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對人體的重要性

  摘要:養生講“三分調,七分養”,是指人體臟腑失調的時候,雖然用特別的食品、保健品或藥物進行調養,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有七分,是要通過在日常睡眠、飲食、情志、運動等諸方面養成良好習慣,使人體儘快恢復平衡並保持平衡。如果您想臟腑平衡、身心安康,就必須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要勞逸結合***”,做到“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而能“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養生講“三分調,七分養”,是指人體臟腑失調的時候,雖然用特別的食品、保健品或藥物進行調養,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有七分,是要通過在日常睡眠、飲食、情志、運動等諸方面養成良好習慣,使人體儘快恢復平衡並保持平衡。如果您想臟腑平衡、身心安康,就必須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要勞逸結合***”,做到“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而能“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一、睡眠的重要性

  1、戰國時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2、清代醫家李漁曾指出:“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

  3、老百姓常講:“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人要順應自然的規律,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不要跟太陽對著幹。

  二、現代人對睡眠有哪些認識誤區?

  大部分人之所以難以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除了一些人本身不良的睡眠習慣以外,主要是對睡眠存在著許多誤區:

  1、有些人認為每天只要睡足七八個小時就行,因此覺得晚上熬夜也不要緊,白天補睡就行了。

  2、很多人晚睡或者睡眠不好,只知道第二天會感到精神疲倦,而不知道對身體有多大傷害。

  3、許多人認為失眠、入睡難只是小問題,吃幾片***就行了,不會想到是由於體內臟腑失衡造成的。

  4、有些人喜歡夜間看書、寫文章等,覺得過了23點後安靜,人也很精神,效率高。

  要想走出以上幾種對睡眠的認識誤區,首先必須知道不良睡眠習慣對人體的傷害以及何時睡眠有利於養生。

  三、長期晚睡或睡眠不足對身體有哪些傷害?

  晚上9點到凌晨3點是養肝護膽的最佳時間。人如果長時間過子時***23點-1點***不睡,就會傷膽傷肝。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過子時不睡,會造成肝血不足,子時膽要更替膽汁,膽經旺時人若不睡,膽汁更替不利,過濃而結晶成石,久之即得膽結石。過子時不睡易耗傷膽氣,過子時不睡覺,可引起肝血不足。過子時不睡覺,無法滋陰潛陽,肝陰虧損。

  四、什麼時間睡眠有利於養生? 晚上9點到凌晨3點是有效睡眠時間,也是最佳睡眠時間。晚上***21點-3點***少睡半個小時,白天多睡3個小時都補不回來。因此建議大家把握有效的睡眠時間,最晚不要超過10點半。

  1、每天的21點-23點為亥時,三焦經最旺,屬手少陽三焦經,“三焦通百脈”;23點-1點為子時,膽經最旺,屬足少陽膽經。一個是手少陽,一個是足少陽。少陽是什麼?少陽是初升的太陽!人只有在23點前進入實際的睡眠狀態,少陽氣才足,人體的太陽才能升起來,才會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2、凌晨1點-3點為丑時,肝經最旺。《黃帝內經》講“人臥則血歸於肝”,而且肝養血、生血的最佳時間是21點到凌晨3點。人如果天天熬夜到1點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人體臟腑得不到氣血的補養,極易失衡而致病。

  五、怎樣才能保證良好的睡眠?

  睡前需要做到“五不”:

  1、不過飽:

  2、不過動:

  3、不過思:

  4、不過點:

  晚上11點後膽經開陽氣動,人容易精神而睡不著,且極易耗散肝膽之氣,引動外邪侵入體內。因此最好在21點、最晚不要超過22點半睡覺。

  5、不受風:風為百病之始,無孔不入。

  晚上睡覺開窗、開空調等會吹散衛護體表的陽氣,吹散以後陽氣再生,再生以後又被風吹散,這樣一夜過去就會把人的陽氣掏幹,第二天反而更加疲憊。因此睡前應關門窗和空調,以保護體表的陽氣。

  六、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每天的21點-23點三焦經最旺,“三焦通百脈”;23點-1點為膽經最旺,1點-3點為肝經,***3點-5點***肺經,5點-7點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的時候***最早這個時間起床,不要在這個時間以前起***,人體需要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7點-9點人體胃經最旺***所以一定要吃早飯啊***,9點-11點脾經最旺,這時人的消化吸收運化的能力最好。所以,千萬不要賴床。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話說:“三天早起,一天工。”現代醫學證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不易患精神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