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作文帶批語

  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你愛國嗎?這是新聞聯播在十月1號晚的聲音。我覺得,若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在心裡打幾個問號罷。

  來,讓我們先理清下思維。

  1、你為什麼要愛國?

  2、你打算怎麼去愛國?

  我們為什麼要愛國?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玩味了。但是,愛國也要有明確的原因。試著去問問老外:你愛國嗎?老外回答說是,很正常。你再問:你是愛中國嗎?老外可能會覺得你***腦袋***有問題。他會說他愛他自己的國家。打住,看出一點了吧,愛國泛指的是愛自己的國家。

  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偶爾也會看看奧運會、全運會什麼的,一見到國旗升起就感到莫名親切,如固化在我的思維一樣,已經成為一種本性。所以,愛國的原因很簡單——你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飄揚的是如血般明豔的五星紅旗。

  怎樣去愛國呢?愛國需要持續、堅定不移地、理性地愛國。愛國這兩個字很容易脫口而出,愛國並不是茶餘飯後閒聊中迸出的字眼。

  譬如爭議,最忌的釣魚島爭議頗大,日本右翼猖狂地搶佔我國的固有領土,這當然是值得憤怒的,畢竟我們是中國人。但是,有一些所謂的愛國青年打著愛國的口號而去打劫日貨商場,這實是令人唾棄的行為。

  在這裡需要了解一下。日本大和民族從素質上來說,絕對是現在的中國人所趕不上的。再者,日本出口的產品為什麼會在中國迅速佔領消費市場呢?想過沒有,正是我們中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的接受。日本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日本的政客不是合格的政客。

  當愛國成為某些人口中藉以發洩的產物時,那麼離淪陷也就不遠了。

  由此可見,愛國需要理性。

  新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的精神傳承,是舊中國的鳳凰涅盤。她以前是一個繁華富強的國家,她以前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輝煌與血淚以是過去的交織,我們現在需要見到的是一個嶄新的、富有活力的新中國。

  中國從來都是一個奇蹟的國家,這一點我堅信。

  中國的未來是靠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如果我們不努力,談何而來的愛國。

  愛國,愛在心裡。——假設cctv記者問我開頭所述的問題,我便會這樣回答。

  教師評語:文章以“愛國”起篇,以“愛國”收筆,首尾呼應,結構圓合。中間一步步探尋“你愛國嗎”的答案,充滿哲辨色彩,再加上詩詞名句的點綴,使得本文文采斐然,可讀性極強。

  二

  學習了《詹天佑》這篇課文,我沒都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我最讚賞的,就是他的愛國。

  正因為詹天佑的愛國心,使他毫不猶豫的擔當起了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正因為他的愛國心,使他再修築鐵路中遇到困難也不會萎縮;正因為他的愛國心,讓他不斷地努力。終於,經過了重重的困難,我們中國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終於全線竣工了,還比原計劃提早了兩年。

  詹天佑的傑出、偉大和愛國,深深的打動了我。當我讀到他在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的賽外堅持工作,晚上在油燈下繪圖,就不得不敬佩他。我的膽子很小,總是怕這怕那,做事有時也不能堅持。我要學習詹天佑這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和愛國的精神。

  讀了《詹天佑》,我不僅想到了古今中外的那些英雄,他們多數,不都是為國而犧牲的嗎?像趙一曼,寧死不屈,放棄了普通母親那種應有的對孩子的感情,最終用生命,報答了祖國。

  其實,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個愛國的“小英雄”,只要先從小事做起。首先我們就應該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要是沒有很多的知識,你再愛國也不能為祖國效力。然後,不隨意吐痰,彎彎腰把地上的紙屑撿起放進垃圾桶等。這些,不都是愛國的表現嗎?

  所以,讓我們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像詹天佑一樣,擁有一顆堅強的愛國心吧!

  教師評語:這篇文章,作者從《詹天佑》作品中領悟到了偉大的愛國精神,排比句的運用使文章節奏感加強,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情感。作者聯絡自身,最後發出號召,有較強的感染力!

  三

  最近我觀愛國主義優秀電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觸。雖然只有整整130分鐘時間,但是我深感壓抑。搖晃的鏡頭晃得我想吐,很長時間都沒有過這種窒息的感受了。

  剛開場的時候,被槍聲、炮聲嚇怕了。慘不忍睹的殺戮,血流成河,生靈塗炭。南京城成了一個死城,這個,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為一個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編莎士比亞的名句:舉手,還是不舉手?這是個問題。這裡說的舉手,不是指對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這部歷史災難大片《南京!南京!》裡上百名婦女舉手自願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那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每一隻上揚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後的我們動容、驚心、淚流滿面。她們的犧牲與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捶打在歷史的鼓面,動人心魄,迴音蕩蕩。教堂婦女舉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繼中國軍人江邊就義後的第二個高潮。令這部災難電影,迴腸蕩氣,漸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質疑:姜淑雲居然沒有舉手?儘管她聲音顫抖,淚落雙頰,但是如果她也能舉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攜手走進那片神聖的光輝裡去?是不是能給角色一個更加完美的收場?舉手,還是不舉手?犧牲,還是苟活?電影繼續在進行。我的問題也終於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婦女舉手時,姜淑雲已經做出了選擇。在我們的文化裡,更容易被犧牲的壯烈感染,而對“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婦女選擇“犧牲拯救”時,姜淑雲選擇的是另一種“拯救”,儘管她最後的犧牲同樣令人黯然神傷。我們應該感謝電影《南京!南京!》,她讓我們對歷史的解讀了一種可能。

  我不會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裡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曾看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還是那些沒有直觀畫面的死亡訊息。女兒被日本鬼子從視窗扔下去,觀眾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視窗的崩潰呼喊,還有一車車從軍營運出去的女子裸體。日本士兵殺人時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見血的銀幕上,你只能讀到兩個字,絕望——這是地獄最底層的絕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穿長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緊緊閉著眼睛,沒有反抗,也沒有歇斯底里。如果看過那些老照片,你會相信這就是真實的地獄。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之後,英勇就義了。這句話,透露了生命的氣息,還讓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國人殺不盡!中過國人的生命是頑強的!”我深深感動了!

  銘記國恥很重要,比銘記國恥更重要地是認識你自己。最後我還想說,它就是一部電影,因為只有電影才會以那樣的方式結尾,留一點陽光與希望,並且濃妝重彩地將小豆子的照片放那麼大,題注下他還活著。這靜止的畫面遠比那句中國不會亡來得更有力量。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國恥,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教師評語:本文作者主要通過觀看電影,把婦女英雄們堅強不屈的形象重新塑造了一遍,為了讓讀者有深刻的印象,敘述有序,語言樸實,既強烈譴責了日軍的暴行,也深刻地讚美了抗戰英雄們的高貴精神。全文語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讀來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