不能缺席。

  其實社會也一樣。在以人構成的社會群落裡,必須有人是“喬木”,而有人做“小花草”。

  誰是喬木誰是花草,這背後的評定標準,是實力。而實力具體表現為財力、智力、權力、社會資源等。財力雄厚,權力強大的家族及個人,其自身實力必然是強的,他們是地方上豪強。而身無分文,又無權力跟隨、護佑的,便是貧困弱勢的一方。

  有些人必須要扮演貧弱的角色的,如同某些人註定是豪強。

  與植物群落不同的是,人有努力、智力和運氣,所以一切不是絕對不變的。豪強的可能會淪為貧弱,貧賤者可能變成豪強。前者中落,後者,我們稱之為逆襲。

  能變動,充滿變數,這便是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一出生,你是小草,通過努力與運氣,你最終變成了低矮小樹,或者高大喬木,這不無可能。現世中並且已經有好多例子,以至於給後來者以希望,併為此更加充滿鬥志。

  人類的群落,因而因此更加充滿變數。

  香港有上千萬人,誰在棺材房裡的,畢竟是極少數。連棺材房房租都交不起的人,註定是社會的少數的,不然,社會不可能維持繁榮與穩定。而從大的方面講,只要你努力,一個人的處境多少會有所改變的。

  只要你肯拼命,你不會一輩子睡在棺材房裡。

  但事實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最終改變。這些人中,有的人的確是先天不足,比如智力底下,或者疾病纏身。還有的人,他原本是可以改變的,只要跳一跳,夠一夠,是可以蹦出來的。但他不願意,也不肯努力,怕吃苦和付出,像我那朋友一樣,只想貪圖眼前享受。最終,他們終於沒有變得更好,還睡在那裡。

  這樣的人,有一句話概括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月入三千的人,是不能天天抽中華的,更不能到處賒賬不還,除非你家有庇廕。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既然你不想努力,又要享受,那麼最終你沒錢給老婆買化妝品,送女兒讀書,自己被要債的人追打,那就不要怪別人,更不能讓人同情你。

  這樣理解香港的棺材房問題,就容易了。

  香港的社會福利,法制水平,公平正義,工作機會,在全世界都是高水準的。雖然比不上歐洲某些國家從出生到墳墓的保障,只要勤勞肯幹,在香港這樣到處充滿機會,人力價格昂貴的環境裡,生活的稍微體面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任何群落都有喬木和小草,這是註定的。你看到有些人是小草,住棺材房,那可能只是暫時現象,或是月入三千抽中華的人。

  在充滿機會的大城市,勤勞、肯幹、聰明的人,最終會跳出棺材房,住上更好的房間,這也是他們寧願住在棺材房裡,也不願離開的原因。相反,如果你呆在農村,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農村沒有這麼多機會讓你改變。它幾乎是絕望的地方。

  至於像我那朋友一樣的人,那麼幾乎可以肯定,他應該是永久性的住在棺材房裡的。最終成為永久性的群落裡的小草。群落裡,是必須有小草的。必須要有。

  如果你不夠幸運,沒有好的起點,以至於開端是小草,不要沉淪,不要自暴自棄,起來奮鬥,改變自己,變成喬木。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永遠不要成為真正的小草。

  作者: 皮特

  公眾號:Peter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