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成功與你付出的多少是對等的,你付出的努力越多,你收穫的也就越多!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篇1:肖邦

  在波蘭的一個城市裡,肖邦家客廳裡的燈光特別明亮,好多孩子都穿著漂亮的衣服,在鋼琴的伴奏下,圍成一個圓圈跳舞。只有一個3歲的男孩沒有跳舞,他圓睜著明亮的眼睛看著媽媽彈鋼琴時手指的動作,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肖邦。他那麼出神地看著,好像入了迷一樣。晚會結束後,媽媽送走了參加晚會的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了一陣清脆的琴聲,媽媽覺得很奇怪,這麼晚了,誰還在彈鋼琴呢?

  媽媽走下樓來一看,原來是小肖邦在彈琴。小肖邦穿著睡衣,坐在鋼琴前面彈得可認真了!媽媽驚喜地問:“小寶貝,你在彈什麼呢?”肖邦說:“我在彈你彈過的曲子呢!”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對鋼琴這麼熱愛,心裡高興極了,第二天,就請來了一位音樂家教他彈鋼琴。

  自從有了老師,小肖邦學鋼琴更認真了。他整天坐在鋼琴前面不停地彈呀彈呀。可是,肖邦的歲數小,手也小,這怎麼辦呢?小肖邦就在自己的手指縫裡夾上木塞子,好使指頭間的距離大一點。這是很疼的,有時小肖邦晚上睡覺的時候疼得直哭,但他還是堅持了下去。就這樣,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小肖邦勤學苦練,進步快極了。他6歲的時候,鋼琴已經彈得很不錯了,並且還會寫鋼琴曲。8歲的時候,小肖邦第一次登上劇院的大舞臺演奏鋼琴,成千上萬的聽眾都被從小肖邦指尖流淌出來的優美的琴聲迷住了,劇場中不時地響起熱烈的掌聲。第二天,波蘭首都華沙到處都傳頌著肖邦的名字,大家都稱讚肖邦是神童,這是小肖邦自己辛勤學習獲得的成績呀!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篇2:扎克·霍斯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隻手的生活簡直難以想象,但有些人僅用一隻手也能創造更精彩的人生。這裡說的不是楊過,而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人。他叫扎克·霍斯金。這個17歲少年,出生時沒有左小臂,但他沒有放棄籃球夢想,如今他能在美國中學聯賽中砍下31分。如今,他已經成了美國新一代的勵志偶像,根據最新統計,在Youtube視訊分享網站上,關於他打球的勵志視訊點選量超過326萬人次。

  天生沒有左前臂,籃球、棒球、衝浪樣樣在行

  身高超過1米8,長得白淨帥氣,如果忽視他肢體的殘疾,家境不錯的霍斯金絕對算得上高富帥的代言人。然而,天生沒有左手的他,曾讓父母傷心欲絕。

  “有時候,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有原因。我們不得不接受它,這就是生活。”霍斯金的父母鮑勃和斯蒂芬妮這樣說,“對於自己的身體,他沒得選擇,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但是他可以選擇自己面對生活的方式。”

  這種方式就是體育。很小的時候,霍斯金就對各種運動著迷:最早喜歡足球,後來還迷上了棒球、籃球、衝浪……只要感興趣的,霍斯金都會去嘗試。“所有的運動都離不開手。我知道自己的劣勢,我只能多嘗試幾遍。別人用一次,我就兩次三次,直到掌握了為止。”霍斯金說。

  還好上天是公平的,霍斯金雖然沒有左手,但上天卻給了他超乎常人的運動天賦。6歲那年,在和小夥伴們玩遊戲的時候,他的敏捷和迅速,讓他從來沒有被抓住過。11歲那年,他已是校籃球隊主力,曾在一場比賽中創造31分奇蹟。

  校隊核心場均12分,看了他的比賽你會驚為天人

  15歲時,他成為一名高中生,也正是這個平臺,他慢慢成名。2011年的8月,霍斯金進入佐治亞州米爾頓高中,他並不想被區別對待,索性用幽默和坦然面對別人的疑問。“有成千上萬次被問及我怎麼沒有手臂的問題,後來我索性很嚴肅地告訴他們:在我很小的時候,我被鯊魚襲擊,手臂被咬掉了。”當看到同學一臉吃驚的表情,霍斯金會哈哈大笑,再告訴他們真正的原因。

  很快,霍斯金融入了大家庭。在球場上,他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並迅速成為學校的明星球員。剛剛結束的這個賽季,他場均砍下12分,三分球命中率高達60%,而運球、做假動作、上籃、投射,霍金斯都表現得不輸場上其他球員,甚至成為校隊中最好的兩個球員之一。

  “他是卓越的,”米爾頓主帥範·基斯說。“他的比賽你會驚為天人,而當你知道他克服了多大的困難後,會更加佩服他。這幾乎是超現實的。”

  當然,霍斯金的成功並不是偶然,隊友菲爾頓就經常看到霍斯金在訓練結束後單獨加練的場景:“他真的是一名偉大的球員,因為學校籃球館會在固定時間熄燈,所以他經常在黑暗裡練習投籃,這也就不難理解他投籃為什麼那麼準了。”

