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說課稿案例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學好語文和教好語文是師生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對於教師來說,到底要怎樣才能教好語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廣大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整理的四年級蘇教版語文上冊課文說課稿案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幫助。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說課稿案例1

  《一路花香》板書:課題

  本課是則寓言故事,主要講了兩隻水罐的故事。一隻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它: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向我們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損的水罐漏水的特點形成的美好景象。

  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2.有裂縫的水罐因漏水而慚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時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花後,仍然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訴他:是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花。

  根據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一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達成以上的目標,本課分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1。初讀課外,整體感知讀準字詞,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3.指導書寫

  4.再讀課文,分節讀,明白課文大意,提出質疑,以便下節課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課文。

  5.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自讀,瞭解兩隻水罐的不同特點及挑水工用一好一破兩隻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第二課時:學習二、三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品析課文,總結全文。在課前準備上,我準備了教學課件,輔助教學。

  本課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直觀教學法。運用電化教學,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更好的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2.朗讀體會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課文,才會運用。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分不同角色讀,幫助學生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現,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品析詞句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讀、找、品、畫”的學習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本次說第二課時的內容,針對教材及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課程。

  一、複習引入思考:說說兩隻水罐的不同之處,想象它們會說些什麼?好水罐為什麼會如此驕傲?從哪個詞看出挑水工的勤勞?板書:完好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水罐自卑自責

  師:破水罐真的沒有用嗎?過渡學習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自讀,畫出好水罐驕傲自大的詞語,讀一讀體會。

  本段的重點在第一次對話,抓住“道歉、慚愧”體會破水罐的自卑。***同桌演讀,讓學生通過語速和語調錶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受到感染,內化課文的語言。***在學習中,學生可能還會遇到不理解的詞,——。

  由挑水工為什麼要破罐注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過渡學習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課文的重點,採用以讀代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抓住“那隻破水罐。。。。。。感到一絲快樂”出示課件,讓學生通過畫面感受美好的景象。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對話是全文的重點。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出示挑水工的一段話,“難道你沒有注意。。。。。主人那能欣賞到這美麗的花朵呢?”組織學生自讀、集體演讀、分角色讀、把自己的感受帶進去讀、指導再讀。對朗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及時糾正。讀中抓住“一絲、再一次”等詞指導學生讀懂破罐此時仍有自卑,***讓學生想一想,寫一寫感想***”畫一畫詞句,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讀了挑水工的話,你知道了什麼?舉例說說。

  教師總結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幾。。。。。。。板書:教育要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知識的遷移:設立談話環節:兩隻水罐,你喜歡哪一隻?正確引導:好水罐能圓滿完成任務應肯定,至於驕傲當然不對,但如自己努力地去做一件事終於取得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嘗不可。破水罐對自己要求嚴格,但老是自卑自責是不行的,要儘早解脫,看到自身的價值。

  作業設計:拓展:現象聽了挑水工的一番話,你認為破水罐會怎樣?

  板書:14.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 驕傲自大

  破損水罐 自卑自責

  教育: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價值***紅筆***

  本課板書簡潔,體現課文的特點,便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寓意用紅粉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揭示了中心。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說課稿案例2

  《但願人長久》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 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3 瞭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 朗讀匯入,簡介生平。

  1 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 簡介蘇軾生平,並揭示課題。***板書:6 但願人長久***

  二 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後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 師檢查自讀情況

  ***1*** 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嚐 玩耍 埋怨 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 屈指算來

  觀賞 但願 寬慰 眼睜睜 隱藏 陰晴圓缺 躺在床上

  ***2*** 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等

  ***3*** 指名試讀課文,並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麼事?

  三 詩歌誦讀比賽

  1 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並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 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 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 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背誦<<水調歌頭>>,並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 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 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 細讀課文

  1 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 人物 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麼?***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並完成1-4小節的朗讀與理解。

  ***a 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節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朗讀的憂愁 c 理解第四小節的後的省略號表示心裡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雲,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可這一切都不屬於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裡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麼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麼圓、這麼亮呢?......

  師板書:埋怨

  2 細讀5、6小節,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裡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絡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麼意思?他為什麼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 師生一起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並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 總結課文

  1 說說本課表現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 ***時候變得這麼*** ***、這麼*** ***;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願***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2 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1 背誦第4~6自然段 2 抄寫書後詞語三遍

  2 但願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