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細節成功的故事
細節是平凡的,是不足為奇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念想……細節像沙礫一樣,微不足道卻不可輕視。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一位公司經理,他有一個惡習,就是不管在什麼場合,一到得意處,便不自覺地摳自己的鼻孔。一次,在與合作方進行有關合資立項的談判,雙方談得非常順利,馬上就將進行到簽字生效的程式了。可是就在這時,這位經理舊病復發,得意忘形,手指不自覺地便伸進了鼻孔。這位經理一邊與談判方老總談笑風生,一邊肆意地摳著自己的鼻孔。這個動作被對方老總注意到了,並皺起了眉頭。
五分鐘以後,這位經理大人依然在繼續著自己的動作。對方老總立即阻止了正要往協議書上簽字的雙方代表,隨後表示,這份合作意向還需再重新探討,然後領著自己的人揚長而去,留下這位經理及莫名其妙的談判人員。合作就此以失敗告終。
事後,有人問那位揚長而去的老總,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在關鍵時刻阻止了協議簽字的。這位老總的一席話傳到參加談判的人員耳中,簡直令他們不敢相信。
那位老總說:“在那樣莊重的場合,對方的經理先生竟然當著客人的面摳自己的鼻子,而且肆無忌憚,說明經理先生的素質是非常低的。經理的素質如此之低,其手下的員工的素質也便可想而知了。與低素質的人合作,是要冒極大風險的。我們不願意拿自己的資金來冒這樣大的風險。”
篇2
從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裡,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遠行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的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沒有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傳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隻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後,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篇3
將來,制度是第一位的***管理***在企業的管理中,對細節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對細節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制定出了相應的標準和規範。我認為,標準和規範,就是對細節的量化,是重視細節、完善細節的最高表現。一個沒有規則、沒有標準的企業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
我們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一個認真、嚴謹、精細的民族,在法律體系中以及在企業管理中重視程式的精神,就說明了這一點。
與德相反,美國則是一個崇尚自由的民族,但我們可能不會想到美國竟有規定會議怎麼進行的規則。
說到開會,我們中國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開會“大國”,有些年可以說是天天開,甚至是一天到晚開。大會小會,什麼樣的會都開過。有一種說法是“舊社會稅多,新社會會多”。美國人是會少,不僅少,而且短;工作中的碰頭會之類的,常常是站著開。
美國人崇尚自由,但美國人對待開會卻是嚴肅認真的,美國人是會少規矩多。說到開會的規矩,世界上恐怕沒有人比得上美國人的規矩大了。他們有一本厚厚的開會規則——《羅伯特議事規則》***Robert?sRulesofOrder***。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部由亨利·馬丁·羅伯特撰寫的《議事規則袖珍手冊》***PocketManualofRulesofOrder***於1876年出版,幾經修改後於1990年出了第九版。
像議事規則這樣的技術細節,對於美國這樣的多元化而又強調個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國家是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否則的話,如果發生分歧就互不相讓,各持己見,爭吵得不亦樂乎,很可能永遠達不成統一的決議,什麼事也辦不成。即使能夠得出可行的結果,效率也將十分低下。羅伯特議事規則,就像一部設計良好的機器一樣,能夠有條不紊地讓各種意見得以表達,用規則來壓制各自內心私利的膨脹衝動,求同存異,然後按照規則表決。這種規則及所設計的操作程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在洞徹人性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琢磨而設計的。正是這種對細節把握得精緻完美的規則,才最大化地實現了公平與效率。
所以,任何一個真正成熟的管理,無論是社會管理,還是經濟管理,必然是靠在對細節精確把握的基礎上制定的規則來執行的。管理離開不開規則和標準,而規則和標準正是精緻的完美表現。
廈門航空公司曾經發生過一起飛行事故,飛機升空後起落架無法收回。問題處理過後,廈門航空公司寫下了第一張SOP,就是所謂的標準作業規範。其中還說明了如何不要忘記起落架上面的插銷,因為那次事故就是插銷沒有拔的緣故。飛機機身有任何地方在維修,都要繫上一條紅絲帶。另外插銷要怎麼拔,拔了以後要後退幾步,手要怎麼舉起,飛行員怎麼看到,大家怎麼打手勢等等都有十分詳細的標準。再出現任何問題就可以查閱SOP,找出問題的所在。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因為細節成功的事例
2.因細節而成功的故事
3.細節導致成功的故事
4.因細心而成功的事例
5.細節決定成敗的經典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