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主觀題解題技巧

  材料解析題是一種考查學生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考查題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僅供大家參考!

  

  1.充分利用題問和材料所提供的資訊,尤為重要的是“有效資訊”。

  從評分細則來看,考生在答題過程中,對題問和材料只能有效使用,而不能全盤照抄,因為“照抄題問所述和材料的,不得分”或者“不能得滿分”。歷史材料解析題中設計的問題即題問有三種類型:內涵式題問,外延式題問,內涵與外延結合式題問。

  1內涵式題問的提示語往往有“根據材料分析……”或“概括材料……”這樣的說法,解題時必須完全依據材料進行。 在解這類題目時,有時只要符合題意,“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除題目明確規定“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外延式題問,其提示語往往有“根據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題時要聯絡所學過的教材知識,答案來自教材和所學知識。提示語往往有“談談你對……有何識”或“簡述你從……中得到的啟示”的說法,答案比較自由,只要不背離材料意思,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3內涵與外延結合式題問的提示語往往有“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的字樣,解題時既要依據材料又要與教材知識相結合。

  因此,內涵式題問,內涵與外延結合式題問都要聯絡材料進行解答。如何有效地利用題問和材料中的資訊進行答題呢?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技巧:

  第一,精摘抄。這是指有限制地摘抄題問或者材料,而不是不分青紅皁白,全盤抄襲。照抄這一做法在評分細則中,已經明文規定是不給分或不給滿分的。只有根據需要“對題問或材料作出改動的,可給滿分”。為此,在使用材料時應該對材料進行精加工,有限制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資訊,剔除無效資訊。可以根據試題的要求,把符合題意的重點詞句摘抄下來,適當地用副詞、連詞等把這些重點詞句串聯起來,形成比較通順的句子和段落。如第39題第1小題,就是這樣。考生只有在面對確實沒有把握的問題內涵式問題時,才能夠選擇照抄的方式,以期得些“照顧”分。否則,均不要濫用材料原文。

  第二,巧概括。概括是主觀題中的一種重要的答題形式,一般要求考生通過閱讀材料,高度提煉材料中的相關資訊,並把這些相關資訊整合為答題時所需要回答的內容。最常用的方法是屬性歸類法,即把屬性相同的材料及其觀點分門別類地列出。這就需要確定多種角度,有針對性地加以提煉。

  第三,抓關鍵。從以上的評分細則中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共同屬性,那就是回答歷史主觀題時,緊扣一句話中的關鍵詞或根據題意整合、提煉出關鍵詞至關重要。因為從評分細則來看,高考閱卷還是“採點”給分,很少“採意”給分。抓關鍵詞的主要方法是,根據題意的要求,判斷出答題的主要方向,然後圍繞這一主要方向進行歸納。

  第四,忌重複。評分細則表明,沒有條理地重複答題,既浪費時間,又增加閱卷老師的負擔,出力不討好,考生在高考中應堅決杜絕。防止重複答題的主要方法是,考生在答題前要謀篇佈局,把自己所要答出的要點逐一列出,胸有成竹後再著手書寫整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答題的效率和得分率。漫無目的地答題,最終是勞而無功的。

  2.充分利用題問和材料所提供的有效資訊,適度轉換,整理運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

  第一,多提煉。在回答高考歷史主觀題時,要使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的參考答案完全一致或者極為相似,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把材料中的內容按其段落或句子,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然後把這些不同層次的內容提煉成自己所要回答的關鍵詞、關鍵句。提煉的關鍵是要把一些文言材料,或者分佈在不同段落和不同句子中的同一屬性的內容整合組織起來,昇華為自己得出的結論。提煉要反映材料的共同屬性,是對材料本質的歸納,而不是對其現象的簡單反映。

  第二,多術語。在回答高考歷史主觀題時,要正確使用歷史名詞、歷史術語。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在平時多加記憶、多加練習和經常書寫。如第39題第4問涉及的“少數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統一多民族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等。從評分細則來看,用詞不準或詞不達意者,均不給分,由此可見準確使用學科術語在高考答題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確使用歷史術語是獲得高分的前提,在答題時不能使用與歷史專業不相符的詞彙如網路用詞等,以免給評卷老師留下華而不實的印象。

  第三,用分值。高考歷史主觀題後面所賦的分值是判斷試題答案多少、繁簡、詳略的重要依據。通常分值大的要多答,分值小的要少答。有時試題所賦的分值是判斷答題要點數量的標尺。一般情況下,4分題多數要回答2個要點,6分題要回答2~3個要點,8分題要回答2~4個要點,9分題要回答3~4個要點,10分題要回答3~5個要點,12分題要回答3~6個要點,14分題要回答3~7個要點。其他情況,以此類推即可。在高考閱卷中常常發現,有些考生回答的要點很多,結果都不切合題意;有的考生回答的要點很全,但個個都蜻蜓點水,沒有擴充套件為邏輯嚴密的句子或段落,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回答一個要點,一般需要20個字以上,而且要求語句通順,表達準確,條理清楚。答案組織要做到“四化一整潔”,即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表述科學化和保持卷面整潔。考生在平時訓練時,需要在這方面多下工夫。

