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考文言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江蘇中考語文科目的文言文閱讀是考試的一個難點,同學們加強文言文閱讀的練習是備考的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江蘇中考文言文閱讀專練題,供考生閱讀練練習。

  江蘇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高睿幼孤,聰慧夙成,特為神武所愛,養於宮中。睿讀《孝經》,至“資於事父”,輒流涕噓欷。十歲喪母,神武親送至領軍府。為發哀,舉聲殞絕,三日水漿不***。居喪長齋,骨立,杖而後起。神武崩,哭泣嘔血。及壯,將婚,貌有戚容。文襄謂曰:“我為爾娶鄭述祖女,何嫌而不樂?”對曰:“自痛孤遺,方從婚冠,彌用感切。”言未卒,嗚咽不自勝,文襄為之憫然。勵之勤學,常夜久方罷。文宣受禪,進爵為王。睿身長七尺,容儀甚偉,閒習吏事,有知人之鑑。天保二年,出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時年十七,稱為良牧。六年,詔睿領兵監築長城。於時六月,睿途中屏蓋扇,親與軍人同勞苦。定州先常藏冰,長史宋欽道以睿冒熱,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成謂一時之要。睿對之嘆曰:“三軍皆飲溫水,吾何義獨進寒冰!”遂至銷液,競不一嘗,兵人感悅。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撫慰新遷,量置烽戍,備有條法,大為兵人所安。無水處禱而掘井,泉源湧出,至今號曰趙郡王泉。睿後因侍宴,帝從容謂常山王演等曰:“由來亦有如此長史不?”孝昭帝臨崩,預受顧託,奉迎武成於鄹,拜尚書令。河清三年,用師及突厥至幷州。武成戎服,將以宮人避之,睿叩馬諫,乃止。帝親御戎六軍進止並令取睿節度而使段孝先總焉帝與宮人被緋甲登故北城以望軍營甚整。突厥咎周人曰:“爾言齊亂,故來伐之。今齊人眼中亦有鐵,何可當邪!”乃還。於是以睿為能,加尚書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監五禮。晚節頗以酒色為和士開所構。武成崩,睿與馮翊王潤等奏後主雲:“和士開不宜仍居內。”併入奏太后,因出士開為袞州刺史。太后欲留過百日,睿正色不許。旦欲入朝,妻子成諫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當以死效之。吾寧死事先皇,不忍見朝廷顛沛。”入見太后,太后復以為言,睿執之彌固。出至永巷,被執送華林園,於雀離佛院令劉桃枝杖殺之,時年三十六。

  江蘇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帝親御戎六軍/進止並令/取睿節度/而使段孝先總焉/帝與宮人被緋甲/登故北城以望/軍營甚整

  B.帝親御戎/六軍進止/並令取睿節度/而使段孝先總焉/帝與宮人被緋甲/登故北城/以望軍營/甚整

  C.帝親御戎/六軍進止/並令取睿節度/而使段孝先總焉/帝與宮人被緋甲/登故北城以望/軍營甚整

  D.帝親御戎六軍/進止並令/取睿節度/而使段孝先總焉/帝與宮人被緋甲/登故北城/以望軍營/甚整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居喪指處在直系尊親的喪期守制中。尊親死後,在家守喪,不辦理外事。

  B.崩是帝王去世的諱稱,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來作比喻。

  C.受禪是上古時期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禪讓制也用於後來的王朝更替。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會爵位制度嚴格,不可世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睿自幼教人撫養,為人十分孝順。讀《孝經》思念父親淚流滿面,母親病逝數次哭暈,為神武帝守孝期間長齋唸佛,以致骨瘦如柴。

  B.高睿好學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齊建立後.他歷經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擔任要職,官至太尉、尚書令。

  C.高睿奉旨監修長城,與士民同甘苦。時值盛夏酷暑,有人送來冰塊,高睿不忍獨自享用,直到冰塊融化也沒嘗一口。

  D.高睿敢於犯言直諫,毫不退讓。武成帝去世後,他堅持將太后身邊的和士開調任外職,面對太后求情和妻子的勸阻,他不為所動。

  7.把文中嘲橫線的句子翻澤成現代漢語..***10分***

  ***1***睿撫慰新遷,量置烽戍,備有條法,大為兵人所安。

  譯:

