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茅屋閱讀題答案

  假如沒有老屋,沒有了父母,我們還有真正意義的家嗎?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懷念茅屋》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懷念茅屋》閱讀原文:

  在外多年,總想用種別樣的方式,來紀念那些平凡而又難以忘懷的點點滴滴,讓疲憊的軀體有所棲息,憔悴的心靈有所皈依。

  好多夢中,我的思緒來往於流動的時空,總能看到鄉下老家茅屋的舊影——稻草、泥巴加蘆葦竿用草繩和竹蔑交織成的天堂。這是我心靈永遠的驛站,讓我在無數的風霜雨雪中免於沉淪,使夢的風箏,始終搖曵於親情的晴空。

  也許人受傷了總會想家,心觸痛了總會戀舊。老家的茅屋滿貯著我無限的牽掛。我依稀看見,每年的秋冬時節父親翻修茅屋的身影,那是永存心底毫不褪色的烙印。翻修是父親的專利,他總會小心翼翼地把屋上的爛草換上當年的新稻草;整理、填補漏雨的地方,直至露出褐黃相間的花紋來。我覺得父親每次都是在創作一件極得意的藝術品,陽光之下透著幾分朦朧之美,卻又稜角分明。印象中,父親修葺茅屋從不請別人幫忙,他怕人家不裡手,草料用了卻遮不住陽光,蓋不住雨雪。況且鄉下會蓋茅屋的人不多了,年老的已不能上屋並且早已住著瓦屋或樓房,力氣不夠之外,手也生了;年輕的又不懂,更不願。只有父親保持著自己的“手藝”,並且年年展示一番,已臻精熟,不求別人來鑑賞,只為內心安穩。別看他年逾古稀,卻仍如小夥子一般,上下樓梯,動作敏捷,翻蓋茅草,手腳麻利,很讓我們感佩。父親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們如放飛在外的鳥兒,總是幫不上忙的。就算在家我們也頂多給他打打下手,遞遞草,搓搓繩什麼的。一年之中,我們回家只住幾天,大多時候父親經營的茅屋,都在默默地等著遠飛的鳥兒歸巢。

  歲月流逝,父母的勤謹和執著總是讓我們擔心。多年來,我們兄弟幾個想拆了茅屋新建瓦房,但父母堅決不從,總說“到上不了屋,蓋不了房子時再說吧,那時再隨你們的安排”。 父母的執著,不是不想住風雨不浸的瓦房,而是不想增加我們的負擔,這成了我們兄弟的慚愧。

  湘北鄉下的茅屋已經很稀罕的了,我家卻還住著,這曾是我難以啟齒的祕密。全村、全鄉也就剩我家有那麼幾間,算得上“古蹟”。茅屋的牆壁,不是磚砌的,由幾根結實的牆柱支撐,做架子,周邊再夾上蘆葦稻草條,泥上泥巴和新鮮牛糞的“混凝土”,也還光滑、乾淨、周正;只有基腳用了米多高的土磚。我青春的面子曾有些許羞澀。

  居住茅屋的時光中,父母一直經營著數畝農田,直到前兩年發現身體再也吃不消了,才減少了水田。現在,我閉上眼也可以想像得出,烈日下,清瘦、蒼老的身影,是怎樣的揮汗如雨,怎樣的步履艱難。酸酸的情愫,雙眼迷濛……

  夏日裡,蚊子特多,但因為母親把房子打掃得乾淨,又點了一些蚊香或滅蚊片,所以並不那麼覺得擾人。晚上一家人在禾場裡乘涼,躺在竹床上,講故事,看星星,聽田地裡蛙聲一片,也其樂融融的。有時母親還端出一盤切好的西瓜或從地裡摘回的菜瓜,讓我們兄妹享用。記憶中父母很少躺竹床休息,只是搬把椅子坐在旁邊,還替我們打打扇。母親常常收拾到很晚,把碗筷洗淨,再把豬餵飽,然後才洗澡休息。母親的神情總是那麼地自然而又心滿意足的,時常帶著笑。

