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青春校園的文章
大學,是一段青春,大學,是一種情懷,大學,會成為一種回憶,大學,是一個家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我的大學生活
秋天,帶著年輕人的熱情,攜著家人的期盼我踏上求學的征途,火車站的另一端是一片新的天地——我的大學生活。
入學報道、開學典禮、新生教育,序幕過後便開始了真正的大學。學習是大學的主旋律。再美好的活動也是點綴,鮮花之綠葉位置而已,此乃我的第一悟!先澄清幾個誤區:第一盲目追求學生高-幹,本末倒置。第二為發展特長,忘記自己職責。第三高喊大學知識無用論。補充一點,通過我對不同群體大學生的瞭解,不容質疑的一點是他們認為是學校裡學有所成是最大的樂趣。所以,走進大學,至關重要的一步是找準方向,樹立信仰。初入大學懵懵懂懂的我,以自己的切身經歷教導我要珍惜大學求知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我有種美夢的感覺,都說大學是一座樂園,可只有圍城裡的人才能真切體味到“其中之樂”!意識到自己對大學膚淺的認識後,也為了未來美好的生活,為了自己的理想,我選在大學再次起航,開始挖掘知識的金山。高中的學習的慣性給我是很大的幫助,勤奮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勤天下無難事,所以大學課程的學習並沒有給太大的壓力,要說壓力那就是爭取優秀的壓力,我認為這是每一個有追求的青年應該有的憂患意識。這裡我想強調一點,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沒有堅韌的毅力很難有所建樹的,一個對學習本身感興趣,對知識有著宗教般虔誠的人都應該是國際大師。我想更多的知識分子沒有那麼高尚的心靈境界,他們只是由結果驅動的,征服知識後的成就感是他們最大的樂趣,然而重要的是他們在這個層次上升華,進而投入更深的探索中,有更大的作為。所以我們不要給自己什麼不感興趣的理由了,世界上沒有哪個人對痛苦情有獨鍾的,讓我們一起享受艱辛追求的果實吧,那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啊,自身升值的同時又收穫幸福!
其實大學知識要求並沒有高中深刻,我不相信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拿不下課程的基本要求。大學知識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一個廣度,要我們對知識網路的每一個結點都有所瞭解。只要我們平常認真通讀一遍教材,獨立完成作業,有一定自己思考,課程考試應該是高分。思維是最美麗的花朵,每一門課程都是我們鍛鍊思維能力的重要經歷,偷懶就是放棄了機會,放棄了提高自己,選擇了落後於人。
篇2:大學校園生活
有些詩寫給昨日和明日,有些詩寫給愛戀,有些詩寫給從來未曾謀面,但是在日落之前也從未放棄過的理想,而我,則想寫給我如詩的青春我的大學。
常聽人讚頌大學,說是怎樣的無拘無束、海闊天空,但是,對我而言,似乎不是,因為經歷了近一年的大學生活,發現我的大學生活從來沒能符合這種理想。
在大學的校園裡,上課的教室是不固定的,所以,每天我都必須為了上不同的課程而多次轉移陣地,如此曲折的上課經歷除了讓我感到驚奇之外,更多的是難以置信。而除了上課時間,其他的空餘時間都是自己安排,沒有了固定的教室,沒有老師盯著自習,於是我開始彷徨,因為似乎除了寢室,白天的空餘時間沒有地方可以去。圖書館總是人滿為患,偌大的自修室雖然還有一些凳子是空的,可桌上卻疊著高高的書本,儘管我有想要坐下的賊心,卻沒那個賊膽,因為等那些書的主人來了,我就得被惡狠狠地趕走了;當然,除了圖書館,還有六教可以自修,可悲的是,在初來大學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自修。
這些對於習慣了高中生活的我來說,都感覺難以適應。也許所謂的無拘無束的大學生活僅僅只是指沒有了繁重的作業,沒有了從早到晚的滿滿的課,沒有了老師逼迫的自習可是,於此同時,我們的課程也變得更難了,不是麼?沒有了老師的監督,我們又是否自覺了呢?如果沒有將專業學好,我們的理想又要怎麼辦呢?其實,因為這樣的自由,大學對我們的自身要求變得更高了,需要我們更努力地去學習、去奮進。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學這一年的生活也讓我收穫了很多快樂。
第一次走進這個陌生的校園,感覺好大、好美,月牙湖、涼亭、柳樹、花朵儼然錯落有致,似乎是來到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花園,雖沒有水榭,亦沒有樓閣,但是,一水一樹一倩影,足矣。懷著欣喜的心情,我開始嘗試著去體驗身邊的新鮮事物。
篇3:追憶大學時光
