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求職面試的自我營銷技巧

  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關於,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關於海外面試,你需要知道的基本流程:

  流程: 簡歷投遞—網路測試—電話/視訊面試—實地面試***on-site interview***—Assessment Center***AC Day***—Offer

  簡歷篩選過後,面試的基本套路還是相同的,很多大公司都會發來一個連結,讓你先通過一個網路測試。因為大公司收到簡歷數量過高,為了提高處理效率,他們會以online test這種形式先進行一輪篩選,通過測試的求職者才有機會讓HR審閱自己的申請。對,大公司都是比較傲嬌的,處理速度上也體現這一點,三個月甚至半年都是可能的。所以,如果投遞半年之後你才收到某大企的拒信,不要驚訝。這點,英國的HR處理申請的速度秒殺嚴謹派的德國HR。然鵝。大部分中小公司,甚至部分大公司,都走簡潔的招聘路線。也就是隻有簡歷投遞—實地面試—發Offer/拒信這三步。

  不同的面試形式難度也不同,視訊面試***自說自話錄簡歷Video型***> 電話面試> Skype 面試> 實地面試。 我在英國有過大概3個自說自話型別的自錄video面試,跟準備presentation差不多,但是presentation都是一遍過,跟觀眾互動也容易。而自說自話錄視訊這種形式,不僅要有創意的大綱,超強的上鏡表現能力還要有視訊編輯技術加持,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錄個10遍20遍很常見了。電話面試也是很難的一種形式,無法看到對方的表情,只能通過語音來拿捏對方喜好。電話面試的一個小技巧是可以通過延長一開始的small talk習慣一下對方的英語口音。運氣成分很大。

  所以,當你收到實地面試的邀請時,可以開瓶酒慶祝了,因為這是難度係數最低,可控性最高,對求職者最有利***可以順便考察公司環境***的面試形式了。

  接下來的Tips是針對面試中會出現的問題型別來做面試前準備。大背景調查***company、industry knowledge, position fit, …***

  背景調查:

  Frequent asked questions: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company?

  What makes you a good fit for this position?

  What business model do you think we have?

  瞭解公司背景:

  最簡單的一步,去Glassdoor找該公司的資訊,Glassdoor是一個專門給求職者用於分享面試經驗的網站,上面大小公司基本都有,涵蓋面很廣。上面最實用的幾個資訊有:公司的面試問題,員工滿意程度,具體到職位的薪資水平。如果Glassdoor上面沒有你想要找的公司的話,還可以試試Kununu。有時間也可以記記公司基本的一些資料,如公司或品牌成立時間、員工人數,有標誌性的排名或者業績等,但是這不是重點。

  職位內容分析:

  如下圖,在Excel簡單的列一張表,提煉出職位描述中每句話的關鍵詞,然後對應的寫上自己的相關經歷。

  行為型面試題***Behaviour questions***準備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Descripe a time when you failed something.

  Give an example of you trying to convince somebody.

  Give an example of you working in a team.

  這一部分是針對於面試中所佔比重最大的behaviour questions,從零開始準備的時候難度是很大的,但是跟炒菜一樣,一旦上手了幾個基本菜式,就可以融會貫通各種菜式了。基本套路就是讓你舉出過去工作經驗中處理實際問題、或者體現各種軟實力Soft skills***leadership, analytical skills, communication skill***的例子。應對behaviour questions的解決方法都是以大家熟知的STAR式的回答為佳***不知道可以谷歌一下,資源很多***。

  構思故事是不難的,關鍵的是怎麼樣帶著邏輯繪聲繪色的講這個故事***story-telling skills***。成效比較快的方法是可以在家跟自己一問一答地練習,整理出最常見的behaviour question list,整理好答案***寫下關鍵詞***,一個個打鉤過幾遍。完全沒有答案的問題可以去youtube參考別人的回答,推薦Linda Raynier的Youtube視訊,比較難把握的一些面試問題都有很實用的套路和建議,根據自身情況稍作修改就可以用。這裡需要劃重點的地方是,面試問題的回答最好還是以真實的故事為佳,儘可能地描述出當時的細節,這樣可以更好地把面試官帶進你描述地情景中。當每個常見問題都已經可以熟練的回答好的時候,最好讓有面試經驗的朋友給你做模擬面試***mock interview***。

  Surprise型面試題準備

  這一部分主要是針對突擊型的問題,基本是摸不到的,但是值得面試前一天找類似題型練練腦子。

  Brain teaser:

  任何與職位沒有任何關係的問題都屬於brain teaser。我碰到過類似的題目是:井蓋為什麼是圓的不是方的?還有看圖說話之類的。

  Current news/marketing campaign:

  考察對時事分析能力和行業新聞關注度。在英國面試的時候有碰到過:對脫歐有什麼看法?等時事內容。或者描述近期內你感興趣的一個marketing campaign?***我是mkt專業***等時事+專業內容。

  如何應對面試的緊張?

