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計算機硬體組裝論文

  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硬體組裝虛擬實驗系統逐步成為教育領域研究的關注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析計算機硬體組裝與教學方法初探

  摘 要: 計算機硬體知識的教與學對於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於教學資源缺乏,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很難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演練。這給下一步深度教學增加很大難度。因此我們要廣開思路尋找適合當前教學境況的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 計算機 硬體組裝 教學方法

  計算機硬體組裝與維護課程是計算機應用技術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各種部件的分類、效能、選購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體結構、軟體安裝、相互聯絡和作用,並能掌握微型計算機的組裝與簡單故障的維修方法。

  由於計算機硬體安裝強調的是動手能力,按照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是紙上談兵。例如教師在講述CPU相關知識時往往要把CPU結構、功能、原理作為重點來講,而這些知識對職業學生以後的就業幾乎沒有任何作用,而對CPU的種類、廠家、效能、與其他部件的搭配等,這些對職業學生將來就業有用的,則介紹得不多。學生對這些理論並不是很感興趣,也很難記住,而等到就業時,這些理論已經過時了。同時由於學生缺乏動手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即使面臨一些簡單的操作方面的問題也無從下手。相反,我們在一些電腦市場看到的工作人員往往並不具備相關專業的學歷,但是他們對計算機組裝與維修非常熟練。他們通常的經驗是:做得多了、熟了,就會了,不需要懂得太多知識。這種現象使我們意識到計算機應用技術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為此,我們應該在計算機應用專業進行大膽探索,引入一種以實際需求為教學目的的改革教學模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

  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可用以下教學方法。

  1.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

  由於教學資源缺乏,那麼可以利用3DS MAX虛擬現實的技術來解決。學生不僅可以在學校使用這一資源,而且可以把這種輔助教學軟體帶回家進一步學習。我們可以用3DS MAX強大的建模功能,建立出計算機中的“CPU”、硬碟、顯示卡、主機板等核心硬體,並且每一個硬體完全對比真實實物建模,內部構造也要建模完成,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資金和使用空間。可能剛開始做這些硬體模型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一勞永逸,這些虛擬的模型造價遠遠低於真實硬體的價格,並能得到同樣的教學效果。不用像傳統硬體教學,在使用裝置的時候搬來搬去,只需要一個U盤,你就可以擁有一個計算機硬體裝置實驗室,便於隨身攜帶。學生放假也可以把這個“虛擬的硬體實驗室”帶回家,只要有一臺計算機,就可以在家中做練習,鞏固知識。

  2.充分運用專案教學法

  在教學中,應以社會的實際需求為標準,主要採用專案教學來構建教學模式。從學習者的角度說,專案教學是一種學習方法,特別適用於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於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所謂專案教學法,就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專案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這是指採取小組討論、協作學習的方式,以實際的任務來驅動學生的學習。同時還可採用多種形式來完成各項任務,比如:行動導向、小組搶答、網上模擬攢機、小組競賽,等等。行動導向的教學形式是:每次任務之前,老師在充分考慮學生和裝置的安全問題之後,把任務直接下達給他們,每個小組從任務的計劃―決策―實施―檢查等各個環節都是獨立完成,中途有疑問的,老師給他們提供若干學習途徑:實習報告、網路、老師的輔導、小組間的互助,等等。教師在巡視過程中,不斷記錄存在的問題或及時更正一些不當的做法,並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做適當點評,最後由學生根據老師的點評繼續完善任務。通過完成任務,應用已有知識和掌握新知識,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3.建立虛擬計算機實驗室

  由於計算機硬體安裝與維護實踐中裝置容易在操作中損耗,因此虛擬的計算機硬體裝置最大限度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虛擬的裝置是不會有磨損和消耗的。做了錯誤操作,計算機會提示你這樣做的後果,也不會真實地損壞虛擬裝置,這樣極大地方便了剛剛開始入門的硬體維修學生。他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損壞硬體裝置了,可以放開手腳地練習計算機硬體維修技術。當然虛擬硬體裝置同樣也會有一些維護問題。例如計算機病毒是可以損壞虛擬硬體的,但是隻要做好備份和計算機軟體常規維護工作,損壞的可能性就會變得很小。比起真實的硬體裝置維護,資金消耗和工作量小得太多。從中我們不難看到虛擬技術的強大和明顯優勢。因為虛擬機器是一款軟體,它可以在電腦上模擬出一個虛擬的計算機,但是學生卻可以像對一臺真正的計算機一樣來對它進行各種操作。

  4.採用全面的考核方法

  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操課中,對於每個任務不是單憑終結成績就了事的。教師可以把每個任務按10分算,這10分包含:紀律、學習主動性、回答問題情況、衛生、任務完成次序,等等。這樣做,學生不僅注重任務的結果,而且注意在整個實操過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每次任務進行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大螢幕上時不時地展示每個小組的本次任務得分情況,並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動態地變化這個得分表。這樣,相信在實操時幾乎看不見學生違反紀律的情況。

  總之,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運用專案教學、建立虛擬實驗室、全面考核這四方面的處理,我想計算機應用教學無論從質上還是從量上,都將會有一個飛躍。我們能將計算機組裝與維修這門課程的教學提上一個臺階,也能讓學生在這些教學改革中學到有用的知識,鍛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桑新民.步入資訊時代的學習理論與實踐.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

  [2]蔡澤光,廖喬其.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李遠英.教育資源庫.edu.省略,2009.

