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菊花的抒情散文

  秋天野菊花也香了,走在田間羊腸小道上,輕輕一聞那野菊花的香味,芬芳多姿,清秀高雅的菊花,萬花紛謝時,你毅然含苞欲放。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菊花

  唐朝詩人元稹,曾寫過《菊花》詩一首:"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大意是說,宅院周圍遍植菊花,濃香隨風飄滿家舍,好似愛菊的陶淵明家。籬笆邊的菊花在夕陽照耀下,金輝耀眼,不是偏愛菊花,因為菊花不畏嚴寒,迎風傲雪,菊花在一年當中開花最晚,菊花開罷大自然中已無鮮花開放了。

  是啊,菊花是秋日的精靈,是花中的仙子。菊花,又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菊花之美,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菊花的種類繁多,據說有一千多種,可以算是一個大家庭了。菊花原產中國,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別以為菊花只能賞玩,其實它的作用可大著呢?菊花的葉、瓣可以泡茶、入藥、釀酒,也是民間小吃必備的一味。早晨起來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綠茶,可以提神醒腦,清肝明目。用菊花作的枕頭,還有許多醫用價值呢!

  在眾多菊花裡,我最愛的當屬“金繡球”了。這種菊花因形狀酷似繡球而得名,它的花瓣呈香蕉形,一層一層地把花蕊裹起來,重重疊疊,所以花朵很飽滿。整個花朵呈金色,又是圓的,因此得名“金繡球”,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感覺,又讓人覺得喜慶、祥和。金繡球的花是黃色的,花瓣緊緊地抱在一起,好似一張張孩子的笑臉,用好奇的大眼睛四處張望,有的還是一個小花蕊,正躲在綠色的大傘下面乘涼,又好像是害羞的小姑娘,不敢露出那圓圓的小腦袋。至於它的香氣嘛,清醇濃郁,那一團團的香氣,真讓人心醉。

  我愛菊花,我更愛它那堅貞不屈的精神!古人將梅、蘭、竹、菊合稱為花中“四君子”,賦予它們很深的文化內涵:梅花獨步早春,不染世塵;蘭花清心似水,高雅脫俗;青竹挺拔剛健,有節有氣;菊花凌霜不凋,氣韻高潔,菊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當之無愧。

  :菊花的自白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聽到這句詩,我想你應該知道我是誰了吧?沒錯——我就是菊花。

  我們菊花可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呢,而且還是個大家族。菊花家族歷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分部在中國中部、東部和西北部。品種極為豐富:可愛的水晶球妹妹、穩重的墨牡丹姐姐、美麗的嫦娥奔月姐姐、瀟灑的金秋之歌哥哥……我們還有許多名字:九華、帝女花、晚豔、冷香。中國人極愛菊花,因為我們象徵著吉祥、長壽。

  我們菊花以秋季開花的金秋菊為多。每當秋季來臨,我們千千萬萬個菊花姐妹們總是穿上各種最漂亮的衣裳,擺出各種誘人的姿態,向人們展示自己的魅力,你瞧,我的根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緊緊抱在一起,遠遠望去就象一座綠色的小丘。而我的花瓣更美,又白又細又長,稀稀拉拉地從花托上垂下來,好似那羞澀的少女。所有經過我身旁的遊人,都會流連忘返,有的吟詩;有的作曲;還有的繪畫……

  我們菊花姐妹們不僅長的美,而且不畏嚴寒,獨立寒秋,這種性格倍受世人喜愛,歷代都有賞菊活動。我們傲霜怒放,不畏寒霜欺凌的氣節,不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體現嗎?唐代著名詩人元慎在《菊花》中寫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可以看出他偏愛菊花,因為我們的美麗勝過了春天的鮮花。

  不要以為我們菊花姐妹只在中國生長,其實早在16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到了日本,在17世紀,又有人把我們的祖先帶到了歐洲、法國等地,現在,我的姐妹遍佈全球,我們已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名花。

  另外,我們還有延年益壽的藥用價值。人們常飲菊花茶,可以治頭目風熱、養目血。苗可以做菜。瓣可以製成菊花糕、菊花酒。怎麼樣?我們全身都是寶吧!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把我的一根枝條插入土中,或者將我的種子撒在土裡,那麼,我便會奇蹟般地繁衍開來,生根、長葉、開花,以報答你的栽培之恩。而且你將會有一種特別清爽和亮麗的感覺,你也將會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