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野釣有哪些小技巧要領

  許多剛學習釣魚的釣友都不知道如何在江河中垂釣,往往釣友們垂釣一天也沒有收穫,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相應的野釣技巧。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江河野釣有哪些小技巧。

  江河野釣有的小技巧

  許多釣友在剛接觸江河野釣的時候,看著那麼大的水域,不知道哪裡是釣魚位點,確實,野釣江河,特別是在被濫捕濫殺,魚類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的今天,要領略野釣帶給你樂趣,那麼你不能不具備一定的“本事”,也只有熟練地應用這些技能,你方能體會到野釣帶給你無限的快樂。

  不同的魚類,不同的時間段,都有它們各自的生理特性和習慣,比方說鯉魚,西江的鯉魚,一年中有三次產卵期,首次在春水漲之前,二是農曆9月,三在冬至前後。鯉魚在產卵期間,一般不太開口,但在此之前,因為其要為產卵做準備,肯定要補充大量的高蛋白食物,這時的鯉魚吃食簡直瘋狂,遇到什麼都啃上一口,但更喜歡肉食,如:蚯蚓。水蟲。沙蚌。小河螺等,所以,應根據魚的不同時段,對釣餌和釣位作相應的調整。

  不同種類的魚,它們生活的環境也是不一樣的,有些魚兒偏好在石灘巖腳,有的更喜在泥地窩潭,要根據水下地貌來選擇釣法和釣餌。總的來說,喜歡棲身在石灘地貌的魚,多為肉食性魚,如:鯰魚。黃蜂魚。石牛子、鈉錐。

  和桂花魚等等,假如你在這種地貌中使用素餌垂釣,漁獲量就可想而知。有鱗魚類如:草。鯉。鯽鯿等等,多在泥地窩潭裡覓食,所以,為了更好地吸引魚群,採用素餌的效果由為更佳。鯪魚和紅嘴翹白比較喜歡在急流中找食物,任何掉到水面的昆蟲。爬蟲等,都避不開它們敏銳的眼光和箭一般的遊速,但它們的優點,往往也就是它們的致命弱點。

  洄水灣及江河的連線口、排水口是各種魚的集合之地。如洄水灣,因為水流較緩慢,各種生態鏈下層的生物得以匯聚繁殖,繁榮的場面,當然少不了魚兒們的奉場,又因水流慢速,魚也能在此“放鬆下筋骨,恢復體力”,選擇這裡為釣點,當然也是最佳的啦。

  江河垂釣祕密一:漲水的速度

  這個與釣魚有關麼?聯絡大著呢。漲水的速度關係到是否有魚會吃釣!前邊說了緩慢漲起的河水,把地下的昆蟲。蚯蚓。旱螺等紛紛“逼”出土層,掙相向岸上逃命,如果水漲得太快,許多“食物”爬不過水漲的速度,成窩的留在水下,這時的魚兒,圍著滿滿的一桌酒菜,會去啃你放的一個饃饃?

  所以,在水漲得快的時候,我建議不釣還好,除非你的釣點是如:菜園。新土坡,排水溝或沒什麼雜草的地方,要不你的魚獲也許就是個“吉”哦。最佳釣魚的漲水速度是小於1寸/小時!信不信由你。

  江河垂釣祕密二:看水勢開草窩

  有句魚諺不是說“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本來不是用在這個時候的,但套用在此,也不過之。開草窩也許誰都會,但要“看水勢開草窩”,我想有很多朋友也許沒聽過。呵呵,為什麼要看水勢?看水勢就是根據水面的資訊,來判斷水是繼續漲還是退,這樣就關係到你要怎樣開草窩,開草窩的形狀了。

  怎樣讀取水面資訊來判斷水的漲勢?你可先端下,平視江的中心水面,如果你能看到水面有一個‘圓弧’象看見地平線時的感覺,那就是江水還有上漲的可能,假如是平緩帶凹感,那就是上漲停止或將要消退了。

  一般江水如繼續上漲,草窩應該順著坡地往上或逆水斜著往上開長窩,有條件的,可把將要淹沒的草地雜草全部鏟光,以見泥地最好,這樣你就可以一勞百逸,邊退邊釣。如果是停止上漲的,則以快速在水下開1——2個圓型簡單的草窩,只要雜草不太容易掛鉤就行,慢了水一退,那時你將無魚可釣啦。開草窩要注意的一項是:不要在死水的地方開!要選擇在有緩慢流速的地方!