  ***2***社稷事重,吾當以死效之。吾寧死事先皇,不忍見朝廷顛沛。

  譯:

  江蘇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4.C

  5.D

  6.B

  7.***1***高睿撫慰剛遷居來的老百姓,酌量設定戍邊的烽火臺,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2***國家的事情重要,我應當用死來效忠國家,我寧可用死來辜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滅亡。

  江蘇中考文言文閱讀翻譯

  高睿從小喪父,聰慧早熟,特別受到北齊神武帝的鐘愛,將他撫養在後宮中。高睿閱讀《孝經》,每當讀到“幫助並侍奉父親”時,就會流淚感慨。高睿十歲時母親去世,神武帝親自把他送到領軍府,高睿為此而深哀痛絕,三天不吃不喝。高睿在居喪期間長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柺杖支撐才能起身。神武帝去世後,高睿哭得吐血。等到高睿成年,即將成婚,他的臉上還帶有悲慼的表情。文襄帝對他說:“我替你娶鄭述祖的女兒,你嫌棄什麼而且不高興呢?”高睿回答道:“我為自己喪父喪母感到悲痛,現在將要舉行婚禮,我更加哀思痛切。”話沒說完,他抽泣嗚咽不能自已,文襄帝也因此而傷感他。他勉勵自己勤奮學習,經常到深夜才休息。文宣帝接受禪讓後,高睿的爵位升為王。高睿身高七尺,儀表堂堂,他熟悉政事,知人善任。天保二年,高睿出任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當時他十七歲,堪稱好刺史。天保六年,詔令高睿領兵監修長城,當時是六月,高睿在途中捨棄車蓋和扇子,親自與士兵民夫同勞苦。定州先前時常冷藏冰塊,長史宋欽道認為高睿冒著炎熱,派人倍道兼程給高睿送來冰塊,對值盛夏,所有人都認為冰塊來得很及時。高睿面對冰塊感慨地說:“全軍都在喝溫水,我怎能忍心獨自享用冰塊呢?”最後直到冰塊融化成水,高睿也沒有嘗一口,士兵民夫很受感動。天保八年,授任高睿為都督、北朔州刺史。高睿撫慰剛遷居來的老百姓,酌量設定戍邊的烽火臺,很有章法,使士兵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高睿在沒有水的地方祈禱後挖井,泉水洶湧而出,至今還被稱為趙郡王泉。後來高睿陪侍酒宴,皇帝從容地對常山王高演等人說:“自古以來也有像他這樣的長史嗎?”孝昭帝臨終,高睿事先接受顧命,在鄴城奉迎武成帝,投任為尚書令。河清三年,北周軍隊和突厥人到達幷州,武成帝穿上軍服,準備讓宮女們躲避起來,高睿勒住馬進行規勸,於是才停止。皇帝親自統率部隊,把全軍的進退,一併交給高睿指揮排程,並讓段孝先統領。皇帝與宮女穿上紅色的鎧甲,登上從前的北城牆觀望,軍營非常整齊。突厥人責怪北周人道:“你們說北齊***,因此我們前來攻伐;現在從北齊人的眼睛裡可以看出他們意志堅如鐵,我們怎麼能抵擋呢?”於是返回。於是朝廷認為高睿能幹,加授尚書令,封宣城郡公,授任他為太尉,監管五種禮儀。高睿晚年由於酒色的緣故受到和士開的陷害。成武帝去世,高睿與馮翊王高潤等人啟奏後主道:“和士開不適宜仍然留在宮廷內。”並且入宮啟奏太后,於是外放和士開為兗州刺史。太后準備把和士開再挽留一百天,高睿嚴肅地表示不同意。早晨高睿準備到朝廷,他的妻子和兒女都加以勸阻。高睿說:“國家的事情最重要,我應當用死來效忠國家,我寧可用死來事奉先皇,也不忍心看到朝廷滅亡。”高睿入朝拜見太后,太后再次重申上次的話,高睿堅持己見更加堅定。他走出朝廷到了永巷,被抓住送到華林園,在雀離佛院被劉桃枝用手杖擊殺,當時高睿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