  [4]如何在中職學校開展《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專業課程的教學.百度,2008.

  [5]郭善渡.“任務驅動”教學法.網路科技時代,2006.

  範文二:計算機硬體組裝課程教學初探

  摘 要:文章概述了計算機組裝過程,分析計算機的常見故障和一般處理方法,並探討計算機硬體組裝常見故障的判別。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硬體組裝;常見故障;判別

  1 計算機組裝過程

  作為計算機硬體組裝課程,首先要學生確計算機的各個組成部件及功能,熟悉計算機的組裝過程,一套完整的計算機系統主要包括了硬體系統及軟體系統。計算機硬體系統包括了所有看的見,摸的著的東西,具體包括了主機和外部裝置。主機箱內主要有主機板、CPU和風扇、記憶體條、硬碟驅動器及硬碟、軟盤驅動器、光碟驅動器、電源等。外部裝置主要包括顯示器、印表機、掃描器、音箱等。作為組裝與維修課程,首先要學生明確各個硬體的基本功能及作用,目前的計算機安裝起來非常簡單,組裝多媒體計算機的安裝步驟大體為:***1***選擇機箱與電源;***2***設定主機板的跳線;***3***安裝CPU和CPU散熱風扇;***4***安裝記憶體條;***5***固定主機板於機箱底板;***6***連線主機板電源線;連線主機板和機箱正面面板的開關和指示燈等;***7***安裝顯示卡;***8***連線顯示器;***9***連線鍵盤和滑鼠;***10***安裝軟盤驅動器、安裝硬碟、安裝光碟驅動器;***11***安裝其他I/O擴充套件卡;***12***最後檢查並開機執行。

  學生在通電前要細緻的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後,方可按下機箱電源開關,機箱不要蓋上,注意通電後有無異常,如冒煙或發出燒焦的異味等,一旦有問題,立即關機檢查,留意BIOS自檢是否通過,如果BIOS不能自檢,則表明是板卡接觸不良或板卡有問題如損壞等,BIOS自檢通過後,在BIOS程式中正確設定軟碟機、硬碟等引數,對硬碟進行分割槽和高階格式化,安裝作業系統等。

  2計算機的常見故障和一般處理方法

  學生在對計算機的部件及功能以及安裝熟悉的情況下,在實際工作中會經常遇到計算機出現故障導致不能正常工作,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不便。因此對計算機的正常維護和掌握必要的檢測及維修方法是必要的。

  2.1硬體故障:***1***接觸不良的故障。其中各種介面卡、記憶體與主機板接觸不良的現象比較常見,通常只要更換相應的插槽位置或用橡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確設定引數。CMOS引數的設定主要有硬碟、軟碟機、記憶體的型別,以及口令、機器啟動順序、病毒警告開關等等。由於引數沒有設定或沒有正確設定,系統都會提示出錯。

  ***3***硬體本身故障。除了本身質量問題外,也可能是負荷太大或其他原因引起,如電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頻使用等,都有可能引起機器的故障。

  2.2軟體故障:由軟體出錯或不正常的操作引起的微機故障。***1***軟體故障通常是由硬體驅動程式安裝不當引起。***2***病毒。對計算機的保養和維護,必須準備工具如干淨的DOS啟動盤或Windows98啟動盤,以及防毒和磁碟工具軟體等,若BIOS感染病毒,只有更換BIOS或向固定在主機板上的BIOS中重新寫入原來版本的程式。

  3 多媒體計算機的故障排除和常用方法

  計算機故障處理的一般步驟主要有:

  ***1***先靜後動,先分析考慮問題可能在哪,然後動手操作。***2***先外後內,首先檢查計算機外部電源、裝置、線路,然後再開機箱。***3***先軟後硬,先從軟體判斷入手,然後再從硬體著手。具體在故障排除過程中,我們通常可以採用清潔法、觀察法、拔插法、交換法、比較法、振法、升降溫法,各種方法無先後順序,在實際應用時交叉使用。