  Tip 1: 知己知彼。

  這點得從原因上去理解,為什麼公司會招新人呢?通常是為了解決問題***例如:新市場的開拓、部門效率低、新部門的人員緊缺等***。其實有心研究的話,可以從職位描述、行業現狀、競爭者和公司的發展路線看出來他們目前需要解決什麼問題。當你知道公司現階段想要解決的問題之後,想象自己是一個business consultant***商業顧問***,你去公司不是為了應聘一份工作,而是給這個公司介紹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讓他們知道聘用你之後,你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會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公司和員工的關係原本就是利益交換,面試就是雙方平等協商一個互利方案。

  Tip 2: 不要試圖說服對方。

  這一點是在知乎出的電子書《面試加分項》上看到的,覺得不管對於面試還是生活中都很受用。為什麼面試中最好不要試圖說服對方呢?書中給瞭如下解釋。

  如果你一開始就try too hard去迎合對方,那自然就把對方捧在一個比自己高的地位,自己對面試的恐懼和不自信就全跑出來了。

  Behaviour questions佔比重最大,面試官到底想聽什麼?

  Behaviour question的回答都沒有對錯***技術型問題有***,每個人回答也都不一樣。那面試官想聽什麼呢?1. 從邏輯性入手,不管哪個問題都得按講故事該有的邏輯鋪開你的回答。跟近期也面試過的朋友交流之後大家的共同感受都是,當你把故事開頭鋪好之後,都不用等故事回答完,HR已經get到你的點,滿意點頭了。最忌諱的是東講一塊西講一塊,不盡快進入主題,讓面試官一頭疑問。2.邏輯完整後基本就是一個不錯的故事了,之前提過要說故事的細節,在家準備的時候就讓自己全身心代入回憶,想起的故事細節越多,面試時不經意提起的可能性就越大,增加故事真實性。3. 終極大boss關卡:加入故事發生時你的情緒,試圖帶動面試官的情緒。這就取決於你的story telling ability了。這種能力在中文裡沒有對應的翻譯,個人覺得比較接近的概念是意境營銷能力。

  怎樣把“轉專業”這個不足轉化為優勢?

  一個外行人要短時間內提高專業水平並與內行人競爭,轉過專業的人都明白要付出比常人大多少的努力。我本科英漢口譯專業,研究生英碩一年國際市場營銷,這一年拼命努力學習後,雖然最終專業成績比同屆大多數有四年Marketing本科經歷的同學要好,但是畢竟是“一年速成”。學術水平到位但實際參與工作還是會有一個較長的反應和成長階段。這個自己知道就好,面試中就不要提起啦。所以面試中要怎麼把“轉專業”的經歷變成優勢呢?

  可以從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兩個方面入手。你的這兩個專業在什麼地方是相同的?有共同點就可以說你的兩個專業在xxx上互相幫襯。比如,英漢口譯的學習讓我深度瞭解了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而國際市場營銷就是通過以文化為核心幫助國際品牌進行市場擴張。

  然後再找不同點,其實這裡才是最精彩的轉折,你們應該都聽過一個近些年流行的一個概念:跨行業知識***transferable knowledge***, 學哲學的可以去做IT,學藝術的也可以去搞政治。既然在每個工作領域,學院派***指該專注該專業多年的畢業生***都佔大多數,意味著營銷專業畢業的Tom能做的工作他同班同學Tony也能做,那麼帶有其他行業知識的你,是不是可以為這個行業帶來不一樣的思維模式,注入新的血液呢?對,每次HR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是這麼扯的。商業環境中需要你把劣勢說成優勢的時候太多了,既然有就不要浪費機會鍛鍊這種扯蛋的能力。

  ⚠面試的開始和結束都要firm handshake,握手時用點力氣才禮貌,客套話也絕對不可以少。其實把thank you這兩個詞表達地更高階更漂亮的方式有很多,純靠積累和練習,客套話講多了就越來越能編。簡單的例子,結束之後,除了說一句單薄的thank you, 你可以這樣說:I really appreciate that you take your time out of your day to talk with me. It’s definitely valuabl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for me and hopefully in near future we have the chance to work together. 除了說單薄的Good bye, 你還可以說: Was great talking with you, hope you have a nice day.

  ⚠保持正常維度內的自信,用事實說話,避免自滿或謙虛。A healthy level of confidence! 這點在跨文化交際中是非常重要的。用事實說話,什麼是事實呢?就是你準備的故事啊,你和團隊合作的例子、你帶領團隊的例子、你說服其他人的例子等behaviour question裡出現的問題。自信的闡述完說完事實案例就夠了,不要增加任何只為了體現自己牛而說的話。你的故事再牛,面試官也不可能表現出小女生的崇拜。當面試官讚賞你的經歷的時候,沒有必要謙虛,誠實的回答為什麼這段經歷最後會成功就可以了。你可以說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團隊,或者有個好的伯樂***I learned from the best***等等,或者當時因為客觀原因想要努力證明自己都可以,只要真實就會打動人。在儒家文化中謙虛是美德,但在放在西方文化裡謙虛是很突兀的存在,碰到別人誇獎不知道說什麼好的話,不用拐彎,簡單又誠實地回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