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伴我行範文

  讓我們大家一起學習古人聖賢留下的瑰寶,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海洋中遨遊,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成長!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璀璨奪目。回首歷史的滾滾長河,不能磨滅的,是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國學文化,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體味到一種寧靜和祥和。無論你是有雄心壯志,遠大理想,還是閒情雅緻,修身養性,都可以從這些國學文化中得到你要的東西。

  國學是以儒學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從中不僅可以一覽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其對於禮、義、信、學簡潔而不失深刻的闡釋更是我們當代青年培養道德品質,提高文化修養的精神導航。國學如佳釀,時間越久卻越發香醇。 在當今社會,物質文化十分發達,熱愛國學的人卻日益減少。黨的十七大就曾明確指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名中學生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並認真學習國學。學習國學的目的在於使每個人擁有優秀的良知良能,並貫穿與自己的每個行為,使自己有一個自知之明的定位,知道自己應當遵循的是什麼,應當反對的是什麼。

  在我校舉辦的“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中,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在朗朗的《弟子規》誦讀聲中,我們體會到古人總結出的道德規範,品味到知禮謙遜,溫文儒雅的聖賢薰陶,瞭解到中華文化的瑰寶和傳統美德的傳承。豐富了自己的國學文化,加強了自身的道德修養。 真正的經典總是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開啟我們的智慧之門,指引我們的前進方向。“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高尚品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都是我們成長與做人道路上的一盞盞明燈。弘揚發展優秀的思想文化是創造和諧社會的法寶,而這必須首先立足自身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與他人交流學習,所以我們應認真學習國學。 並做到學以致用,使自己成為具有深厚文化涵養的青年。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文化何等博大精深,我們的國學經典何等繁榮燦爛!它們凝聚了前賢聖哲的大智大慧,濃縮了我們華夏文明的思想精髓。走近國學,品讀經典,使我更加敬仰古人純淨而豁達的心靈和洞察世事的敏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學有所成。振興國學,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大家一起學習古人聖賢留下的瑰寶,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海洋中遨遊,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成長!

  篇二

  國學經典傳承著悠悠古國幾千年的燦爛文明,記載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識精髓,它為炎黃子孫書寫出最為驕傲的一筆。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誦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懂事時,媽媽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愛上了國學經典。

  先前我是個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業時不緊不慢的,甚至邊做邊玩,媽媽的嘮叨聲和爺爺的教誨聲不絕於耳,成為我學習、做作業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那時的我不但沒有改進,反而覺得非常反感。自從暑假媽媽陪我重溫了《論語》、《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誦讀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錯得多麼的厲害。《論語》裡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的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現在我做作業時,剛想偷懶,就會想起《論語》的這句話,馬上收起了玩心,專心做作業,它為我敲響學習的警鐘,時刻縈繞在我耳邊伴我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儘可能的幫媽媽做點我力所能及的家務。下班後,我拿出我的“祕密工具”—捶背沙鏟,給辛苦了一天的媽媽捶背……《三字經》裡不是說過“香九嶺,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嗎!何況自從我得了“過敏性咳嗽”以來,媽媽每天晚上沒睡幾個小時,還怕咳嗽耽誤了我的學習,每天晚上抽出時間給我輔導功課,並鼓勵我注意身體和學習兩不誤,媽媽還要上班,雖然累,卻沒有一絲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給予的,難道我不應該孝順他們嗎?

  國學經典誦讀,我愛您。你不但給我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裡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來的路就算再崎嶇坎坷,我也會迎難而上,我相信您會溫暖我一輩子的。

  篇三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裡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裡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