  江河垂釣祕密三:找釣點

  為什麼有些釣魚高手,在汛期釣江邊垂釣,有時魚獲比不上一個常在河邊跑的初釣者?道理很簡單,常在河邊跑者,他知道那裡是行人小道!魚和人一樣,也喜歡走“陽光大道”。漲水的時候,逃難的蚯蚓成群結隊的在小道的兩邊草根中翻爬前進。

  魚順著水的進度,在通行無阻的小道中一路殲擊,吃的忘呼其形。這時若在半途封殺,當然會侯個正著。所以,汛期的釣點,應該選擇在行人小道。樹底下。竹林底。菜園等少雜草的地方,更重要的一點是,哪裡多蚯蚓上爬,就釣哪裡!這點切記。

  江河垂釣祕密四:怎樣在退水時釣魚

  退水時幾乎可說是無魚可釣,得也甚少。但有個小竅門,也可以幫你有點魚獲。你記得在漲水前你開的草窩麼?只要水還沒退出那草窩,你可用長竿去釣那窩點,幹嗎用長竿?呵呵,難道你肯踏在水浸線下的一片黃泥中站著釣魚麼?或尋找水下有建築垃圾的地點,或碼頭角落和排水溝,你可能會釣上幾條鯰魚。黃蜂魚等無鱗魚,退水的時候,只有上述地點比較肯有魚在活動。

  江河垂釣祕密五:不是祕密的祕密

  汛期釣草窩,一般都選用帶手撥輪的海竿或硬調短手竿,懸墜釣浮,主。腦線一體,單鉤,釣線可用3號以上,儘量不用轉圜,選用大條生猛的大蚯蚓為釣餌,中魚後能飛上來的,儘量不遛或用漁抄,減少魚在水下的時間,避免魚竄入草叢,脫鉤走魚。

  戶外垂釣安全常識

  垂釣是一門高尚的娛樂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我們在釣場,水庫隨處能看到垂釣愛好者的身影。雖然垂釣是娛樂活動,但是也要把握科學健康垂釣方法,這樣才能享受到垂釣帶來的樂趣,否則會為了們的身心帶來極大的負擔。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健康垂釣。

  健康垂釣一:心態要保持好,不要太在乎得失

  有的釣友到釣場開匆匆展開裝備垂釣,不見動靜之後自己變得越來越急躁,我們應該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態。垂釣之根本目的在於怡養情操、鍛鍊身體、自尋其樂。只有在拋棄了得失以後,這項活動才能昇華到一定境界,才真正有益於身心健康。如果把垂釣運動的全部情趣都繫於獲魚量多少上,就失去了垂釣的意義。要使垂釣活動成為樂趣和享受,就要樹立正確的垂釣觀,自覺平衡心態,避免斤斤計較,自尋煩惱。

  健康垂釣二:不要頂著陽光冒著雨,要適當遮蔽

  垂釣時,呼吸著清新空氣,享受著陽光沐浴,心情自然舒爽。走進自然,置身於野外是垂釣運動的另一特點。但天有不測風雲,在炎熱的中午或是風雨天氣裡,都應當採取防晒、防雨措施。如戴一頂風涼帽,打一把雨傘,有條件的垂釣者,還可以支起較大的遮陽傘,既可以防晒防雨,又可以席地休息。在炎熱的夏天,如果不做好防晒工作,除了中暑之外,面板被晒傷的話,非常有可能引發面板疾病。

  健康垂釣三:垂釣時不要久坐不起,需要適量運動

  靜坐與等待是垂釣運動形式的明顯特點。對於中老年垂釣者和經常參加此項活動的人講,久坐也有傷身之弊。要化弊為利,就應當在垂釣之時做適量運動,例如沿水邊散步、彎腰轉體、捶背拍腿等等,還有人發明了垂釣運動操,都值得效仿。適量運動,可以防止常見的腰腿疼病症發生,又可以消除疲勞感。

  釣魚的八個基本要點

  一,定點微誘餌優於頻繁變位誘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頻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二,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只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釣大魚。

  其五,遠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麵、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遊至釣點覓食。魚群吃完便遊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穫量必增大。


看過江河野釣有哪些小技巧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