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面試趣聞

  詩人孟浩然有一次尷尬面試,被嚇躲入床底,甚至選詩暗諷皇帝,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據《唐才子傳》記載:孟浩然40歲時遊長安,跟王維結為好友。一天,王維私邀他進入內署,正巧碰到唐玄宗駕臨。遇到皇帝,本是天上掉餡餅一樣的面試良機,可惜孟浩然不知把握,竟驚慌地躲避到床下。

  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彙報。玄宗命出見後,孟浩然本該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可惜他又暈頭昏腦地選錯了作品:“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句詩讓唐玄宗龍心不悅:“你不想當官,反倒打一耙,說我不用你,真會誣陷人!”於是對他置之不理。因自煞風景,孟浩然不僅錯失了最佳的面試機會,還把自己弄了個灰頭土臉。

  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遊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

  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

  孟詩以清曠衝澹為基調,但衝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

  生平簡介: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讚歎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裡,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裡,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蹟。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很狹隘。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讚歎他"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皮日休則稱:"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幹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美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雲澹河漢,疏雨滴梧桐'。樂府美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謝眺之詩句精者有'露溼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此與古人爭勝於毫釐也。"***《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 《早寒江上有懷》、 《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清代王士碌推衍嚴氏緒論,標舉"神韻說",宗尚王孟,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範本,說:"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分甘餘話》***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詩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

  他的詩以清曠衝澹為基調,但"衝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籤》引《吟譜》語***。如"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並列,成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清代潘德輿曾指出:"襄陽詩如'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臥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養一齋詩話》***然而這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不能代表其風格的主要方面。總的說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蘇軾說他"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陳師道《後山詩話》引***,是頗為中肯的。

  孟襄陽雖為唐山水詩之始作俑者,然其成就卻居王維下,何也?一因其才氣不殆,二因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發之於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而王摩詰一生出仕入仕,幾 經周折,於世情之變體味頗深,此情發之於詩,則往往意趣清遠,無跡 可尋。

  雖則,孟詩亦自有其過人處。其詩之淡遠處,既上繼陶潛餘緒,又 不減王維。如"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謂"清空自在,淡然有餘",不愧山水詩中之佳制也。

  天寶四載***745***宜城王士源輯錄孟浩然詩,得218首,其書已佚。現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較王本多45首,其中竄入有別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