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認識的實習報告案例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它不僅能讓我們學到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能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首先,我們來到了從屬福州市西區自來水廠的汙泥幹化廠。福州市西區自來水廠承擔著福州市西區的供水任務,每天供水400萬噸。這家汙泥幹化廠的工作目的是處理自來水廠排出的汙泥。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瞭解到,在制定處理方案時要根據處理物件的性質和處理目標的不同來制定出不同的治理方案。在處理這些汙泥時,我們首先是要降低汙泥的流動性,也就是降低它的含水率,使之從流動變為不流動,最後變為固體,然後進行填埋或進行再次利用,比如作化肥。在處理汙泥時主要的工作目標是將泥水分離,其中水分為遊離水、表面水和毛細水三種。未經處理的汙泥含水率為99%,一般情況下處理完的汙泥含水量降為55%-60%,只有經過焚燒後的汙泥含水量才會降至10%,而剛開始的汙泥所含的水分中,有10%是遊離的,有20%-30%是表面水,其餘大多數為毛細水。考慮到治理的目標、成本和治理物件的性質,這裡只要求祛除汙泥中的遊離水和表面水,使固廢不流動就可以了。根據汙泥的性質,這家幹化廠制定了這樣的工藝流程:汙泥從淨水廠產生並被運輸到幹化廠後;首先,向汙泥中投加混凝劑,這是一種混凝工藝,這是為了使表面水遊離出來;然後汙泥被運送到高密度澄清池,在這裡汙泥的遊離水被分離出來,澄清的水將被直接排放入閩江,這是因為這些澄清水是沒有被再次汙染的,而被分離出來的沉澱汙泥中,大部分是被運送到幹化床利用蒸發原理進行幹化,在幹化後的汙泥被外運填埋處置,還有一小部分被分離出來的汙泥則經過汙泥迴流重新進入高密度澄清池再進行處理。在經過這一系列的介紹後,我們開始了參觀認識實習。首先,我們來到了加藥間。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種叫聚丙烯醯胺***PAM***也叫絮凝劑,這種絮凝劑主要起架橋作用,是一種有機的絮凝劑,有機的絮凝劑根據分子量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這些絮凝劑首先要進入溶解溶藥器用攪拌器使之溶解,然後這些藥通過加藥泵進入到高密度澄清池中,在此過程中,要應用柱塞原理實現保持穩定的流量,並採用迴圈方式進行調節,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溶解溶藥器周邊必須配有梯子和清洗池,這就是對環境工程的要求。從加藥間出來之後,我們進入了另一間操作室,在這裡有許多的閥門和泵,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提升泵了,它通過閥門的開關來控制汙泥的提升和迴流,同時汙泥的濁度和PH值也由線上監控裝置進行監督和控制。接下來,我們來到了高密度澄清池,這裡有一臺攪拌機是用來促進泥藥接觸的,在這裡還有斜管沉澱池,而懸浮的汙泥層會形成過濾網,它與汙泥的回 流保證了高密度澄清池的結構,這也是有考慮到經濟問題的。最後,我們來到了幹化床,這是汙泥幹化的地方,汙泥從斜管沉澱池經過排泥管的運輸最後來到了幹化床,幹化床的設計與地區的氣候規律有關,當蒸發量大於當地的降水量並有足夠的面積時,則可以不考慮降水因素,由於幹化床也會產生澄清水,所以幹化床的周圍設有起壁機,通過起壁機來調節池中水面的高度,沙層過濾的澄清水也將被直接排放入閩江。

