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選擇題模擬卷及答案

  地理高考選擇題在模擬卷中多數來自於歷屆高考試卷,具有實在的訓練意義。下面就是小編帶來的,答案僅供參考。

  地理高考選擇題模擬卷: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對一個得2分,共70分
  圖1 示意某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讀圖1,完成1-2題。
>
  1.1650---1780年該區域
  A.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 B.經歷了移民開墾
  C.農業結構複雜 D.注重生態保護
  2.進入20世紀該區域
  A.氣候持續乾旱 B.大力發展畜牧業
  C.種植業產值降低 D.實施了退耕還林 >  3.崑崙站正式開站時,北京時間為2009年2月2日
  A.5時25分 B.6時25分 C.12時25分 D.13時25分
  4.崑崙站與中山站的直線距離約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5.與中山站相比,崑崙站所在的地點
  A.年降雪量較大 B. 氣壓較高
  C.年太陽輻射較強 D.年均風力較小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多條河流從東、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長江,湖泊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的景象變化。鄱陽湖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棲息地。據此完成6-8題。
  6.鄱陽湖在冬季成為遷徙鳥群重要棲息地的原因是
  A. 湖灘面積大,水淺 B. 湖底砂礫石廣佈,水質好
  C. 湖區少有大霧,能見度好 D. 湖泊受人類活動影響小
  7.鄱陽湖冬、夏水面景象變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線狀窪地,冬季河道封凍,夏季來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於冬季
  C. 湖底有線狀窪地,水位季節差異明顯
  D. 湖底平坦,長江頂託作用季節變化明顯
  8.過去50年來,鄱陽湖溼地大面積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積 B. 圍湖造田
  C. 氣候變乾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區地殼明顯抬升
  圖2示意的甲、乙兩國分別為傳統、新興的鮮切花生產國。讀圖2,完成9-11題。
>
  9.比較甲、乙兩國降水特點及其原因
  ①甲國受西風帶和暖流影響,全年降水較豐沛且季節分配均勻
  ②甲國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影響,降水季節差異大
  ③乙國受赤道低壓帶影響,全年降水豐沛且季節分配均勻
  ④乙國受地形影響,降水季節差異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0.與甲國相比,乙國發展鮮切花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①熱量豐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豐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與乙國相比,甲國維持其在世界鮮切花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條件是
  A.專業化、規模化生產,鮮切花價格較低 B.土地豐富,天然花卉品種較多
  C.培植歷史久,勞動力成本較低 D.技術含量高,鮮切花質量較優
  下圖1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生產景觀圖”。讀圖完成12~15-題。
>
  12.根據圖中資訊判斷,圖示地區位於我國的
  A.黃土高原 B.山東丘陵 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
  13.該地形區主要自然土壤的特點是
  A.礦物質含量低 B.有機質含量高 C.土質疏鬆 D.酸性較強
  14.下列關於該山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貌表現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佈
  B.地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
  C.常年受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氣候乾燥
  D.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在7、8兩月
  15.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今後農業發展中應當
  A.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發展商品穀物農業
  B.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C.退耕還林,建設商品性林業基地
  D.增加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發展種植園農業
>
  讀圖,回答16~17小題
  16.Z國和Y國之間的貿易額快速增長,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Y國對Z國出口到該國的產品中50%的專案關稅降到0.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Y國出口大量汽車、電器等高檔產品到Z國
  B.Z國的服裝製造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向Y國進行產業轉移
  C.Y國的政策不利於外國公司產品進口
  D.Z國的企業紛紛將產品研發中心遷往Y國以降低生產成本
  17.Z國企業向海外產業轉移的原因是
  A.Z國勞動密集型企業海外轉移的目的地是海外發達國家,原因是市場廣闊
  B.Z國勞動密集型企業海外轉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發達地區,原因是勞動力豐富以及市場廣闊
  C.Z國知識密集型企業海外轉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發達地區,原因是技術力量強
  D.Z國資金密集型企業海外轉移的目的地是海外發達國家,原因是資金雄厚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能源工程標誌著西部地區成為我國21世紀能源開發的重點和戰略基地,西部的能源生產直接關係到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讀“西部地區能源生產系統產出效益變化圖”,結合有關知識回答18~19題: >      18.關於西部地區的能源分佈,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的風能資源豐富 B.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C.西部各省區都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D.西部的煤炭資源只分布在中緯度省區
  19.關於我國西部能源生產系統產出效益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產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B.改革開放後產出效益增長最快
  C.能源生產系統的產出效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D.進入21世紀西部能源開發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狀況
  甲乙兩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時間北京時間統計表,據此回答20~23題。 >    20、甲城市的經度為
  A.120ºE B.127.5ºE C.112.5ºE D.123.5ºE
  21、乙城市在甲城市的
  A.東北方 B.西北方 C.東南方 D.西南方
  22、甲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
  A.緯度低,熱量充足 B.土壤肥沃,地勢平坦
  C.山地垂直地域差異顯著 D.迎風坡降水豐沛
  23、乙地區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交通落後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鹽鹼化 D.農林資源銳減
  下圖為“黃河三角洲1956年與2001年土地型別分佈示意圖”,讀圖完成24~26題。
>
  24.下列土地型別中,面積減少最快的是:
  A.鹽鹼地 B.牧草地 C.耕地 D.未利用土地
  25.該型別土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積 B.圍海造陸 C.開墾種植 D.城鎮及工礦建設
  26.促進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有:
  ①保護有限耕地 ②圍墾灘塗、溼地 ③防止土壤鹽鹼化 ④發展水產養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讀我國某地區景觀圖,完成27~29題
>
  27.圖示地區屬於我國的
  A.黃土高原 B.柴達木盆地
  C.天山 D.內蒙古高原
  28.為解決該地區能源短缺問題,正確的措施是
  A.興建小水電站   B.利用風力發電
  C.營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電站
  29.造成該地區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過度樵採 B.過度放牧 C.過度開墾 D.工礦開發
  讀區域性海域海水溫度分佈圖,回答30—32題:
>
  30、圖示為北半球海域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四海域中位於北半球中高緯、大陸東岸可能有寒流流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影響海水溫度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深度 B、洋流性質 C、徑流注入量 D、太陽輻射
  一般貨輪12月初從香港出發駛往鹿特丹港,歷時近2個月,據圖回答33—35題:
>
  33、選擇最近路線航行,貨輪經過海峽的先後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34、貨輪通過①海峽時,其航行情況為
  A、順風順水 B、順風逆水 C、逆風順水 D、逆風逆水
  35、若沿途不裝卸任何貨物,經過④海峽後,貨輪的吃水深度將會
  A、變淺 B、加深 C、不變 D、無法判斷

  地理高考選擇題模擬卷答案:

  1~5:BDCCD 6~10:ACBBA 11~15:DCDAB
  16~20:BBADB 21~25:DBABC 26~30:CDBBA 31~35:BDCDA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