  第四,多角度。答題時,應根據試題的求答項和分值確定答題的角度,答案內容要全面,思路要開闊,“廣度第一,深度第二”,堅持“多多益善”的原則——“要點”多。從屬性來看,“原因”型別題的角度通常有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內部、外部、國際、國內,主觀、客觀、歷史、現實等。“影響”型別題的角度則通常是直接的、間接的,當前的、深遠的,國際的、國內的等。歷史事件涉及多個主體時,還要結合多個主體的盛衰逐一分析說明。如第39題第4小題概述“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互動”對唐以後中國歷史的影響,就是從政治、經濟、文化或者驛唐朝、對少數民族、對整個中華民族等角度展開的。

  誠然,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具體方法和技巧很多,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解法。但是,我認為基本的解題思路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定要明確所回答的問題,仔細閱讀材料,獲取有效資訊,回憶教材相關內容,多方結合,理清思路,組織問題答案。只有思路明確,條理清晰,才能臨陣不亂,考出最佳水平。

  總之,要解答好歷史主觀題,只要掌握瞭解題技巧,無論命題者從哪

  高考歷史主觀題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

  材料一 周、秦、漢、唐定都關中且國勢強盛,並非只因為關中農業經濟繁盛、四周險塞,關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樣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援,被趕出了關中平原。秦國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積聚起雄視"山東"的力量;視死如歸的戰士與關中繁榮的農業經濟,同是支撐秦統一全國不可忽視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騎射"的"六郡良家子"組建的軍隊,也一直是漢朝軍隊的核心。隋及唐前期,關中在經濟上已然衰落,遠不能與"山東"相比,但依靠關隴為主體的府兵,以及國家馬場飼養的最多時達到四十萬匹的戰馬,仍足以控轄全國;當唐朝失去對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後,國勢便一蹶不振。在歷史學家吳於廑看來,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互動,構成世界範圍內農業時代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就中國歷史來說,唐以後草原與中原農耕地區的互動更為廣泛而深入。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等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關中周邊地區對秦漢隋唐統一強盛的作用。8分

  國標:①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關中的地理屏障3分

  區標:四周險塞;關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樣重要;地勢險要,地理位置優越;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周邊山地拱衛關中地區;四周險塞,對關中形成天然屏障;邊防要地;地地勢險阻,鞏固國防;關中周邊地區是地理屏障。寫出以上其中一點亦給3分

  第一個採分點關鍵是要突出關中周邊地區“險要”的含義。考生寫成“地理環境優越”“自然環境優越”皆不能給分。不少考生的答案為“關中經濟繁盛”,也是沒有分的。

  國標:②輸送了長於騎射的驍勇戰士3分

  區標:提供“騎兵”;人民“ 善騎射”。 寫出其中一點給3分

  兵多,軍事人才多;實行府兵制,兵民合一;士兵視死如歸;軍事力量強大;少數民族軍 事力量強大;人民善戰,戰士英勇;六郡良家子組建的軍隊,也一直是漢朝軍隊的核心;為國家軍隊提供兵源。寫出以上其中一點亦給2分

  第二個採分點關鍵是突出“騎兵多、強”

  國標:③提供了戰馬2分。

  區標:戰馬多;有天然牧場,水草豐美,馬匹多;是國家戰馬供給地;有大量牧馬場。寫出以上其中一點亦給2分畜牧業發達;遊牧業發達。寫出以上其中一點亦給1分

  第三個採分點關鍵是突出“馬匹”。

  4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互動”對唐以後中國歷史的影響。12分

  國標:①契丹、女真、蒙古族、滿族等遊牧民族先後建立跨草原與農耕地區的政權;3分

  區標:①答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少數民族政權”、寫出唐以後的兩個少數民族或其政權名稱契丹、女真、蒙古族、滿族亦給3分。

  ②只寫出一個少數民族或其政權名稱給2分。

  ③答出“朝代內遷、南遷、政權對峙或並立、民族衝突或戰爭、矛盾”等詞句給1分。

  國標: ②草原地區與農耕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上相互影響日益深入;3分

  區標:①答出“政治交流、經濟交流、文化交流”其中一個即給2分,兩個給3分。

  ②寫出“牧業、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交流、傳播生產技術”;或“文明、文字、文化、思想、醫學等交流”;或“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相互傳播”中的任意一點即給2分。

  寫出“多元化民族文化”、“經濟多元化”、“豐富各民族物質文化生活”、“豐富中國文化”、“密切了與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絡”等其中的詞句亦給2分。

  ③寫出“促進少數民族封建化”、“封建經濟進一步發展”、“農業發展”、“牧業發展”、“商品經濟發展”其中的一句給1分。只寫“交流”給1分。

  國標: ③形成廣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3分

  區標:①寫出“民族融合”即給3分。

  ②只寫“融合”、“通婚”、“和親”、“交往”、“和睦相處”、“民族友好交流”等詞句,其中的一點亦給2分。

  寫出“多元化民族文化、經濟多元化、豐富各族物質文化生活、豐富中國文化、密切了與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絡”的其中任意一點亦給2分。

  國標: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疆域逐漸形成。3分

  區標:①寫出“統一或多民族國家”等詞句均給3分;

  ②寫出“奠定疆域或版圖的基礎”給2分;

  ③寫出“開發邊疆、促進邊疆發展、鞏固政權、增強民族凝聚力、鞏固邊疆、鞏固政權”等詞句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