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野釣的祕密小技巧

  許多剛學習釣魚的釣友都不知道如何在江河中垂釣,往往釣友們垂釣一天也沒有收穫,大家知道當中有什麼技巧可以學習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許多釣友在剛接觸江河野釣的時候,看著那麼大的水域,不知道哪裡是釣魚位點,確實,野釣江河,特別是在被濫捕濫殺,魚類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的今天,要領略野釣帶給你樂趣,那麼你不能不具備一定的“本事”,也只有熟練地應用這些技能,你方能體會到野釣帶給你無限的快樂。

  不同的魚類,不同的時間段,都有它們各自的生理特性和習慣,比方說鯉魚,西江的鯉魚,一年中有三次產卵期,首次在春水漲之前,二是農曆9月,三在冬至前後。鯉魚在產卵期間,一般不太開口,但在此之前,因為其要為產卵做準備,肯定要補充大量的高蛋白食物,這時的鯉魚吃食簡直瘋狂,遇到什麼都啃上一口,但更喜歡肉食,如:蚯蚓。水蟲。沙蚌。小河螺等,所以,應根據魚的不同時段,對釣餌和釣位作相應的調整。

  不同種類的魚,它們生活的環境也是不一樣的,有些魚兒偏好在石灘巖腳,有的更喜在泥地窩潭,要根據水下地貌來選擇釣法和釣餌。總的來說,喜歡棲身在石灘地貌的魚,多為肉食性魚,如:鯰魚。黃蜂魚。石牛子、鈉錐。

  和桂花魚等等,假如你在這種地貌中使用素餌垂釣,漁獲量就可想而知。有鱗魚類如:草。鯉。鯽鯿等等,多在泥地窩潭裡覓食,所以,為了更好地吸引魚群,採用素餌的效果由為更佳。鯪魚和紅嘴翹白比較喜歡在急流中找食物,任何掉到水面的昆蟲。爬蟲等,都避不開它們敏銳的眼光和箭一般的遊速,但它們的優點,往往也就是它們的致命弱點。

  洄水灣及江河的連線口、排水口是各種魚的集合之地。如洄水灣,因為水流較緩慢,各種生態鏈下層的生物得以匯聚繁殖,繁榮的場面,當然少不了魚兒們的奉場,又因水流慢速,魚也能在此“放鬆下筋骨,恢復體力”,選擇這裡為釣點,當然也是最佳的啦。

  野外健康垂釣知識

  一:心態要保持好,不要太在乎得失

  有的釣友到釣場開匆匆展開裝備垂釣,不見動靜之後自己變得越來越急躁,我們應該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態。垂釣之根本目的在於怡養情操、鍛鍊身體、自尋其樂。只有在拋棄了得失以後,這項活動才能昇華到一定境界,才真正有益於身心健康。如果把垂釣運動的全部情趣都繫於獲魚量多少上,就失去了垂釣的意義。要使垂釣活動成為樂趣和享受,就要樹立正確的垂釣觀,自覺平衡心態,避免斤斤計較,自尋煩惱。

  二:不要頂著陽光冒著雨,要適當遮蔽

  垂釣時,呼吸著清新空氣,享受著陽光沐浴,心情自然舒爽。走進自然,置身於野外是垂釣運動的另一特點。但天有不測風雲,在炎熱的中午或是風雨天氣裡,都應當採取防晒、防雨措施。如戴一頂風涼帽,打一把雨傘,有條件的垂釣者,還可以支起較大的遮陽傘,既可以防晒防雨,又可以席地休息。在炎熱的夏天,如果不做好防晒工作,除了中暑之外,面板被晒傷的話,非常有可能引發面板疾病。

  三:垂釣時不要久坐不起,需要適量運動

  靜坐與等待是垂釣運動形式的明顯特點。對於中老年垂釣者和經常參加此項活動的人講,久坐也有傷身之弊。要化弊為利,就應當在垂釣之時做適量運動,例如沿水邊散步、彎腰轉體、捶背拍腿等等,還有人發明了垂釣運動操,都值得效仿。適量運動,可以防止常見的腰腿疼病症發生,又可以消除疲勞感。

  釣魚的好處

  釣魚是一項多功能的文體運動,靜中見動,集鍛鍊與娛樂於一身,其中的樂趣只有釣魚者才能體驗到。它能祛慮,平衡心態,解除“心脾燥熱”,被中醫譽為治病的祕方之一。眼科醫生經常會說:常看遠方,常看綠色,視力就不易減退。釣魚主要就是看幾米或者幾十米之處綠水中的浮漂,經常釣魚,既看遠處,又看綠水,能對視力具有保護和恢復作用。

  資料表明,經過釣魚活動,有利於促進肩周炎、頸椎病、肺氣腫、支氣管炎、消化性胃潰瘍、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癌手術後、習慣性便祕、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肝炎、高血壓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治癒或好轉。

  釣魚於江河湖海,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噪音小,是養身保健的良好環境。江河湖海邊的空氣中氧氣充足,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引起人體各種相應的良好的生理反應;日光可使人獲得健美的面板,紅潤健康的面容。

  人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增強面板和內臟器官的血液迴圈,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城市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汙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