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元九書閱讀題及答案
《與元九書》是白居易所做作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與元九書》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與元九書》閱讀原文
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之”字、“無”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知僕宿昔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又自悲矣。
家貧多故,年二十七方從鄉賦。既第之後,雖專於科試,亦不廢詩。及授校書郎時,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輩,見皆謂之工,其實未窺作者之域耳。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
僕當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月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於上。上以廣宸聰,副憂勤;次以酬恩獎,塞言責;下以復吾平生之志。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
又請為左右終言之。凡聞僕《賀雨詩》,眾口籍籍,以為非宜矣;聞僕《哭孔戡詩》,眾面脈脈,盡不悅矣;聞《秦中吟》,則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矣;聞《登樂遊園》寄足下詩,則執政柄者扼腕矣;聞《宿紫閣村》詩,則握軍要者切齒矣!大率如此,不可遍舉。不相與者,號為沽名,號為詆訐,號為訕謗。苟相與者,則如牛僧孺之戒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為非也。其不我非者,舉世不過三兩人。有鄧魴者,見僕詩而喜,無何而魴死。有唐衢者,見僕詩而泣,未幾而衢死。其餘即足下。足下又十年來困躓若此。嗚呼!豈“六義”“四始”之風,天將破壞不可支援耶?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病苦聞於上耶?不然,何有志於詩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僕又自思,關東一男子耳,除讀書屬文外,其他懵然無知,乃至書畫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歡者,一無通曉,即其愚拙可知矣!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策蹇步於利足之途;張空拳於戰文之場。十年之間,三登科第,名入眾耳,跡升清貫,出交賢俊,入侍冕旒。始得名於文章,終得罪於文章,亦其宜也。
***選自《古代文論名篇詳註》,有刪節***
〔注〕《與元九書》寫於元和十年***815年***,其時作者在江州司馬任上。
《與元九書》閱讀題目
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九歲諳聲識韻 諳:熟悉,熟記 B.見皆謂之工 工:巧妙 ,精巧
C.下以復吾平生之志 復:實現 D.達官無半面之舊 舊:過去的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 及其所之既倦
B.不相與者,號為沽名 求人可使報秦者
C.上以廣宸聰 挾飛仙以遨遊
D.未老而齒髮早衰白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白居易自幼聰慧,十五六歲就立志苦學,後因勤學苦讀而未老先衰。
B.白居易既專注於科舉考試,也酷愛寫詩,他寫的詩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常常受到朋友的稱讚。
C.白居易通過寫詩來救民疾苦、鍼砭時弊,得罪了權貴豪強,但是妻子兒女依然理解、支援他。
D.白居易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肯定了詩歌的社會功效和現實意義。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
20.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輩,見皆謂之工,其實未窺作者之域耳。***4分***
***2***始得名於文章,終得罪於文章,亦其宜也。 ***3分***
《與元九書》閱讀答案
16.D***舊:老交情,形容詞作名詞。***
17.A***所:和動詞結合,構成“所”字結構,相當於名詞性短語。B者:指代人、物、事、時間、地點等,此可譯為“……的人”/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C以:介詞,用/表修飾關係,相當於“而”,或不譯;D而:錶轉折關係,可是/表因果關係,因而。***
18.C***原文說“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為非也”,即妻子兒女兄弟也認為“我”不對。***
19.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3分,斷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20.***1***有時拿出來讓足下這樣的朋友們看。大家一見都說寫得工巧,其實我並沒有達到真正詩人的境地。***4分,注意“或、如、足下、工、窺、域”的解釋***
***2***開始我是由於文章獲取了名聲,末了又由於文章獲罪,也是應該的。***3分,注意“於、宜”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