那年春節那一天,奶奶大壽,很多親戚朋友都來了,家庭好的,開車來的,稍差一點的,騎摩托車來的,再差一點的,步行來的,還有最前面開車來的壽禮也肯定好,而摩托車還有步行相對,也肯定稍差一點,以及他們的穿著打扮和說話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我在門口當迎賓,看著他們一個個表情各異,或笑或講時,就不禁想起了老爸跟我講過的那句話,要想在別人面前挺起胸膛,就得自己努力,拿出成績。當時老爸說的一點也沒錯,在這個社會,要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被別人看得起,就必須得拿出你的行動,就前面提到的,來的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各類人來講,是什麼使得他們乘車方式不同,拿的壽禮不同,衣著的不同,以及表情的各異,說白了就是倆字:金錢。只有你的腰包鼓起來,別人做才能對你刮目相看,才能尊重你,那時候,我不解,以為這話太過偏激,就現在的我來說,那是的看法確實大有改變,衡量一個人成就的標準不也就是看他腰包多鼓嗎,就算你否認,現實告訴你,你想成為他們當中的哪一類人就得看你自己努力多少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到,以前的自己真的就是一個十足的混蛋,這也只能註定自己要成為最後那一類人,無疑這樣也就渾渾噩噩度過一生,輕輕地去了,連一顆枯草也沒留下,只是一粒塵土,在百年之後,沒有人會記得你曾經也來到過這個世上,只是永遠的去了。所以,我決定強迫自己去改變以前的自己,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決不再隨大眾於浪潮之中,這樣只能被浪花衝擊到海底,永無見光之日,就在那一天結束後,我即刻就給自己一個規劃,絕對不可以在那樣度日,一定要學會去改變自己,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有事可做,就算沒事也要找事做。
就那樣,大二一開學,我就天天泡圖書館,借閱自己喜歡的各類書籍給自己充電,就大概兩個星期之後,發現自己,覺得很喜歡文字,看過一本書之後,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就開始寫寫畫畫,第三星期之後,我真的愛上寫文字了。上課之前學會預習,上課期間不再睡覺好好聽課,下課後回到宿舍,再看一下本節課所講的內容,由於大學期間,本就課少之又少,有很多的時間都是自由支配,便借用這樣閒暇的時間去使勁讀使勁寫,去圖書館一次借書卡可以最多借六本,則給自己相應的要求:一星期必須跑兩次圖書館,也就是可以借閱12本書並將其讀完,就這樣一直堅持到大三第一學期,漸漸的發現,自己真的改變了,也許是成長了的緣故吧,有時候無意進入自己空間,看到自己空間日誌積累了一定程度時,還有些許的成就感,覺得自己以前的努力真的沒有白費,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確在理,不管做什麼事,自己也不會再那麼衝動了,而是先去思考,想想最宜的方法去解決它,而且更省力更省時。大三第二學期開始,也就是2013年3月9號到達福建泉州,在那裡一家檢測單位實習,就天天沒事可做,除了辦公室閒坐就是偶爾做做實驗,壓壓石塊,拉拉鋼筋,打打回彈,測測鋼筋保護層厚度,瀝青最大理論密度,毛體積密度,吸水率,孔隙率,間歇率,飽和度,馬歇爾擊實等等,也就這樣,雖然天天盡職盡責,由於與自己興趣相違,沒有寫作,覺得自己不能那樣,便和同事範工一起去南安最大的購物廣場沃爾瑪,順便買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全是初入職場的我們必讀的以及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的書,以備下班無聊時讀一讀,在泉州三個月時間,一下班,就看書,而後不停地寫,就全是手稿,一沓一沓的,看著那些,自己甚是欣慰,便要求自己每天必須寫一千到兩千字,內容不限,想到什麼寫什麼,沒有任何格式要求,就那樣,發現自己,真的越來越喜歡文字,喜歡寫作。就一直到六月二十二號,拿到大學畢業證,宣告大學的結束。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是我所謂三年大學生活 ,在這即將離開的時刻,不知為何,有太多的失落and傷感,按常理的話,拿到畢業證本該高興,但是不知為何,心中莫名的心酸,我想最多的還是感激吧,在這期間的點點滴滴,真的不堪回首,由於筆墨有限,在此就不再多講了。
徐州求學三載,就這樣算是徹底告別我的求學之旅,再嘮叨一句,這裡面所說的失落,無非就是不捨,即陪伴我三年的大學舍友,張銀,王遠健,陶燕超,徐陪增,前面既然提到了感激一詞,就藉此時此刻來專門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我的老師,也就是大一時的班主任相振偉,另一個是我同學,也是我舍友,即剛剛提到的張銀,真的很是感謝你們陪我度過的這些個日日夜夜。在這離別之際,對你們,我只有感激還有不捨。其他多餘的話我在此就不多講了,只希望你們終身幸福,家庭美滿,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對此,我深信,你們一定可以,絕對可以,加油,加油,再加油,為了明天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