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法制手抄報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

  這是兩個不同的但卻有著密切聯絡的概念。首先,法學體系是指一個國家的有關法律的學科體系,它屬於社會科學範疇,具有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屬性;而法律體系則是指一國現行的法律規範體系,屬於社會規範體系範疇,是社會及個人的行為準則,有實際的法律效力,併產生實際的法律後果。一個屬思想範疇,一個屬規範體系,這是兩者的本質區別。但兩者又有密切的聯絡:第一,法律體系是法學體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礎。一個國家的法學體系中的實體法學***也稱應用法學***內容,是同法律體系中的法律部門劃分相對應的,如法律部門劃分為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國際法等等,法學體系也就相應地劃分為憲法學、民法學、商法學、行政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等等。第二,法律體系也是法學體系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法律體系中新的法律內容的增加和擴充,便會促成新的法學體系內容的出現。第三,法學體系發過來也會成為法律體系發生變化的原因和根據,這表現為兩個方面:①法學的研究結果,會促成新的法律的產生,補充和調整原有法律體系的內容和結構②法學關於“法律體系”的學術研究,也會改變原有的法律體系佈局和結構,使法律體系重新佈局,以適應變化了的客觀情勢和認識的發展要求。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專利法律含義

  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佔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同意或許可一個國家依照其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的管轄的範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專利權不承擔保護的義務,如果一項發明創造只在我國取得專利權,那麼專利權人只在我國享有獨佔權或專有權。專利權的法律保護具有時間性,中國的發明專利權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專利***patent***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itterae 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佈某種特權的證明。對“專利”這一概念,尚無統一的定義,其中較為人們接受並被我國專利教科書所普遍採用的一種說法是:專利是專利權的簡稱。它是由專利機構依據發明申請所頒發的一種檔案。這種檔案敘述發明的內容,並且產生一種法律狀態,即該獲得專利的發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得到專利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利用***包括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等***,專利的保護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我國專利法將專利分為三種,即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專利號一定是ZL開頭專利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獨佔”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佔”是專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獨佔”是指法律授予技術發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佔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佔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於眾人,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有關專利技術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