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勤儉節約手抄報

  勤儉是一門藝術,它使你最大限度地享有生活。酷愛勤儉則是一種美德,它使你最大限度的快樂生活。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1:

  節約是一種美德,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現代社會發展了,各方面的條件優越了,很多人就開始鋪張浪費起來了。但是我們要清醒的看到我們的發展還處於低水平、不均衡階段,就是真正富裕發達了,勤儉節約也決不能丟失。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節約應該從我們自身做起,在工作中,節約每一張紙,生活中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做到持之以恆,將節約發揚光大。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2: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它更是我們作為一名精神科工作人員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因為具備這種美德,才能不慕榮利奮鬥在精神科臨床的第一線;正是因為具備這種美德,才能不嫌不棄待精神病人如親人,視病人的拳打腳踢於不顧;正是因為具備這種美德,才能摒棄奢欲,以事業為重,有所成就,有所作為;正是因為這種美德才能真正的捨身處地為病人著想,改善醫療環境。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樹立節約意識,從自己做起,從對待每個病人的每一項檢查、每一個治療開始,最大限度的節約醫療資源。

  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通過閱讀浪費之風必狠剎這篇文章使我充分認識到狠剎浪費之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說“天天魚肉”“天天過年”,人們的吃穿不愁,然而人們對勤儉節約的概念越來越淡漠,越來越忽視,在豐衣足食的今天,我們忘記沒有糧食吃、忘記了吃樹葉、吃樹皮維持生命的艱難歲月,換來的卻是攀比:誰家有房?誰家有車?誰穿的衣服是名牌?自己的思想在一個誤區裡徘徊,不能正確的看待“過去、現在和將來”。

  中國地大物愽,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麼,但是如果人人都在浪費,天天都在浪費,可想而知那將是多大的一個數目?中國人鋪張不起、浪費不起,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事實:中國還有1億多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城市人口以及為數眾多的其他困難群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的節約意識明顯淡化,浪費現象比比皆是,奢侈程度及消費過度已居世界前列。黨中央通過一系列措施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表明了黨中央的決心和新心。

  大家都知道“成由節儉敗由奢”的道理,“節約”並不只是說說而已,要從實際走進心裡,從我做起,在生活中養成一個自然的習慣,把“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切實融入的生活當中去,感染身邊的人,充分認識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切實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