  兄弟仨相繼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按說家裡的狀況應有了改變。的確,父母不再為幾十、幾百元發愁了,但他們又想到了兒女們的成家立業,依然是緊緊地過著日子,依然是種著幾畝田地,依然不願把房子加以改造。用他們的話說:“反正年紀大了,住慣了,到動不了時,再靠你們,傍你們去。”我們拗不過,只好作罷。我們漸漸由慚愧化為了無限的感激。

  父母漸漸地老了,父親的頭髮已全然白了;母親的身體也不如從前了。茅屋卻依舊,父母仍要為之翻修,這是一年中的必修課。這些年因收割機的使用,上好的稻草也難求了,更增加了我們的擔心,因而母親已下定決心要搬出來。我們的成長,反而讓改造茅屋之心漸漸冷卻。然而茅屋終究會因父母的搬出而不復存在,這是無奈,而又是必然的。

  房後的桔林年年開花結果,竹林更有濤聲,我們的牽掛在時空的交織裡也漸漸加濃。心靈中永恆的驛站,讓我暗自詢問:假如沒有老屋,沒有了父母,我們還有真正意義的家嗎?高樓大廈,可不是我們的根呀。

  ***選自《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中華書局,2009第1期***
 

  《懷念茅屋》閱讀題目:

  15.縱觀全文,談談標題“懷念茅屋”中“茅屋”的含義。***4分***

  16.說說對文章結尾畫線句子的理解,並簡析該句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7.本文結構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6分***

  18.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表現的思想情懷。***6分***
 

  《懷念茅屋》閱讀答案:

  15、要點:1.鄉下父親年年翻蓋的老房子***結合文中對茅屋的描述***;2.作者曾經生活成長的”家”;3.遊子身軀棲息驛站,心靈皈依的天堂;4.注滿親情的象徵。***意思對即可,每點1分***。

  16、要點:1.此句交代作者心目中家的內涵:老屋親情歸宿的港灣,父母是凝聚親情的核心,如果失去了老屋和父母,“家”就會分裂。以此,表達對父母和家的深深牽掛。“根”,表明自己的身份,強調人不能因物質生活的改變而忘本。2.作用:對上文加以歸結,卒章顯志,昇華主旨,引發讀者的思考併產生共鳴。***意思對即可,每點2分***

  17、要點:1.縱式為主,橫式穿插的縱橫交錯式結構,開頭寫心中的"牽掛",自然引出對茅屋生活的懷念,以時間為序,採用遞進式;由寫屋而到寫人,採用並列式.最後寫到感悟採用遞進式,使主題得以昇華.2.明暗雙線,脈絡分明."茅屋"是組織材料的明線,有茅屋的結構描述,父親翻蓋修理茅屋的情景,茅屋中的生活片斷的回憶等,簡明而清晰.情感的變化,是組織材料和抒情的暗線.由對年邁父親經營茅屋的"擔心",寫到自己不能改變現狀的"慚愧",再寫到因無法與說起家況的"羞澀",再寫到父母不願給兒子們添累時的"感激".曲折而自然.3.好處:使材料組織自由,較好地體現形散神聚的點特點;便於狀物抒情,使文章生動活潑;便於運用各種表現手法,充分拓展和深化文章的主題.***答案如不在以上之列,比如分析過渡、呼應、思路、段落等,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每點2分***

  18、要點:1.懷舊念親.以茅屋為載體,充分表達對父母牽掛之情,茅屋成了作者心靈寄託的符號.2.感恩圖報.通過茅屋其樂融融生活片斷的描述,以及多次動員父母改造新房,想讓父母不再為每年的修葺翻新而操持,表達對父母克勤克儉品質的感激和讚美.3.孝老***.父母不願搬出茅屋是出於對子女的關愛,不想增加子女的經濟負擔,夏夜納涼片斷將父母對兒女的愛展露無遺.兒子們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後,想將房子改造,讓父母住上新房,展示的是一種直接而真實的孝心.4.對茅屋終將消失的不捨和對父母終將老去的憂慮.***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每點2分***

  以上就是小編收集的《懷念茅屋》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