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角度談古代傳統的愛情觀

  《詩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愛情的詩歌總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那時人們獨特的愛情觀。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重視倫理道德,循禮而行,淑女以配君子的觀念

  《國風•周南•關雎》是《詩經》的開篇之作,而且是一首婚戀詩,這從側面反映了古人對婚姻家庭的重視。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而家庭的組成是由男女之結合為夫婦。而在我們中國人際關係的五輪中,以夫婦為人倫之始。婚姻不是兒戲。男女成家之後,就要有各種義務和責任。不止是為了子孫的繁衍,更要促進社會的進化。所以良好的婚姻家庭觀是很重要的。而古代的婚姻家庭觀是極重視倫理道德,基本上是循禮而行的。 《詩經》中的有些戀愛詩,不僅表達了上古時代青年男女對待愛情的態度,而且還透露了他們的擇偶觀念.如詩經開篇《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心目中的“好逑”是一位淑女,而且是幽閒、貞靜、舉止安詳穩重的淑女,正如漢末的《毛詩序》中說:“《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值得一提的是,詩中男子是當認為“窈窕淑女”是自己心目中好的配偶時***君子好“逑”***,才大大方方地去追求愛情,而不是象大家口中流行的簡單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此“逑”非彼“求”。

  再者,《詩經》在表現真摯感情、健康情愛同時,突出男女主人公對高潔道德的追求主旨。除了《周南》中的《關睢》提倡以淑女配君子、《葛覃》著力表現女孩子的勤儉孝順、《桃夭》中希望新娘子宜室宜家外,《國風》中多主張女子應賢德。如《鄭風.有女同車》中的小夥子對迎來的新娘——孟姜,不僅“顏如舜華”,走起路來“將翱將翔”,態度大方,而且賢惠高潔,十分讚歎,小夥子對其“德音不忘”,充滿了對她的愛意。在《小雅•車輦》中,前往宋國迎親的詩人也對娶了賢德的新娘感到欣慰,好象手中的六根韁繩都成了彈琴的琴絃,表達了詩人的擇偶價值觀。可以說,漢民族對那種出乎自然、內蓄外發的風度美和品行端淑的內心美是同樣重視的,要求兩者達到完美的統一。

  ***二***

  在面對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識的體現

  在男尊女卑的輕視婦女的價值觀和束縛婦女的道德禮教觀下,古代的婦人遭棄的情況時有發生。《詩經》中的棄婦詩佔著較大的比重。其中以《衛風•氓》最為代表。

  《氓》自訴了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直到被虐待、遺棄的經過情景。控訴丈夫的無情,發出自己的深切感受:“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詩中所寫的人物和事件很具有代表性,揭示出了古代婦女所遭受到的欺壓和凌辱,反映了男尊女卑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不合理的現實。 從詩中我們看出,封建社會的女性在婚姻制度上沒有有效的保障,她們隨時都可以遭受丈夫無情的拋棄,只能承認這種命運。但是,她們並不是忍氣吞聲的承受,沒有順從和屈服,而是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發出內心的控訴,控訴丈夫的暴行,控訴社會的不平等。這是當時女性在面對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識的體現。

  ***三***

  真摯淳樸,積極健康的愛情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詩經》中的愛情, 感情真摯自然, 摒棄了世俗偏見, 是個體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詩經》中的愛情詩,無論是寫愛情之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是寫喜憂得失還是離合變化,都具有“正”的特點,也就是這些愛情詩感情都是誠摯熱烈,淳樸健康的,“風”最善於描寫人之性情,最能感染讀者起教化作用,《詩經》中的“風”中的詩歌能像自然春風吹動萬物而發出的“萬籟之聲”那樣感染打動人心,因此能起“正風俗”的作用。譬如《周南•關雎》就是寫男子對女子的愛慕之情。《周南•關雎》這首詩中熱情地表達了一位君子對一位窈窕美麗、賢淑敦厚的採荇女子的熱戀和追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達了對與她相伴相隨的仰慕與渴望,感情單純而真摯。

  詩中君子愛上一位採荇菜的美麗姑娘卻又“求之不得”,只能將美好的願望寄託在內心的敬羨與想象之中,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敗了,但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為都是積極健康的。但當他“求之不得”之時,雖然為想她而“寤寐思服”“優哉悠哉”“輾轉反側”,但他能嚴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他覺得只有用自己的才華和品德才能贏得姑娘的芳心。而君子追求淑女時採取的也是一種比較健康、積極的態度,他希望用自己的一片誠心來打動姑娘的那顆芳心。於是他採用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文明之舉去努力打動吸引姑娘,這首詩充分體現了當時民風之淳,人性之正,聲氣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