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書做文明人演講稿

  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快樂的。捧起它,讓人感覺是聖潔的;翻開它,讓人感覺是被吸引的;閱讀它,讓人感覺是美妙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你們一定都不陌生吧?一本好書,就像一個神奇的指南針,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一本好書,就像一盞閃爍的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步伐;一本好書,就像一位真誠的朋友,陪伴我們成長;一本好書,就像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在我們陷入迷境時給予我們指點;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行的帆船,帶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讀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書海茫茫,從小到大,我讀過數不勝數的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使我懂得即便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我們也要百折不撓;《居里夫人的故事》使我懂得成功的祕籍是——堅持;《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讓我知道了無窮無盡的科學奧祕;《森林報》讓我感受到大自然中動物的生活樂趣。但使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培根隨筆》這本書——

  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曾經說過——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以動人的美感,他的論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培根隨筆》就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培根的經典代表作。這本書由一篇篇小文章組成,每一篇都以意味深長的文筆敘述,又隱含著耐人尋味的道理——《論真理》告訴我們——真理好像陽光,象徵著光明,我們應該追求真理,而不能相信那些黑暗的詭言;《論死亡》告訴我們——伴隨死亡而來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更可拍。我們不應該過度地恐懼死亡,要以從容的心態面對。《論善良》告訴我們——善良對人類有利,但“過分善良,就是傻瓜。”在這些數不勝數的小文章裡,最令我刻骨銘心的還是《論逆境》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不長,只有短短的兩面,卻以他簡潔的文筆、優雅的文字抒發了作者美好的情感。字裡行間隱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一些華麗的語句給這篇樸素的文章添上畫龍點睛之筆。

  塞涅卡曾效仿斯多葛派哲學說過“一帆風順固然令人羨慕,但逆水行舟則更令人欽佩。”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遠平平緩緩,不經歷一些坎坷,又怎麼能煉就我們的勇氣和毅力呢?正如文中寫到的——“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燒中才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人的美德就像檀木一樣,如果不經歷困難與挫折,就不會激發出我們內在的潛能。雖然人人都渴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風平浪靜,但在永遠的順境中,只要跌倒就站不起來的例子比比皆是,像文章中所寫的那樣——“惡劣的品質會在幸福的邊緣被顯露,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逆境中釋放出光輝的。”

  面對幸運,我們需要的美德是節制,而面對逆境,我們需要的則是堅韌。在逆境中,我們需要堅韌,就像在嚴寒中綻放的朵朵梅花一樣,梅花正是因為擁有堅韌,才使它們能夠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傲然挺立在皚皚的白雪中。在逆境中,我們也需要這種高尚美好的品質,最終才能取得成功——就像美好的刺繡,都是以暗淡的背景來襯托明麗的圖案,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鑲嵌於明麗的背景上一樣。只有在逆境中,人們才會感受到更直接的啟示。

  在學習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而隨著我們學習程度的升高,困難也將越來越多,難度也會漸漸增加。但只要我們以堅韌不拔的品質去面對他們,不屈服於困難與挫折,最終就一定會取得成功。正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樣,《論逆境》同樣教會了我們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說過的那句話——“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

  讀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讀一本好書,可以給予我們美的享受;讀一本好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讀一半好書,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抒發的美妙情感;讀一本好書,我們可以學會許多深刻的道理。一本好書,會是你一生的夥伴。讓我們徜徉在好書的百花園裡,讓書香充滿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範文

  今年暑假,在書架上無意間看到了《簡·愛》這本書。”咦!是什麼時候買的這本書呢?我怎麼不記得了……“帶著心中的疑惑,我翻開了書頁。於是,不知何時,作者牽著我的手,迫使我沿著她走過的路,使我見她之所見,她片刻也離不開我,也不允許我忘掉她的存在。我忘乎了時間的存在,每翻一次書頁,她心裡那紅紅的、陣陣的閃光的火焰都能點亮我枯涸的心靈。

  《簡·愛》描述的是女主人公簡·愛的成長曆程,從幼小的她受到舅媽一家精神和肉體的雙重虐待的黑暗童年生活;得到了朋友和榜樣,但是仍然要忍受貧困的折磨和精神上的壓抑的昏暗學校生活到做家庭女教師時愛上男僱主;找到親人時被表兄求婚;回到男僱主的身邊並嫁給了他的獨立成年生活,無不體現出簡·愛對尊嚴和愛的追求和她的女性獨立意識。正像書中所寫的那樣,即使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她也有靈魂,也有一顆赤誠的心!她的性格和精神,使我情不自禁的被她吸引,為她折服。

