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學習態度的問題
關於學習態度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自控能力的強和弱,會直接影響到人生的成敗,態度是你自己去控制的,不是說端正就能端正的,所以我們要去鍛鍊提高對誘惑的忍耐力,練好了,你就是強者。以下是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但是,就算練不好也不全怪你。每個人都有其惰性的,沒人喜歡枯燥的學習的,你控制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了,你的時間就會比別人更充裕.。
“我要讀書”和“要我讀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現在學習的目標和目的是為什麼?這很關鍵,你應該常常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讀書?”“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或者再昇華一些:“為了家庭,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世界。”
現在的世界是強者生存,弱者就會被淘汰,這是很正常的規律。所以,如果自己技不如人,不必自責,更不能自餒或者心存嫉妒。而是要抓緊時間,去提高自己。這個問題,想通了就行。
探討了學習態度的問題之後,我們就要探討關於學習方法的問題了。
學習方法,說白了,就是提高我們學習效率的方法。然而好的學習方法不是在每一個人身上都適用的。這就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向別人請教,而不是任何人所能直接教給你的,這是個融匯貫通的過程。所以在此,我只能向大家提出一些我的建議。關於學習,我總結了以下七條:
首先是“學習未動,興趣現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興趣能夠促使人在某一方面有更多的精力和探索慾望。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然而對興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首先樹立遠大的理想,有強烈的求知慾。
第二,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有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我們往往歸結於自己的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往往忽視心理上對學習成績的巨大影響。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自信心不是無端地建立起來的,而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領和紮實的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自身能力,就是說要有“真功夫”。
第三,態度決定一切。這一點不多講,前面已經說過了。
第四,“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學習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考滿分。學習是為了提升我們的綜合素質,讓我們在未來的競爭中不會被淘汰,同時也是對我們生命價值的提高。在學習中,一定要踏實,決不能“想當然”,要確確實實地把知識掌握,把基礎打牢。
第五,“考試過後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說道學習,難免要提考試。對於考試,我們不能將它看作一場“劫難”或者說是老師壓迫學生的“武器”。我們要認識到,考試是對自我的一種檢測,是提高自己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在考場上作弊的同學,我想他們還沒有認識到考試的價值。可以說,他們在浪費著自己的生命。
那麼對於考試,在考試結束後一定要分析試卷,找出錯誤的原因,並加以訂正。頗為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錯題本,但現在我們只是用在英語這一門科目上,實在是可惜了。另外,滿分的同學也不能自滿,要找出答題的不完整、不準確之處,進一步鞏固。要做出下一步的學習計劃,針對自己較弱的科目,要加大力度。而對自己拿手的科目,也不能鬆懈,要持之以恆,做到按時複習,高效複習。
第六,說道“學習別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正所謂“不恥下問”,也就是說我們要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切不可驕傲自滿,認為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也許正在你空歡喜的時候,別人在已經把你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看還是小氣了點,該是:“三人行,皆為我師焉。”人人都有其長處,人人之長都需要我們去讚賞,去學習。
第七,“課外知識不可缺”。一個人不能死學,要將知識靈活運用,做到融會貫通。當然,許多同學到現在還不理解這句話。舉個簡單的例子:《湖心亭看雪》一課中反映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然而,如果你不知道那一年已經是清朝年間;如果你不知道崇禎的年號,你又如何瞭解作者的心思呢?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將文學與歷史結合在一起的事例。當然了,這些都是老師交給大家的,但如果沒有老師呢?我們又該如何呢?這就需要我們補充課外知識。如果只是在死學課本,那麼可以說你的學習是機械的,毫無靈活可言。而補充適當的課外知識,有利於我們更好,更輕鬆的學習。
另外,課外知識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侷限和範圍。他是長時間的積累,而不是一朝一夕看一兩本書而已。推薦方法:讀課外書***包括各種文學、科學書籍、雜誌***、上網查資料等等。
懂得學習的目的性和方法性,你將不會感覺學習是那麼累的事了。
希望大家都能學得更好!活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