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魚方法有哪些常見誤區

  釣魚大家都知道,是常見的休閒娛樂活動,釣魚有許多不同的釣法,有不同的釣魚技巧。那麼大家知道在我們的傳統釣魚方法中存在著哪些誤區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傳統釣魚方法的常見誤區

  釣魚技巧

  一、忌晴釣清淺,陰釣渾深

  晴天釣魚,光線是直射的,照在物體上是會產生影子的;陰天釣魚,光線散射,照在物體上是沒有影子的。晴天和陰天,水體的可見度也有所區別。晴天釣渾水,釣深水,陰天釣清水,釣淺水,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如果分不清清水和渾水,深水和淺水的選擇原則,這是長竿線釣法首當其衝的忌諱。它不僅僅是關係到釣多釣少的事情,而且是涉及能釣不能釣的問題。

  二、忌打窩錯亂,大小不分

  多數情況下,長竿短線釣法是打窩誘魚,窩上釣魚,窩子打得好,打正了窩,魚好釣,想怎麼釣就可以怎麼釣,甚至會有釣不完的魚。魚少魚稀打大窩,魚大魚密打小窩,晴天清水打淺窩,陰天渾水打深窩,一個人釣魚亂打窩等等,都是打窩錯亂的做法,也是長竿短線釣法所忌諱的事情。

  釣魚打窩方法

  來到釣場,選好釣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窩。因為誘餌拋到水中,誘餌中的誘魚成分先要溶入水中,再慢慢擴散到遠處。遠離釣點的魚感受到誘魚成分的刺激,就會跟蹤過來,因此,窩子發起來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不是一打下去就馬上起作用的。

  打窩宜先打寬窩,再打定點窩。打寬窩即打窩的範圍可寬一些,打窩範圍大約1-2平方米。打寬窩只在開釣前進行,目的是讓誘餌中的誘魚成分在水中迅速擴散開,向魚兒發出釣點有食可吃的訊息。打寬窩的打窩範圍一定要比定點窩稍大一點,這是為了擴大誘餌的誘魚範圍。

  打寬窩宜用較細的粉末誘餌,如果新增誘食劑,可增大用量。因為顆粒越細,其表面積越大,顆粒與水的接觸就越充分,誘餌中的誘魚成分就越容易溶入水中,誘餌中的誘魚成分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打寬窩可“撒窩”,即將調的較稀的誘餌直接灑在釣點周圍;也可將誘餌捏成小團均勻的灑在釣點周圍。

  打完寬窩,接下來就應接著打定點窩。打定點窩的目的是將打寬窩誘過來的魚進一步引向釣點,使釣點的魚更加集中。因此,打定點窩要儘可能準確,範圍越小越好。打定點窩可將捏成團的誘餌拋向釣點,也使用打窩器打窩,用打窩器打窩的精準度會更高一些。打窩器有現成的商品,也可自制。

  打窩器製作方法

  將可樂瓶剪去一半,在半個可樂瓶上對稱的扎兩個小孔,將鐵絲或繩子穿在所扎的兩個小孔中做一個提樑。在可樂瓶靠近瓶蓋處要扎幾個通氣的小孔。瓶口的蓋子上扎一個小眼,小眼裡穿一根粗線。粗線線頭穿過瓶蓋後打一個大結,以防線瓶蓋中從脫落。粗線的另一端栓一個小鐵絲鉤,把小鐵絲鉤掛在提樑上,在粗線的適當位置打一個結,形成一個連線環。這樣打窩器就自制成功。

  打窩器的使用

  使用時,在可樂瓶中裝上誘餌,把小鐵絲鉤掛在提樑上。鉤柄上的線與釣竿相連線即可。將裝有誘餌的打窩器送至釣點,鬆線,小鐵鉤就會從提樑上脫落,稍稍提竿,帶動蓋子上的粗線,打窩器就會被打翻,誘餌落入釣點,完成打窩。使用這種自制打窩器,既可把誘餌打在水上,使之慢慢下沉,也可把誘餌直接在水底打窩。差別在於可樂瓶上的通氣進水速度和等待進水時間的長短。

  打窩量的控制

  打窩量的多少、投餌的勤與怠,是打窩的關鍵,也是打窩的難點。投少了,怠慢了,誘不來魚,留不住魚,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機遇;投多了,太勤了,餌料過剩,誘餌淹沒了釣餌,魚只吃誘餌不吃釣餌,搞成了白白浪費餌料。