  ***1***清潔法:用毛刷輕輕刷去主機板、外設上的灰塵;用橡皮擦擦去插卡或晶片插腳表面的氧化層。***2***觀察法:即“看、聽、聞、摸”; “看”即統板卡的插頭、插座是否斜歪,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片表面是否開裂,主機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機板的元器件之間,也可看板上是否有燒焦變色的地方,印刷電路板上的走線是否斷裂等。“聽”即監聽電源風扇、軟/硬碟電機或尋道機構、顯示器變壓器等裝置的工作聲音是否正常;系統發生短路時常常伴隨著異常聲響。“聞”即辨聞主機、板卡中是否有燒焦的氣味,便於發現故障和確定短路所在地。“摸”即用手按壓管座的活動晶片,看晶片是否鬆動或接觸不良;另外,在系統執行時用手觸控或靠近CPU、顯示器、硬碟等裝置的外殼根據其溫度可判斷裝置執行是否正常,用手觸控一些晶片的表面,如果發燙,則為該晶片損壞。***3***撥插法:關機將外掛逐塊撥出,每撥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執行狀態,一旦撥出某塊後主板執行正常,那麼故障原因就是外掛板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撥出所有外掛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可能在主機板上。***4***交換法:將同型號外掛板,匯流排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外掛或同型號晶片相互交換,根據故障先行現象的變化情況判斷故障所在。***5***比較法:執行兩臺或多臺相同或相類似的微機,根據正常微機與故障微機在執行相同操作時的不同表現可初步判斷故障產生的部位。***6***振動敲擊法:用手指輕輕敲擊機箱外殼,有可能解決因接觸不良或虛焊造成的故障問題。然後可進一步檢查故障點的位置排除。***7***升溫降溫法:人為升高微機執行環境的溫度,可檢驗微機各部件的耐高情況,及早發事故隱患。

  4 常見故障的判別

  實際的計算機的應用過程中,涉及計算機硬體察系故障主要包括了主機板的故障、硬碟常見故障的處理、記憶體條故障、光碟機軟碟機等及顯示器故障。採取的處理方法往往是上述7種方法的綜合判斷,甚至使用軟體診斷法或採用工具檢查法。

  4.1主機板是計算機系統中重要的部件之一,根據主機板故障的現象和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相容性故障,主要是由於硬體的板卡存在資源衝突或者是介面標準不匹配造成的,如主機板和記憶體、音效卡等的不相容,從而導致計算機執行不穩定,宕機,不能安裝系統等;***2***系統設定故障,主要由於主機板CMOS或跳線設定不當引起的,如將CPU超頻、IDE裝置的主從設定不當等;***3***電源故障,由於電源因素引起的,電源功率不夠或電壓不穩定造成的機器不穩定;***4***介面故障,主要由於各種板卡與主機板之間的連線接觸不良或介面電路損壞而造成的。

  4.2記憶體是電腦系統中比較敏感的部件,記憶體導致的故障往往表現在其他部件上,記憶體容量減少可能由於病毒、設定錯誤、使用不良軟體、記憶體條接觸不良、記憶體條之間速度不匹配、記憶體條物理損壞、主機板故障等多種原因引起的,安裝時鬆動,不牢固或晶片引腳鏽蝕氧化,用橡皮擦擦去記憶體條引腳的金屬針,可以避免接觸不良的問題。

  4.3 光碟機和軟碟機的故障主要在於灰塵引起的軟盤驅動器和光碟驅動器不能讀盤或讀盤能力下降,由於發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被灰塵所覆蓋,致使軟碟機經常出現“防寫”錯誤、“沒有準備好”、目錄“滯留”現象。

  4.4硬碟故障主要有軟故障和硬故障之分,首先考慮BIOS設定的錯誤造成系統不認硬碟,分割槽表錯誤引導的啟動故障、DOS引導系統引起的啟動故障、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磁碟零磁軌損壞的故障等問題。

  除此之外,顯示器的故障需要有專門的電路基礎,如黑屏故障、圖象花屏、白屏宕機、影象、字元扭曲,螢幕有豎線、橫線或光波等。主要也是因為顯示器本身的電容、電阻和電極管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4.5系統宕機故障的排除。宕機狀態下無法用軟體或工具對系統進行判斷,因而增加了故障排除的難度,但主要也由以下幾個方面所造成的:***1***假宕機現象,因為電源沒有插好早成假宕機;***2***病毒感染造成的宕機,可以通過防毒來解決***3***軟體安裝、配置問題引起宕機;***4***使用不當、維護不當引起宕機***5***系統設定不當引起宕機***6***硬體安裝不當引起***7***硬體品質不良引起宕機。

  本文在給出常見計算機的組裝過程後,指出了計算機出現的故障型別以及在實際維修中經常所採取的故障處理方法, 也使技工學校學生對計算機的內部結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掌握必要的維修經驗,為今後的使用和就業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軍.中職《計算機硬體組裝》課程小議.科園月刊,2010年第19期

  2.魏勇敢.《計算機硬體組裝與維護》實踐性教學的研究與探索.福建電腦,2010年第2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