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桃樹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生產時間的增加,品種老化、高產質低、病蟲害猖獗、化肥施用偏多等問題,已嚴重影響了桃樹生產,所以在種植桃樹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種植桃樹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種植桃樹的注意事項

  選用優良品種

  品種是生產優質桃的基礎,質量差的品種即使採用高水平的管理措施,品質也不會有大的提高。

  在設施桃栽培中,一些老品種,如瑞光3號、早紅珠、華光等品種,主要表現在果個小、果肉易軟、不耐運、貨架期短、效益差。

  為此,新建棚室要栽植市場需求對路的品種。對正在生產的棚室要採用高接換頭的方法改換新品種。具體品種有春雪、大京紅、京紅、金奧、中油5號、紅美、突圍、早露蟠桃等。

  無論採用什麼品種,選擇品種的標準都必須本著果個大、成熟早、果形正、味甜、色豔、香氣濃、耐儲運、商品性強、效益高為原則。

  改接時間在果實採收後,具體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嫁接方法採用帶木質芽接法和丁字形芽接法。

  提倡稀植

  目前生產中,採用1米×0.9米的高密度栽培,雖然當年能夠具有較高產量,但給以後的棚室管理帶來諸多不便,也使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營養面積,樹冠沒有足夠的營養空間,造成枝條擁擠、鬱閉,既不通風透光,又不便於操作管理。

  所生產的桃果實顏色淺、風味淡。建議採用大株行距栽植,行距要求在1.8~2米,株距1~1.3米栽植。

  其次,對栽植過密的棚室要實施間伐,方法是隔行伐行或隔兩行伐一行。採用隔株間株,變南北行為東西行具有同樣的改良效果。

  採用合理樹形

  目前生產上栽植密度千差萬別,而採用的樹形與密度不相對應。有的密植栽培卻採用稀植樹形,造成樹冠提前鬱閉,給棚內作業造成不便。

  有的稀植栽植採用了小冠樹形,不能及早利用空間形成經濟產量。建議要充分認識栽植密度與樹形的對應關係。

  採用的樹形由密到稀相對應為紡錘形、傘形、“Y”字形、三主枝開心形,做到因密度定樹形。

  對已經鬱閉的棚室要及時進行樹體改造,本著以改造樹形為主,照顧產量、質量的原則及時進行。樹形改造的時間在桃果採收後,也可以結合高接換種同時進行。

  科學定產

  合理負載,防止產量過高。生產中果農一味地追求產量,留果量大,造成桃果個小、品質差。對於留果量,建議果農做一個切實可行的產量計劃,將這個計劃數均勻地分配到每株樹上,做到因樹定產。

  一般情況下每畝定產2000~2500公斤。在此基礎上,要嚴格疏花疏果。對自花結實率高的品種,應及時疏花、疏果,越早越好;對無花粉或自花結實率低的品種,不疏花,只疏果,且疏果應在花後3周內結束。

  儘量選留長度為20~50釐米、粗度0.3~0.5釐米的優質結果枝上的果,每個長果枝留3個果,中果枝留2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果間距在15~20釐米,每畝留果量9000~10000個。注意大型果少留,小型果多留。

  增施有機肥

  在生產中果農只注重化肥的施用,而忽視有機肥的施用,造成土壤板結。為此,建議果農要從思想上提高施用有機肥的意識。

  有機肥富含桃樹生長所需要的多種元素和有益微生物,對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等方面有著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隨著樹齡的增加,施用有機肥的必要性更強。

  樹齡大,桃樹分泌的有害物質在土壤中積存多,只有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利用其有益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桃樹多年分泌積存的有害物質。另外,要適時施足施好優質有機肥,在每年的桃果採收後和桃樹休眼前是施用有機肥的最好時間。

  一般豐產的設施桃樹,每畝施用優質有機肥應在5000公斤以上。有機肥採用溝施,即在桃樹行間挖深15~20釐米、寬40釐米的溝,將肥施入溝內,然後覆土澆水。有機肥的種類有廄肥、禽畜糞便、人糞尿等。

  有機肥缺乏時,可換用餅肥,品種有豆餅、花生餅等,以豆餅為主,每畝用量250~400公斤。施用時將餅肥粉碎、浸泡,充分腐熟後與河沙拌勻,在行間開20釐米的溝,將肥施入,然後覆土、澆水。時間和方法同有機肥。