  打窩兩的關鍵是要能保持窩中一直都有適量可吃的誘餌。而誘餌的量是與魚的種類、數量、大小密切相關的,因此,魚餌是一個動態的量,是隨著窩子中魚情的變化而變化的。

  一般來說,釣大魚、釣草魚、鯉魚誘餌的量要用的大一點,因為他們的食量大。釣大魚,釣草魚的用量可適當減少一點。

  在大型水體中野釣,一般需要打大窩和打重窩,甚至打超前窩。超前窩是指打窩時間與釣魚時間相隔較遠,通常是連打一到數天的重窩後再開釣。打超前窩的目的是培養窩點,讓魚養成到你定的窩點攝食的習慣,並讓警惕性高的大魚喪失警惕。一般來說打超前窩只要堅持下來,連打數天的重窩,總是會發窩的。

  三、忌亂拋亂甩,強拉入窩

  長竿短線釣法中的施放鉤餌,多數採用輕蕩式或直放式,特別忌諱亂拋亂甩放鉤強拉入窩。輕蕩式和直放式的放鉤動作,入水的聲音很小或是沒有聲響,下放的鉤餌是可以控制和觀察的,如果中途有魚接餌,能及時發現,如果鉤餌沉入窩底則可以防止驚魚。

  打寬窩宜用較細的粉末誘餌,如果新增誘食劑,可增大用量不要以為水面與水底沒什麼關係,可以隨意拋甩,特別是一次不成又來一次,多次重複地拋甩鉤餌,製造異常聲響,必然會引起魚的警覺,使之在驚恐中逃避而去。特別是將釣餌拋甩在窩子的前方,一把一把拉進窩區,更是施放鉤餌之大忌,切不可為之。

  四、忌剎魚輕重不分,小魚重剎

  剎魚有好幾種方法:點剎、拉剎、輕剎、重剎等。釣大魚可以重剎,釣小魚必須輕剎。如果不問青紅皁白,只要看見標動就以為是大魚咬鉤,就使盡全力剎魚,這是最忌諱的。

  五、忌墜大線粗標小

  長竿短線釣法,始於釣鯽魚等小魚,強呼叫細鉤細線,小標輕墜,也可選擇使用這樣的釣組釣大魚,這幾乎成了長竿短線釣法的金科玉律,且被多數釣友恪守不誤。然而,這種釣組最為忌諱的是墜大線粗標小以及墜小線粗標小。這兩種釣組,會出現同一個問題:由於標的浮力過小,魚線太粗,會拉不直魚線,魚咬鉤的資訊傳遞會變慢變緩變形,特別是在深水中釣魚,這種缺陷尤為突出。

  六、忌腦線長度不合理

  長竿短線釣法的腦線分兩種:一種是軟腦線,一種是硬腦線***即用主線綁鉤***。軟腦線***特別是細線***過長和硬線***特別是粗線***過短,是忌諱的。

  釣魚提竿的技巧

  在我們釣魚的過程中,提竿是很有講究的。如果我們能控制得好話就能釣上魚,相反,就會讓魚白白的跑掉。那麼下面是我的一些經驗。

  在我們釣魚提竿技巧分為鬆、直、抖、嗆。

  鬆:就是說在我們收線的時候要張弛有度,收線的時候魚的反抗力弱時可快收。如果反抗力大的時候,我們就要立刻的鬆線。若是牽強的話,反而會跑掉。

  直:就是在我們收線的時候要朝直,直往上抬。切勿左搖右擺的,魚兒在水中發威時,力量要超過體重若干倍,收線時阻力很大的。這個時候只要往前抬,才能承受壓力,如果左右擺動的話,很容易造成斷竿的。

  抖:就是在魚上鉤後,一定要穩住。先抬起輕輕抖動一下,讓魚鉤往深處鉤去。鉤在魚嘴裡鉤牢了,不僅魚吐不出鉤,收線時也可減少滑鉤的失誤。但一定要輕輕地抖竿,重了會鉤破魚嘴而脫鉤。

  嗆:就是讓魚多嗆幾口水。收線到一定程度,為防止魚切線,掙扎逃脫,需將魚的頭部抬出水面,再迅速放下水去。反覆幾次,再用兜網去兜,就容易收上來。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