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殘疾兒童的文章精選
當我們每天在抱怨社會的不公時,是否有想過那群殘疾兒童,他們才是我們應該去關愛的物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
你們知道剛剛過去的12月3日是什麼日子嗎?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一天。而對殘疾人來說,這一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92年10月14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12月3日為“國際殘疾人日”。
據統計,我國現有殘疾人六千多萬,由於殘疾人自身功能障礙,社會上還有一部分人對殘疾人歧視、偏見,使他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許多困難,或受到侵害,成為一個更是需要關心和幫助的弱勢群體。目前,全國有1000萬左右貧困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尚得不到保障;全國尚有數十萬殘疾兒童因貧困失學或輟學。我們同樣生活在一片藍天下,我們共同享受著溫暖的陽光,自然給了我們同樣的感懷,然而生活卻給了我們不同的境遇。但是他們也渴望溫暖,渴望與正常人同樣的生活,渴望同我們一樣暢遊於知識的海洋。
因此,關心殘疾人的困難,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需要。同學們,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下路的時間。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昨天、今天,而是在每一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給弱小的人更多關愛和幫助吧!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殘疾人自學成才,自強不息,他們身殘志不殘,如戰國時期的孫臏下肢殘疾,卻寫下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張海迪是當代身殘志不殘的典範,她坐在輪椅上寫下許多著名作品。當然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物理學家霍金、柔道冠軍劉思雅……。他們殘而不廢,身殘志堅,體現了生命的價值和尊嚴。我們對他們肅然起敬的同時,每個小朋友想想,自己是一個健康人,更應該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學習他們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學習他們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努力學習,刻苦學習,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每一次鍛鍊、每一次值日。
讓我們用手架橋,用心感悟,讓愛永存,共創美好的明天!
關於2
許多動作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對肢殘人來講卻是一種奢望:繽紛的色彩對我們來說司空見慣,對盲人來講卻是一種幻想;美妙的自然之聲對我們來說習以為常,對聾啞者來說確實一個遙遠的夢。
所以,我們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也許有人會說:“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又不止一個兩個,我們幫的過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讓我為你講一個故事:暴風雨過後,許多小魚被捲上海灘困在淺水灣裡。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將小魚撈起重新放回大海。路人不禁問:“孩子,這裡有幾百甚至幾千條的小魚,你救的過來嗎?”“我知道我救不過來。”男孩回答。“那你為什麼還要堅持這麼做呢?”路人接著問。“因為每條小魚都想回家呀!”男孩堅定地說。
哪條小魚不渴望迴歸大海?哪棵小草不企盼陽光雨露?哪個人不希望自己健康快樂、生活順心?關愛殘疾人,應該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即使是一次自然的讓座,一個不經意的關心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熱心的攙扶,都會給他們帶去莫大的溫暖和快樂。
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鼓掌聲震天,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如果我們都能伸出自己的友愛之手,奉獻自己的珍愛之心,我們的校園會多一些笑聲,我們的社會會多一些溫暖,我們的家園會更加美麗,讓我們共同搭一座幸福的城堡,為自己和他人制造美好生活。
關於3
健全人尊重殘疾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生命。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自有人類開始就有殘疾人,殘疾人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是人類的組成部 分,殘疾雖然發生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卻是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沒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完整的交通法規;沒有工傷造成 的殘疾,就沒有勞動安全條例;沒有出生缺陷,就沒有現代的母嬰保健。正是一部分人首先承擔了殘疾帶來的痛苦,才促使現代人類社會在醫學、遺傳學、勞動保 障、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不斷髮展。因此,對殘疾人更多一些尊重,是一種道義責任。
關愛殘疾人,你會怎麼做 新浪網的一項調查顯示,“不佔用殘疾人專座”成了大眾普遍認為的關愛殘疾人方式,投票率達65.79%。中科院心理學 博士鄭希耕表示,相對於其他關愛行動來講,不佔殘疾人專座更具現實性,是最容易接觸到的。如果連給殘疾人讓座都做不到的話,就更不用說扶殘疾人過馬路或者 去當志願者了。而且這一行為與整個社會文明禮貌風尚銜接最緊密。
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強調企業對殘疾人群體的社會責任也是十分必須和必要的。對殘疾人的關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必要環節,但這種關愛絕 不能僅僅停留在同情、不歧視、救濟幫助這些較淺的層面上,而是應該從各行業、各領城中體現和諧社會的優越性,在教育、醫療、通訊、就業、交通等各領城切實 推動所有幫助殘疾人的行動。這種幫助不僅僅是幫助他們生存,更是要幫助他們生活,這就意味著殘疾人群體應和苦通人一樣,享受他們所應享受到的一切人權要 素。關愛殘疾人是我們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