  《簡·愛》不光是內容吸引我,它的寫作手法和藝術魅力也使我浮想聯翩,掌握了豐富的寫作方法。首先是它的”哥特式“寫法。”哥特“是野蠻、恐怖、神祕和黑暗的代名詞,這類小說氣氛陰森、神祕、充滿懸念,常常充斥著暴力、復仇和死亡的情節。這一點在作品寫羅伯特斯的妻子伯莎時更是突出。還有就是在簡·愛在就要接受聖約翰的求婚時聽到的呼喊與羅伯特斯絕望時對簡的呼喊相吻合的意象寫法。

  每一次翻開《簡·愛》,都會給我新的感受,給我不一樣的心靈衝擊,真實中又連帶著幻想的浪漫,使我百讀不倦。毋庸置疑,《簡·愛》確實是一本好書,是一份可口的精神食糧!

  讀經典書,做文明人

  培根說:“閱讀使人充實。”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想,因為我們是文明人,只有文明人才會讀書。我們知道,在人類由愚昧逐步走向文明的漫長過程中,正是人類自己,發明了文字、創造了語言,才進化了大腦、進化了社會。文字、書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讀書,是人類用來不斷進化自己的最高明最偉大的手段!不讀書,實在是一件有損生命的最大失誤!實在是最大的愚昧!讀書,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實在是一件最必須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實在是一件不能推脫的每日功課。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楚水的每一天,我總能油然而生一種獨特的愜意。因為,每天在嶄新的晨光中我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每晚在柔和的燈光下我總能看到讀書者專注入迷的神情;徜徉圖書館,用目光撫愛每冊圖書;駐足閱覽室,用心聆聽每個孩子讀書的快意;“講普通話、寫規範字、讀經典書、做文明人”系列活動深入人心;“充實班級書架,營造書香校園”專題活動蔚然成風;當我注視楚水校園這一切美好的風景時,一些莫名的驚奇、喜悅與感動,悄悄升起在我的內心:我為自己與楚水奇妙的塵緣而高興,我為自己作為一名楚水人而自豪,我更被楚水每一個讀書人特有的敏感和純潔,特有的機智和活力所吸引。喜歡在楚水讀書,喜歡楚水的讀書人。漸漸地,我的心情也變得和你們一樣:沉靜,愉悅,安詳。

  讀書是一種靈魂的淨化,一種心智的感悟,是一種從感官到心靈的高度享受。如同陽春三月的踏青郊遊,如同仲秋九月的開鐮收割,如同隆冬季節與知心好友把酒言歡。讀書是一次心靈的遠行,一次精神的盛宴。書中的智者向我們走來,引領我們穿過喧囂浮躁的塵世,為我們接通那通向智慧與哲理的精神電波。它會帶來心靈的豐富和精神的振奮,可以讓我們活出人生的大境界。它不但能增長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修養,豐富我們的情感,啟迪我們的思想,而且能讓我們快樂起來,美好起來,激情起來,奮鬥起來。

  今天,我站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讀經典書,做文明人!”

  我們倡導讀書,讓讀書成為習慣,讓讀書成為樂趣。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志向,選擇所喜愛的書籍,積極投身到“書香校園”的活動中來!人人都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學習是終身的事業,開卷有益,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孜孜不倦、始終不渝地學習,才能在不斷吸納中與時俱進。讓我們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成長、成才吧!惟有勤讀多讀, 置身於書中的人, 方能體驗讀書的樂趣和奧妙。我讀書、我快樂、我美麗!

  我們倡導讀書,因為我們是楚水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應當心繫祖國,在讀書中繼承、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在讀書中增強愛國主義的情感;在讀書中確立自己遠大的理想;在讀書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需要我們成長的一代高掛雲帆,弄潮書海,做一個主動積極勤奮的讀書人。

  我們倡導讀書,呼喚高質量的閱讀。我們希望看到,每一位楚水人都能捧起一套經典,拒絕粗劣,與知識為友,與大師為友,與真理為友,用最靜心的閱讀,來填實自己比天空更廣闊的心靈;我們希望看到,每一個楚水人都能學好閱讀課,閱讀經典。惟有閱讀經典,才能讓生在都市、長在現代的我們,與傳統的文化一脈相承,這是永遠不能割斷的人類文明的血脈;惟有閱讀經典,才能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我們,讓歷史和時間點化我們。

  老師們,同學們,讀書吧!讓我們把讀書活動深化為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讓讀書為我們的進步與成功奠定基礎,為我們的開拓與拼搏注入活力。“讀經典書,做文明人”,讓我們和我們的學校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