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知識點總結
高考中政治的經濟生活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知識,也是必須記憶的知識點。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篇一
1.商品生產者為什麼重視商品的質量?
1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基本屬性。商品質量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2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利,通過讓渡使用價值獲得價值。
3只有重視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結論: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但是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不能同時佔有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2.使用價值與價格——為什麼說優質優價?
1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一般來說,商品質量是從使用價值考慮的好,會消耗較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而價值高,價值決定價格,所以,會導致商品價格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優質優價、按質論價”。
2並不是“商品質量越好,價格越高”。價格從根本上是由價值決定的。如果在供過於求、產品嚴重滯銷的情況下,即使質量好,價格也不一定高。
3.貨幣、紙幣、外匯解析
1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在商品交換中起著“媒介”作用。貨幣的本質決定了它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職能,另外,還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職能。
2紙幣的本質是一種“價值符號”,紙幣不是商品,沒有價值,但可以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
3A、紙幣的發行量應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發行量過多,超過限度,會造成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這是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
B、通貨膨脹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引起物價全面、持續地上漲。因此,國家要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巨集觀調控,來克服通貨膨脹。
C、通貨膨脹必然表現為物價上漲。但不能認為凡是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只有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才會引發通貨膨脹。
D、通貨膨脹率不等於貨幣貶值率通貨膨脹率=多發行的貨幣量\實際需要的貨幣量X100%即物價上漲率;貨幣貶值率=多發行的貨幣量\實際發行的貨幣量x100%貨幣貶值與商品數量的關係:貨幣貶值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比如:如果某國M商品的價格是100元每件,現在貨幣貶值了20%,這就意味著現在用100元貨幣只能夠購買到1-20%件商品了;
4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重點考查匯率變動的影響: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進口,不利於我國出口。
貨幣貶值與匯率變動的關係:如果甲貨幣貶值10%,那麼同樣多的甲貨幣兌換的乙貨幣的數量會減少10%;反之,如果甲貨幣升值10%,則同樣多的甲貨幣兌換的乙貨幣的數量會增加10%;
4.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歸納
1價值決定價格。
商品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如“貨真價實”表明價值決定價格。
2供求關係影響價格。
一般來說,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於求,價格下跌。如“物豐價廉”、“物以稀為貴”表明供求影響價格,說明了市場形成價格。
3其他因素:貨幣本身的價值、紙幣的發行量、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地區差異、熱錢炒作、自然災害、戰爭、哄抬物價等也會引起價格的變動。
5商品價值量、使用價值量與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係
1關係示意圖
2一定要掌握常考點
①只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對於同一商品的不同生產者來說,價值量只有一個。
②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無關。但對生產者來說:它直接關係著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對社會而言:個別勞動生產率越高,一定時間內創造的社會財富越多,越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意味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這是引起商品價格降低的根本原因。
④掌握3個比例關係: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價值總量=單位商品價值量X商品總數量
6.價格變動的意義理解——重點考查物價變動的影響,要求會畫出價格與需求變化的4種示意圖
1對生活:價格變動直接影響人民生活
——某商品價格與需求量一般呈反向變化需求法則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大彈性理論
——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受相關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的影響互替商品與互補商品的變化規律------互替商品呈正向變動,與互商品呈反向變動
2對生產:價格變動影響生產經營-----價值規律是客觀的,它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A.調節作用——能促進商品生產者調節生產規模;
B.刺激作用——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
C.淘汰作用——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價格波動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必然結果,其三個作用歸納為一點:就是優化配置資源
7消費觀念的變化辨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性的消費者:量人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生產專題高頻考點: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勞動與就業
8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係: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物件、決定消費的方式、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導向作用、是生產的動力、是生產的目的、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篇二
9重點知識:公司能否經營成功,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中小微型企業應該怎樣做?
1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競爭優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4進行“強強聯合”、規範企業兼併和破產。
5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6要籌集發展資金。
7提高經營者的素質。
8要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和素質。
9要利用國家巨集觀調控的優惠政策,贏得發展機遇。
10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0樹立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積極創業的觀念,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如何解決就業難問題?
1是什麼?
目前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資訊傳遞系統不暢通。
2怎麼做?