  真正讓霍斯金成名的,是2012年11月16日和基督學院的比賽,他一人投進7個三分球,幫助球隊獲得勝利。有人把他該場比賽的視訊放上網站,霍斯金一夜躥紅。短短3天,就有1萬人收看這段視訊,如今的點選量更是超過326萬。

  “我經常跟自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實現夢想最重要的,是不要給自己找藉口。”霍斯金說。

  名人獲得成功的事例篇3:孟非

  正是年輕時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和主持新聞類節目積累的閱歷,讓他對於婚戀這個社會性的話題有著獨到的見解,更能瞭解普通人的心態,由此,此檔經他主持的節目一經播出,便火遍全國。

  1971年,他出生在重慶市一個普通市民家庭,後來隨父母的工作調動來到了南京。1990年高考落榜之後,他南下深圳尋求發展。來到深圳後,他馬不停蹄地開始找工作。然而,奔波了十幾天,他竟然一無所獲。眼看身上帶的錢所剩無幾,他只好從小旅館搬出來,住進了破爛不堪的簡易房裡。那段時間,他每天所做的都是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裡收集招工資訊,然後一次次去應聘。

  輾轉奔波了一個月後,他終於應聘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工作。這份工作累且報酬少得可憐,還得時常忍受苛刻老闆的責罵。和著淚水與汗水,他勉強做了一個月,便離開了深圳。

  回到南京後,他做了一名印刷工人。這份工作要不分晝夜地連續3天工作,每10個小時,才能休息一次,而且要是手腳稍微慢一點,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流水線作業,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會受到班組長的一頓大罵。即使這樣,為了生存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拿到第一個月薪水的時候,他報了成人高考。因為這個時候的他,開始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意識到要改變命運,只有靠知識。他十分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無論多忙多累,他都會準時出現在課堂裡。這種一邊打工一邊上課的生活,讓他的休息時間少得可憐。由於勞累過度,工作的時候他的手被捲進了機器裡,後來由於搶救及時,他的手保住了,但也因為這件事丟了工作。

  1994年2月,他憑著自身過硬的素質,應聘進了江蘇電視臺文藝部,做了一名體育組的接待員。雖然這份工作只是一份伺候人的工作,但能進入嚮往已久的電視臺,也足以讓他歡欣鼓舞了。

  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做了一年“茶水小子”。1994年7月,拿到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後,他為自己確立了一個更高的目標,那就是不能再做“茶水小子”,自己也要做一名記者。

  有了目標後,他就一門心思朝著理想的目標往前奔。他每天早早來到臺裡,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在一些老記者出去採訪時主動請纓扛攝像機,因此學會了一些採訪技巧和攝像機的操作。與老記者混熟後,他的勤奮與吃苦肯幹,終於打動了老記者,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便交給他。雖然自己僅僅是個將名字署在老記者後邊的幕後記者,但他還是非常高興,因為他將這種得來不易的機會當成了鍛鍊與提高自己的平臺。

  之後,隨著在電視上曝光頻率的增加,臺領導終於注意到了他,破例允許他在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出去跑新聞。領導的“法外開恩”讓他終於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從此,他每天透支體力拼命趕做節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來的片子,心裡還是充滿了成就感。

  1996年8月,他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憑藉著這個成績,他終於被轉成了正式記者。

  接下來,他的事業一帆風順。1995年,江蘇電視臺為了搶佔先機,組建了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籌備了一檔10分鐘的深度報道欄目《都市傳真》。他進入該組後,正式開始了跑社會新聞的歷程。

  2002年1月,江蘇電視臺為了提高收視率,決定改《南京新聞》為新聞直播節目,起名為《南京零距離》,宗旨是“為平民百姓服務”。經過激烈的角逐,在面向全社會的公開競選中,他以絕對優勢勝出。《南京零距離》第一期播出後,他詼諧幽默像拉家常似的主持風格,就受到了電視觀眾的歡迎。由於關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沒過多久,《南京零距離》收視率就一路飆升。與此同時,他也成為《南京零距離》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觀眾親切地將他稱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2010年,江蘇電視臺新增了一檔婚戀交友類節目《非誠勿擾》,臺領導將節目主持的重擔交給了他。從新聞節目到情感真人秀節目,幾經磨合他很快適應了主持角色的轉換。正是年輕時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和主持新聞類節目積累的閱歷,讓他對於婚戀這個社會性的話題有著獨到的見解,更能瞭解普通人的心態,由此,此檔經他主持的節目一經播出,便火遍全國。這檔節目,不但捧紅了許多80後的交友選手,也讓他迎來了事業的巔峰。靠著非誠勿擾的人氣,他成功入圍第四屆華鼎獎主持人榜單。

  他就是江蘇電視臺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對於曾經的艱辛,孟非有自己的看法:“人不會一輩子倒黴,總會有云開日出的時候,而成功的機遇,總是會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是苦難中積聚的力量一步步將我引向了成功,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成名之前艱辛打拼的那段歲月,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從搬運工到“最睿智的月老”,孟非經歷了十幾年的磨礪。那麼你呢?為了成功,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