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生活政黨知識點整理
高三政治複習需要同學們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各個擊破,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三政治生活政黨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政治生活政黨知識點
1、政黨的含義和特徵:
1含義:政黨是指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利益,並以執掌或參與國家權力為目標的政治組織。
2政黨的基本特徵:
第一,政黨具有階級性。階級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
判斷政黨的階級性質,不能只看其名稱和成員出身,而要看它在實踐中體現的階級利益。
第二,政黨與政權緊密聯絡。政黨具有特定的政治綱領,奪取政權、維護政權,或參與、支援某種政權是政黨的政治目標。政黨和國家政權的緊密聯絡是政黨區別於一般政治組織、社會團體的根本標誌。
第三,政黨具有組織和紀律性。
2、政黨與國家政權的關係:
1關係:在現代,各國一般是由政黨領導國家政權的。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性質是同執政黨的階級屬性相一致的。
2當代世界各國通常由政黨掌握國家政權的原因:
①掌握國家政權是政黨實現本階級利益的根本途徑。必須掌握國家政權
②政黨具備領導國家政權的條件。能夠掌握國家政權政黨是一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綱領、組織紀律和領導集團等,這使它能夠成為國家政權的領導者。當然,不是任何政黨都能領導國家政權,它必須是執政黨。
3、我國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
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行動指南。黨的指導思想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決定因素。
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條件決定的,是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形成的,是中國人民在歷史的程序中經過比較、鑑別做出的正確選擇。
3黨的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①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②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③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黨對國家的領導方式: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
1著重領會三種領導方式的基本含義:政治領導,即方向的領導,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確立奮鬥目標。思想領導,用科學思想武裝人民。組織領導,發揮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作用,幹部建設。
2三者是統一的有機整體,政治領導是根本,思想領導是靈魂,組織領導是保證。
補充:三種領導的含義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國情及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特點,制定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確定奮鬥目標,並通過法定程式使之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全體人民共同遵守的規範。同時黨領導人民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保證國家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領導,是通過各種途徑,通過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黨員和人民群眾,提高其思想覺悟和貫徹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的自覺性。
黨的組織領導是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從組織上保證黨的綱領、路線付諸實施,另一方面,是培養、選拔、考核和監督黨的幹部,並向國家機關推薦德才兼備的幹部,承擔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任務。[]
5.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高三教材P77
1科學執政,就是黨要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按照科學的思想、理論和科學的制度、方法來執政,把黨的執政活動建立在更加自覺地運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
2民主執政,就是黨要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援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3依法執政。就是黨要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4三者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科學執政是基本前提,民主執政是本質所在,依法執政是基本途徑。要做到科學執政,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進行民主協商和民主討論。實現民主執政,必須以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制度為前提。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靠依法執政為保證,並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制度化和規範化。
6.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1原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2方針: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
3途徑具體要求:
①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②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突出黨的思想建設,堅持用……武裝全黨,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最根本的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作用。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
③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健全黨內民主制度,堅持黨和國家的集中統一。
7、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簡稱“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2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第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
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前提;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二者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7.“三個代表”思想:含義、關係、做法、地位、意義
①內容、含義: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三個代表之間的關係:三個代表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互相聯絡、互相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髮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③如何貫徹“三個代表”: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這是貫徹“三個代表”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三個代表”思想科學內涵的精神實質。
④歷史地位:反映了當代世界變化和中國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標誌著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水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⑤意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對於完成黨和國家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高三政治生活重點知識點
1、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
民族平等是指我國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堅持民族平等原則是因為: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國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民族團結是指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鬥,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堅持民族團結原則是因為:民族團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誌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指在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是因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關係:①民族平等是處理民族關係的首要原則,民族團結是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原則,各民族共同繁榮是處理民族關係的根本原則。②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2、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其優越性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
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民族鄉不屬於民族自治地方,是與鄉、鎮平級的行政單位。
民族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自治權。民族自治機關在行使一般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行使自治權,包括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3、我國宗教政策的基本內容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公民有信不信宗教的自由;信哪種宗教的自由;信同一宗教哪個教派的自由;什麼時候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成為公民個人的私事。
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內容:①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並不保護一切宗教活動,對於那些打著宗教旗號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極端宗教勢力,國家要堅決打擊。②我國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為了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禦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③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是為了抵禦境外宗教勢力利用宗教對我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活動,並不反對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④我國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為了發揮宗教的積極因素。
高三政治生活知識點
一.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1.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簡述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我國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
1人民民主:即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
2專政職能:即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
因此,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點:
1廣泛性:①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②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①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③尊重和保障人權。
4.專政職能:
1物件:極少數敵對分子、敵對勢力和各種犯罪分子。
5.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①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②政治保證——只有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打擊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3新要求:①擴大社會主義民主;②實行依法治國;③強化為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服務的政府職能;④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⑤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5.我國民主與專政的辨證關係:
1兩者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於人民內部,專政則適用於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2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二.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
1.我國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特點:公民的權利是法定的、神聖的、不可非法剝奪的;公民的義務是法定的、莊嚴的、不容推卸的。
2.我國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地位:我們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準則的。
3.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一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的基礎和標誌。
2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
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權利。
4.我國公民的政治性義務: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這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
2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
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這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
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這是保衛祖國的需要。
5.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這項原則表明我國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2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係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3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三.政治生活:積極參與重在實踐
1.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
1基本內容——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2重要內容——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
3重要目標——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4不可或缺的部分——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5內在要求——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理念
2.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政治生活直接影響人民民主的實現程度,影響人民的利益,也會影響我們的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政治態度,培養關心社會事務和國家大事的觀念,自覺投身政治生活中。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