黨和政府: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要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
企業:要遵守法律法規;要遵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勞動者:要提高職業技能和勞動素;要遵循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樹立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和多種方式就業觀,積極實現就業。
11勞動者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評述案例
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包括: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8權
維權途徑: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如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國家: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要加強監督,加強勞動保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企業:企業經營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做到依法誠信經營,嚴禁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
個人: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分配專題高頻考點: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財政與稅收
12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側重於其在所有制結構中所佔的比重。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側重於其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和對國民經濟的性質及其發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13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係
1區別:①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經濟是主體,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要認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國家對其採取的態度不同。
2聯絡:二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4怎樣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重點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2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佔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佔合理比重。
3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
4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從根本上大力發展經濟,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增加人們的收入
5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6發揮財政和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社會公平。
7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國家的巨集觀調控。
15政府的財政支出對大眾生活、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作用評議某專案,說明
1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方面;
2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防、治安、司法等方面;
3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執行的作用——政府採取相應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增支減稅、或從緊的財政政策:減支增稅、或穩健的財政政策:鬆緊適度,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16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重要稅種分析----重點:作用及計算
增值稅——特點:只對增值額徵稅,實行比例稅率;既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複徵稅,又可以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稅行為。作用:它有利於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於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實行比列稅率,基本稅率為17%。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A.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並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個人;B.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但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個人所得稅的應稅專案11項,按應稅專案的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對工資薪金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
個人所得稅的作用: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篇三
17關於我國的稅收:備考重點
稅收的特點: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我國稅收的性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徵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
稅收的種類;重點複習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
公民違反稅法的4種行為: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公民要增強依法納稅意識,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對稅收的徵管和使用,對貪汙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交換專題高頻考點:資源配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8市場調節與巨集觀調控
1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決定性作用的是市場,而不是計劃。
2通過市場調節可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但這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這一前提條件。
3市場調節具有侷限性,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如水利設施等公共物品由政府投入,就可選擇該原理作為經濟學依據。
4要注意區別市場調節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的不同:自發性是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損害別人利益;盲目性是自己不瞭解市場的供求資訊情況導致自身利益受損;造成經濟的波動和資源的浪費則屬於滯後性。
5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需要加強巨集觀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使國家對經濟的巨集觀調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具有2個優點:①市場能通過價格漲落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傳遞供求資訊,實現資源合理配置。②市場競爭使經營者積極調整生產經營活動市場主體充滿活力,推動科技和管理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19複習重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你認為應該如何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促進民族地區發展?
1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民族地區自然資源富集的優勢,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
2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要支援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培育人力資源優勢,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4社會主義國家的巨集觀調控更強有力、更有效,要發揮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的優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20怎樣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不限定主體的措施類設問題型——應從國家、企業和消費者個人三方面回答
2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離不開國家的巨集觀調控解析事例,說明——重點
1為什麼?市場調節的作用不是萬能的不能調、調不著、調不動;市場調節存在著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調不準;加強巨集觀調控能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更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進行強有力的巨集觀調控。
2是什麼?當前,我國巨集觀調控的四大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目標和任務;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怎麼辦?國家通過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實現巨集觀調控目標。
A.經濟手段指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計劃等方式,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調節市場供求,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一般是間接調整,一般不採取強制的方法;具體內容有許多種,如價格政策、供求機制、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利率調整、貸幣政策、制定計劃等。
B.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經濟立法法律、法規和經濟司法等方式,規範經濟活動和市場秩序,調節社會經濟關係。它具有法的強制力。
C.行政手段是依靠國家權力,用行政命令、行政指示、行政指標、行政規定等方式來調節和管理經濟。通過審批、稽核、核定來實現,它具有行政強制力,一般是直接調整。
2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如何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內涵:
2具體措施:
答:①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具體是:“一道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一方針”: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三轉變”重點記憶:
A.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需求結構
B.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產業結構
C.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要素投入結構
③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④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⑤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3用全面的觀點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影響、應對措施
1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
2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3積極作用:推動世界範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4消極影響:使世界經濟的發展呈現不平衡性,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是主要方面,消極影響是次要方面。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5應對: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世界貿易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WTO最重要的原則是非歧視原則,此外還包括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交易原則,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基本原則。
24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明確
1為什麼?——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2如何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A.正確態度: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B.基本戰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
C.基本目標: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D.基本原則: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發展對外經濟關係,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要在立足於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
3實行走出去戰略的具體方式和意義
A.4種具體方式:到境外直接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勞務輸出;海外併購組建跨國公司。
B.3點意義:有利於形成開放型經濟體系,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加強與世界的經濟技術合作,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配置資源;有利於我國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