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典故

  大器晚成的意思是指大的材料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你們知道大器晚成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

  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大器晚成解析

  [釋義]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後指能擔當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鍛鍊;成名往往較晚;也用作對長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種安慰。

  [語出]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辨形] 器;不能寫作“氣”。

  [近義] 後生可畏

  [反義] 不堪造就 冥頑不靈

  [用法] 常用作對長期不得意;無成就的人安慰的客套話。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大器晚成造句

  1.而且從他的履歷上看,他小學沒讀完就輟學了.可以說是個大器晚成的人.

  2.田鶴仙大器晚成,此時他的繪梅技藝又有了質的飛躍——“梅花弄影”一曲唱響,戛戛獨造,驚豔了瓷壇。

  3.天資聰敏,刻苦耐勞,嚮往自由變化不定,屬於大器晚成的型別。

  4.老師說像宋代蘇洵就是個大器晚成的人。

  5.舅舅四十多歲了才當上院長,真是大器晚成。

  6.自古以來,少年得志的固然多,大器晚成的也不少。

  7.我這小孩是笨鳥慢飛,盼他可以大器晚成。

  8.愛德華托馬斯是詩歌界的大器晚成者。

  9.三國時的呂蒙,年少不知讀書,後來猛醒發憤,最終大器晚成。

  10.三國時的呂蒙,年少不知讀書,後來猛醒發奮,最終大器晚成。

  11.40歲了,在事業上還沒啥建樹,這還叫大器晚成嗎?

  12.村上春樹大器晚成,29歲才寫他的第一部作品。

  13.那些被罵百無聊賴、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辯,一旦他們有了上進心教學相長,肯定會大器晚成。

  14.可以,怎麼不可以,要知道勤能補拙,我們中國有一個老畫家叫齊白石的,他也是大器晚成!

  15.——蓮妹子,女大不中留呀,人還沒來,心就嫁過來啦!——蓮妹子,山好要四面看喲,杜師傅大器晚成,蓮妹子早花先發,俗話說:人勤日子旺,家和萬事興。

  16.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17.林應成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物,宋度宗成淳中期***約1270年***與長子林棟同年登第,一時傳為佳話。

  18.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