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已是共識,有關其效果、作用是多方面的,一般認為體育運動對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運動系統等各方面的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探討,歡迎參閱!

  

  ***一***體育鍛煉對骨的影響

  成年人的全身共有骨頭206塊,它們之間相互連線起來構成骨骼,組成人體的支架,對人體大腦、脊椎及內臟等重要器官起著保護、支撐和運動的作用。***顱骨可以保護大腦、胸骨、肋骨保護內臟器官等***

  骨的生長髮育對人體形態、內臟器官的發育成長,勞動和運動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保證骨骼良好的生長髮育顯得尤為重要,眾多實驗表明體育運動對骨的生長髮育起重要作用。

  1.能促進骨的生長

  人在20-25歲之前,生長得較為明顯的是四肢長骨。四肢長骨兩端***膨大處***各有一層軟骨,稱骺軟骨,它是骨的生長點和骨化中心。骺軟骨不斷骨化後變成硬骨,又不斷地增生新的骨細胞,組織成新的軟骨,骨頭就這樣不斷地生長。青少年時期機體內器官、系統機能新陳代謝最為旺盛,營養物質供應充足,生長激素開始分泌。這個時期如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則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腦垂前葉分泌更多的生長素,刺激骨骺的迅速生長。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由於受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面板中的部分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促進磷、鈣的吸收,增加製造骨骼生長的原料供應,有利於骨的生長髮育,對兒童少年的骨骼生長髮育特別有益。體育鍛煉不但對骨骺有較大的刺激作用,並能使血液迴圈增加,氧分及營養物質輸送充足,新陳代謝加快,使軟骨細胞不斷分裂、鈣化,提高骨骼和人體的長度。同時運動能使軟骨細胞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推遲和延長軟骨的生長髮育期,有利身高的充分發育。據中學生身高狀況調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比不常鍛鍊的學生的身高高4-8cm

  2.使骨增粗、提高骨的機械效能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促進骨骼生長外,還能提高骨的堅固、耐壓性。體育運動時,由於肌肉對骨骼的牽拉和重力作用,使骨骼不僅產生形態上的變化,而且使骨骼的機械效能得到提高。骨在形態方面變化最為明顯的是肌腱附著處的骨突***骨結節粗隆***增大;骨外層的密質增厚;骨的橫斷面增大、骨增粗;裡面骨鬆質中的骨小樑在排列上,更能適應肌肉的拉力和壓力。骨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成分增多,使骨質更加堅實,提高骨骼抗折斷、抗彎曲、抗壓縮、抗拉長和抗扭轉等方面的機械效能。實驗證明,一般人的股骨承受300kg的壓力就會折斷,而經常鍛鍊的人股骨可承350kg的壓力而不折斷變形,抗彎曲力也比一般人強。

  ***二***體育鍛煉對關節的影響

  人體骨與骨連線並能活動的地方稱為關節。由緻密結蒂組織和軟骨組織構成的。

  1.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關節周圍由關節囊、韌帶和肌肉等組織包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受機械力作用,關節面的骨密質增厚,使其能承受更大的負荷,並且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增強,關節軟骨和關節囊增厚,韌帶增粗,增強了關節的穩固性。

  2.增大關節的運動幅度和靈活性

  通過體育鍛煉,參與關節運動的原動肌力量得到增強,對抗肌的伸展性提高,同時關節囊、韌帶的伸展性也得到提高,所以關節的運動幅度增大靈活性提高。專門性鍛鍊可提高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我們通常稱為柔韌性練習。柔韌性青少年比成年人好,女子比男子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比一般人好。

  關節的穩固性、靈活性提高了,關節的活動幅度增大了,就能有效的防止關節脫位、韌帶拉傷和撕裂等關節軟組織損傷的發生。

  ***三***體育鍛煉對骨胳肌的影響

  人體的運動能力、勞動技能、基本活動能力以及某些器官的機能都表現為肌肉的活動能力,都需要通過肌肉的收縮活動來完成。肌肉收縮是人體一切活動的動力。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大小,對提高人的勞動能力、運動能力都極為重要。

  人體肌肉共有600左右,一般人約佔體重的44%***女性為35%***,運動員可達到50%-60%。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能使肌肉形態和功能方面發生顯著性變化。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肌肉粗壯、肌力增大。通過體育鍛煉,肌肉收縮活動得到加強,血液供應增加,肌肉內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儲備增多,肌纖維增多增粗,肌肉體積增大。實驗表明,肌纖維的增粗主要是因為其中肌凝蛋白含量增加,肌凝蛋白是肌纖維內一種重要的收縮蛋白,而且還具有ATP酶的作用,所以肌凝蛋白含量增加不僅使肌纖維增粗而且使收縮力及收縮速度加大。

  2.能量物質儲備水平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使肌肉中肌紅蛋白數量增加,毛細血管增多,結合氧的能力增強,儲存營養物肌糖元增加,使肌肉內物質儲存水平提高。因此,經常鍛鍊的人肌肉中營養物質能量儲備水平比一般人高。

  3.肌纖維中線粒體數目增多、體積增大。研究表明進行系統的耐力鍛鍊線粒體數量、體積增加尤為明顯,線粒體是肌纖維中的細胞器,它是肌纖維的功能中心,ATP主要是由線粒體產生。線粒體的增多,為肌肉收縮提供更多的能量以適應耐力專案的需要。為適應長時間的工作和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4.脂肪減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逐漸提高,人們的體力勞動程度越來越低,而脂肪的攝入量又大,所以肥胖的發生率增大。導致運動減肥比較流行,他受歡迎的原因是科學效果好。下面我就運動減肥的生物機理簡單的說一下,在體育鍛煉不多的情況下,骨胳肌表面和肌纖維之間有脂肪堆積,並且這些脂肪在肌肉收縮時會產生摩擦,降低了肌肉的收縮效率。大家知道,人體運動時主要能源來自於糖和脂肪。有氧運動中,肌肉收縮活動初期能源為糖,當持續運動達120分鐘以上時,遊離脂肪酸開始參與供能並達50-70%之多。因此肌肉對血中游離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增多,導致脂肪細胞釋放大量的遊離脂肪酸,使脂肪細胞瘦小;同時使多餘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轉化為脂肪,結果體內脂肪減少,體重下降。因此,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減少脂肪,達到瘦身和提高肌肉收縮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