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愛人如傷的歷史典故

  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歷史典故,歡迎閱讀:

  愛人如傷

  《左傳·哀公元年》:“***逢滑對陳懷公說***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晉·杜預注:“如傷,恐驚動。”

  《孟子·離婁下》:“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對於希冀和已求得的聖道,永不滿足,好像尚未見及一樣***。

  “視民如傷”,是指統治者對待百姓應十分愛護,就好像唯恐他們有傷痛疾苦而照料不周到那樣。後常用以稱美或諫戒統治者愛護民眾的典故。

  唐,李隆基《腸諸州朝史以題座佑》。“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此用以勉勵地方官應愛護百姓,體恤其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