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夢想成功的故事經典

  不怕追求與夢想發生偏差,就怕沒有了追求夢想的激情與勇氣。敢於去追求夢想,你一定能擁抱成功!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夢想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夢想成功的故事篇1:斯克勞斯

  以斯克勞斯與戴維斯為品牌的牛仔衣是被大多年輕人所熟知的,然而他的創始人斯克勞斯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那是一段非常傳奇的故事。少年時的斯克勞斯受母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歡時裝,他的母親是個裁縫。斯克勞斯家境貧寒,沒有多餘的布料來訓練他的手藝,於是小斯克勞斯就常常將母親裁剪後的布角偷來,東拼西湊地做成各種各樣的小人衣服。

  一次,小斯克勞斯將父親從自家涼棚上撤了一塊廢舊的棚布,並將它製成了一件衣服,這種粗布在當時是專門用於蓋棚之用的,從沒有人拿它來做衣服。而小斯克勞斯竟穿著自己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路過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呢。

  當時,戴維斯是著名的時裝大師。斯克勞斯的母親便建議他向大師請教,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像戴維斯一樣成功的時裝設計師。那一年斯克勞斯只有 18歲,他帶著自己設計的粗布衣來到了戴維斯的時裝設計公司。精布衣服自然沒有得到設計公司其他人的好評,但戴維斯卻十分欣賞,並將斯克勞斯留了下來。

  從此,在戴維斯的鼓勵與幫助下,斯克勞斯開始設計粗布衣,由於沒有人對這樣的衣服感興趣,它們因此而大量積壓在倉庫裡,就連戴維斯都對自己收留斯克勞斯的決定產生了懷疑。然而斯克勞斯依然堅信自己的衣服會受到人們的歡迎,他從未放棄過設計和改良這種衣服。一個偶然的靈感,斯克勞斯試著將那些粗布衣服運往非洲,銷給那裡的勞工們。由於那種粗布價格低廉、耐磨,居然很受勞工們的歡迎,很快便銷售一空,斯克勞斯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此後,斯克勞斯又根據布料的特質,將它們做成了適合旅行者穿的款式,竟然又受到了旅行愛好者的歡迎。隨著粗布衣一點一點的發展,人們驚奇地發現,這種衣服穿在身上不但隨意,還有一種很特別的風味,而且不分季節,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穿。一時間,大家都爭著穿起了斯克勞斯設計的粗布衣,後來將它稱之為牛仔衣,風靡全世界。

  名人夢想成功的故事篇2:李安

  一九七八年,有個臺灣青年準備報考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戲劇電影系,卻遭到父親強烈的反對,父親的理由是,在美國百老匯,每年只有二百個角色。但卻有五千人要一起爭奪這少得可憐的角色。父親的反對沒有令青年止步,他一意孤行登上了去美國的班機。青年從電影學院畢業後,終於明白父親當初的良苦用心。因為在美國電影界,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想要混出名堂來,簡直比登天還難!可青年為了自己的夢想,還是耐著性子,幫劇組看管器材、做點剪輯助理、劇務之類的雜事,且一干就是六年。青年三十歲,他夢想的事業連一點影子也沒有,更談不上而立,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有著落。面對殘酷的現實,青年腦中開始猜疑自己是否太好高騖遠。甚至,他也曾想過放棄夢想的念頭。

  然而,一個成大事的男人背後必定站著一個堅毅的女人,青年的妻子在他踟躕不前之際燃起了他夢想的激情。從此,他又過上了一段妻子主外,他助內的生活。他每天在家包攬一切家務,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稍有空閒便夜以繼日地讀書、看電影、寫劇本。

  悶在家裡的日子,青年再次迷惘起來,一個男人靠女人養著,畢竟是很傷自尊心的事。

  終於有一天,男人感到了沮喪,無奈地自言一句,還是面對現實吧!

  後來,他揹著妻子,心酸地報了一門計算機課,準備靠一技之長養家,從而平靜地做一個平庸的男人。

  然而細心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他的心境,經過幾次的相視無語後,終於一天早晨,妻子在上班登車的一剎那,鏗鏘有力地扔下一句話:“你要永遠銘記自己的夢想!”

  驀然,他的心像被揪了一下,夢想的燈盞再次在他眼前閃爍。沒過幾年,他的劇本得到了基金會的贊助,開始自己拿起了攝像機;再後來,一些電影開始在國際上獲獎……他就是《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臥虎藏龍》、《綠巨人》等影片的導演李安。

  二00六年的《斷臂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當李安捧著奧斯卡的小金人,面對閃閃的鎂光燈,他淚光閃爍。內心止不住激動,默說著妻子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項長處就足夠了,你的長處就是拍電影。學計算機的人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你要捧起奧斯卡的小金人,就要時刻銘記你的夢想!”

  時刻銘記自己的夢想,成就了李安電影事業的輝煌——幸福地捧起了奧斯卡小金人!倘若,李安當初真學起了計算機,放棄了電影夢,我想,今天他會和眾人一樣被平庸的生活所淹沒。時刻銘記你的夢想,實則是掌好駛向成功的方向舵,時時刻刻下被外界的誘惑、無奈、沮喪、困苦所左右:一心一意直視夢想的燈盞,勇往直前!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不同的是,有的人時刻銘記,直至成功;有的人率性而為,緊跟著被世俗、平庸吞噬。這恐怕就是夢想能否成真的關鍵所在!

  名人夢想成功的故事篇3:焦耳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 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儘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划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裡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裡塞滿了火藥,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裡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裡。

  這時,天空濃雲密佈,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麼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錶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於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