  有條件的地方提倡施用沼肥,即沼渣、沼液。腐熟好的沼肥既是很好的肥料,又能防病驅蟲。對於沼肥的用量可多可少,可衝施、噴施、土施。在整個生長季節都可使用。

  增加光照

  擦棚膜,除灰塵,增加光照。由於錯季生產的原因,冬天日照時間短,加上塑料薄膜對光照的消減,光照強度和時間明顯不足,影響果實著色。

  為了促進果實著色,農民朋友往往採取重摘葉的方法,輕者摘葉40%,重者達60%以上。這種做法雖然桃果提前著色,但糖分積累少,含糖量下低,影響品質、風味和果個大小。

  建議冬季果農朋友應勤擦棚膜,去掉膜上灰塵。在後牆掛聚乙烯鋁反光幕,增加漫射光照。在果實成熟前期,地面覆反光膜,增加反射光照。

  適時採收

  適時採收,保證果品質量。有些果農為了追求價格,在桃果還沒有達到足夠大小,桃果的色香味還沒有顯現出來,剛剛著色時便進行採摘,影響了果實品質。

  建議果農要充分了解品種的固有品質特性,在果實達到足夠大、固有風味明顯顯現、著色面積佔固有著色面積的85%以上時採摘。切忌採青。

  桃樹主要病蟲害防治

  1、桃蚜:***桃粉蚜、桃瘤蚜***春、夏、秋均可發生,尤為春末夏初發生最為嚴重,當達到防治標準時,可選用硫丹***賽丹、碩丹***或吡啶雜環類殺蟲劑,吡蟲啉或啶蟲脒及時防治,也可用樂斯苯防治。

  2、紅蜘蛛***葉蟎***:在乾旱高溫的季節發生較為嚴重,且發展蔓延快,危害嚴重,防治難度大,可選用阿維菌素加高滲噠蟎靈及時防治,也可用甲氰菊脂***滅掃利***、丁硫克百威***好年冬***防治,並可殺滅多種害蟲。

  3、桃小食心蟲:是鑽柱式害蟲。蛀入果內危害,可與5月上旬藥劑處理樹盤,每畝用50%辛硫磷或48%樂斯苯500克加1倍水,拌成25kg的毒土,撒入樹盤,淺鋤後耙平,封閉土壤,也可畝用碳酸氫銨50—75kg,邊撒施,邊翻土拌勻後拍實,利用碳銨的燻蒸和腐蝕作用,殺死土壤中大部分害蟲、病菌和草籽。根據蟲害發生情況,成蟲產卵期噴藥,用滅掃利1800—2000倍加滅幼脲1000倍或樂斯苯1500倍加阿維菌素4000倍適時防治。

  4、桑白蚧 ***桃介殼蟲***:成蟲和若蟲群集固著枝幹吸食汁液。5月初開始孵化,第二代雌成蟲發生9月間,交配受精後,在枝幹上越冬。防治措施:1、休眠期防治:桃樹發芽前噴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石硫合劑晶體30—50倍液或5%柴油乳劑,消滅枝幹上越冬雌蟲。2、生長期藥劑防治:在若蟲孵化後未形成介殼前及時噴藥,是藥劑防治的關鍵,但這個時期僅短短的幾天,一定要抓住,否則,一旦蛻變形成介殼後,因有蠟質保護藥劑很難奏效。目前,防治桑白蚧效果較好的藥劑為48%樂斯苯乳油1000—1200倍液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

  5、桃樹主要病害有:細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黴斑穿孔病,黑星病,褐腐病等主要病害。防治措施:1、加強桃園管理,增強樹勢,注意排水,增施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改善桃園的通風透光條件,合理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葉、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集中燒燬或深埋。2、桃樹萌芽前噴施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石硫合劑晶體30倍液或1:1:100倍的波爾多液。落花後10天開始噴施“乙蒜素”1500—20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加大生M—45可溼粉600—800倍液,隔10天一次與12.5%晴菌唑1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600倍液交替使用,噴施2—3次。也可根據病害發生情況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控制病情,減少危害。

  6、桃樹流膠病:是樹勢衰弱,營養不良,蟲傷,創傷,病菌感染的共同結果。防治方法是:增施有機肥,促使土壤疏鬆肥沃,減少積水,創傷,蟲傷,用殺菌劑加營養劑塗抹保護傷口,減少病菌侵染,平衡營養,合理負載,減少病蟲危害。

  桃樹的防寒越冬方法

  桃樹大多數品種可忍受-22~25℃低溫,所以桃樹基本上都能安全越冬。但需要注意盆栽桃在冬季需一定量低溫才能正常發芽、開花、生長、結果,通常需冷量為600~1200小時。因此,需要注意桃冬季的低溫處理,不要放入有暖氣的屋中,一般將盆桃放置在-1~7℃低溫條件下較適宜,多放在地下室、地窖內越冬,同時防止盆土乾燥,若干燥應及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