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作品讀後感
《圍城》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說,也是一幅市井百態圖。作者通過回國、戀愛、找工作等一系列事件,用辛辣的筆風,一針見血地把人物的靈魂展現在我們面前。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錢鍾書圍城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錢鍾書圍城的讀後感篇一
《圍城》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說,也是一幅市井百態圖。作者通過回國、戀愛、找工作等一系列事件,用辛辣的筆風,一針見血地把人物的靈魂展現在我們面前。
小說裡說方鴻漸的婚姻就像圍城,他邁進了就想出來,沒進去前卻有拼命的想進去,在克爾愷郭爾《非此即彼》中的一段話,恰如其分的反映《圍城》中方鴻漸的婚姻,乃至當今社會人類的婚姻,這話是這樣的:如果你結婚,你就會後悔;如果你不結婚,你也會後悔;無論你結婚還是不結婚,你都會後悔。嘲笑世人愚蠢,你會後悔;為之哭泣,你也會後悔;無論嘲笑還是痛哭,你都會後悔。信任一個女人,你會後悔;不信任她,你也會後悔。吊死自己,你會後悔;不弔死自己,你也會後悔。先生們,這就是一切哲學的總和和實質。
《圍城》的確是本好書,每一次讀它我都會有新的感受,好書也的確能讓我在忙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有一片閒暇的時光,讓自己緩解一下疲勞,使人在心靈上得到解放。
偉大的人為什麼偉大?因為,你是跪著看他們的,你跪著,別人自然比你高大了,因為你只想當一個汲取者而不是一個創造者,所以作者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視著人生,毫不掩飾地揭露出人性的弱點、生活的真實性,併入木三分地撕開來並加以展示,給人以思想深層次的震撼與啟迪。
作為學生,婚姻並不是我應當去討論的話題。《圍城》無疑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實的生活。每個人從懂事的那天起就開始追逐自己認為理想的愛情,當追到的時候又在為愛情尋找一個理想的婚姻,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其實生活已經教給我們一個規律:婚姻是隨機的!結婚就像圍城,有的人想進去,進去的人想出來!當愛情被歲月侵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時的愛情已經昇華為親情了。
當然,你可以說,我說的這些少兒不宜,我說了,我也只是一個學生,我只是在說這部書,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作者以《圍城》做書名,也許想告訴我們:不僅婚姻像圍城,人生、生活、職業等等更像圍城。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兜圈子,重複的做同一件事情:找個籠子把自己關起來,過了不久卻發現那邊的風景比這邊更好,於是出了這個籠子進了那個籠子。就這樣不斷的重複並樂此不疲。
圍城,是婚姻,也是人生生活中的圍城太多了……“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嗯,錢鍾書先生不愧為大師。
錢鍾書圍城的讀後感篇二
《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 有了局。本書也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 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
書中,人們知道世道的艱險,可是並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他們嘗試去改變,就似乎方鴻漸想知道韓學愈文憑的真偽,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樣。熟不 知道,人家早就設定了陷阱等他踩進去。這也是被圍之城。而書中的男主角方鴻漸正是這樣一個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 被圍之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現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也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 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一點做人的尊嚴。但是我們知道,亂世是英雄或梟雄的天下,懦弱者是註定要失敗的。所以,既不作惡也無英雄氣概、既與世無爭又 於世無補的方鴻漸,是註定要失敗的。方鴻漸的悲劇是現代社會人性異化的結果和對比。“圍城人”跟我們一樣,作為普通人徒勞於找尋解脫或依附。
“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似乎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厲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 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熟悉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 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當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 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醜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那樣的“城”也許不再被“圍”了吧。
你是否覺得圍城給你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於主人公的故事,對於整個《圍 城》,讓人去細細地思考、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鑑賞。全文最後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 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圍之城何時才能結束?
錢鍾書圍城的讀後感篇三
錢老鍾書的《圍城》是我榻側幾前的必備讀物。錢老不愧為大家,對人物場景素描式的勾勒,創造性的諧趣語言,不是很連貫性的情節描述。不苛求華麗辭藻的鋪陳,寥寥數筆,就把讀者溶了進去,跟裡面的各色人物一起悲歡嘻怒。
據說有段時間《圍城》在臺灣被列為禁書,但是我從裡面沒讀出什麼政治性的東西來,也沒看到有什麼言辭對國民政府產生了攻擊,或許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太弱的緣故吧。有時反而覺得當時的世風還沒沉淪到現在這個樣子,就拿方鴻漸辦***來說,要從報紙的一角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才能找的到***,當今大街小巷牆上地下塗的到處是這樣的廣告,確實方便了許多。方鴻漸辦***之前內心很矛盾,只能找各種理由寬慰自己:“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準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方鴻漸確實還有著知識分子的良心,看到自己假博士的頭銜被刊在報紙上,聽到被人喊他方博士,他會臉紅、心跳加速甚至惱怒。
《圍城》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是個可悲、可嘆、可憐又有些可愛的人物。他出生於一個無錫沒落鄉紳的家庭,先是在北平讀學,後來依仗了準岳丈的資助去英國留洋,最後迫於饢中羞澀無奈回國。實際上在回國的郵船上方鴻漸是迷茫的,他能做什麼?文不能治廟堂武不能理關河,只能帶著玩世心態隨波逐流,所以跟鮑小姐發生的拎不清的關係正是他內心苦悶的寫照。方鴻漸的運道是衰的,回來後正趕上中國處於多事之秋刀兵之年,他發現已經沒辦法融進功利的世態之中了。先是寄準岳丈籬下後被委婉逐出;先是追求唐曉芙後被學友蘇文紈棒打鴛鴦。只好在趙辛楣的提攜下捲了鋪蓋去當了個副教授,一連串的打擊,方鴻漸心中殘存的那一絲自信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錢老用純白描的手法把一個有些虛偽,有些乖張,有些懦弱的小知識份子形象勾畫的淋漓盡致。
方鴻漸後來跟同樣淪落天涯而胸中頗有心計的孫柔嘉成立了家庭,然後又以爭吵失敗告終。方鴻漸徹底失敗了,錢老最終沒寫到主人公的歸宿,實際上也沒必要了,方鴻漸是張大眾臉,他代表著千千萬萬小知識份子的真實生活:試圖改變現實,而又處處碰壁,試圖融進世俗,而又不被接納。
“人生如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衝出來。”只有超脫於世冷眼旁觀的而又在性情中之中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語,對人生的概括簡約明瞭,錢老鍾書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