  目前城市淨水廠汙泥處理處置發展概況如下:在過去的城市淨水廠建設中,汙泥處理一直被忽視的一個環節,人們更多的關注於工業生產的排汙治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各國建設的淨水廠排泥水處理設施,多是沿用汙水處理廠的汙水和汙泥處理方法進行設計和應用,主要採用汙泥塘與幹化場處理和汙泥。隨著城市化程序的發展,六十年代開始,研究人員工著手認真研究淨水廠排泥水處理和汙泥處置工作,調查了淨水廠的排泥與淨水廠淨水工藝間的關係,探討了淨水廠排泥與汙水廠排泥的異同,七十年代,美國聯邦政府頒佈布《水汙染控制法》,要求各州制定標準,水廠汙泥必須經處理再行排放;並且擬定了一個汙泥處理髮展草案。其發展目標是:到七十年代末,應用可實行技術合理進行汙泥處理,並要求各類水廠排除汙水的pH值及總懸浮物達標。到八十年代初,必須考慮汙泥處理工藝的經濟性,要求對汙泥處理後的析出液或濾液回用;到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國範圍內消除汙泥排放造成環境汙染。日本於1975年也頒佈布了《水質汙濁防止法》,規定沒有沉澱池和濾池的淨水廠,其排出水必須經處理至符合水質排放標準。近年來,美、俄、日、英、法等發達國家的各大、中城市新建的淨水廠中均設定了較為完善、自動化程度高的汙水和汙泥的處理設施。離心脫水、加壓脫水等機械脫水方法應用普遍。歐洲有些淨水廠,由於原水中的懸浮物含量低,濁度小,水廠排水中泥含量少,往往將排泥直接排入市政汙水管理,輸送到就近的汙水廠統一進行汙泥處理,據有關資料,歐洲許多國家淨水廠經過濃縮和脫水處理的汙泥量,佔全部淨水廠汙泥量的70%。汙泥脫採用的具體技術,因各國的自然條件和習慣,有明顯差異。然而近年來的總體趨勢是,幹化聲和幹化塘的使用減少,離心與壓濾脫水逐漸佔統治地位。

  我國的淨水廠汙泥處理和處置工作起步較晚,由於淨水廠的排泥,在過去一般均認為其組成與水體的原有固體組分相當,只增加了處理過程中的一些絮凝劑,對環境害影響甚微,因而,目前為止絕大數淨水廠的排泥還是直接排入水體,但隨著我國政府對水資源保護工作的日益重視,特別是城市規模的不斷的擴大,淨水廠的排泥逐漸突出,據粗略統計,我國最大城市,上海市各淨水廠每年能過排泥進入水體的懸浮就達30萬tds***噸幹固體***,有機物按10%含量,可達3萬tds以上。淨水廠的排泥正受到有關部門的密切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水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的頒佈實行,我國在八十年代淨水廠排泥被提上議事日程,對水廠汙泥進行無害化處理已成為目前國內城市供水行業的重要任務。

  淨水廠是水源汙染的直接受害者,由於原水汙染給淨水工藝在技術上帶來許多困難造成淨水成本的不斷上升,保護水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淨水廠的排泥要首先做到達標排放是責無旁代的。

  離開了汙泥處理廠,我們的下一站就是福州市豐泉環保集團。

  到了這裡,我們第一步是先參觀固廢熱處理和尾氣處理裝置垃圾焚燒尾氣淨化裝置,在這裡我們所參觀的是醫療垃圾熱解爐,它主要是對醫療垃圾進行熱解焚燒。首先,垃圾先進入熱解爐,在熱解爐裡有1200攝氏度的高溫對垃圾進行缺氧燃燒,這樣會產生大量的有機氣體,其尾氣中主要含有HF、HCL、二厄英、和一些有機氣體。在此之後,這些氣體從熱解爐中進入到二燃室和三燃室中,這些氣體進入二燃室後會被加料助燃,然後再進入三燃室進行進一步的燃燒,在這一系列的燃燒後,氣體中的有機成分就被徹底燃燒了,剩下的就是一些酸性氣體和二厄英。而後這些氣體將進入急冷塔,在急冷塔中,這些氣體的溫度將急劇降低,從750攝氏度以上被冷卻至200攝氏度左右,其中有氣液兩向噴嘴可除去HCL並避免二厄英的再生成。接下來,從急冷塔出來的氣體將進入半乾法除酸塔,在這裡,酸性氣體將被NaOH、Na2CO3或Ca***OH***2中和而被去除,而且在這個半乾法除酸塔中的所有水分會被煙氣的溫度蒸發,從而是進入的液體只剩下固態,這就避免了廢液的處理,在其中還設有旋轉噴霧裝置,轉速達到了16000轉/分,這又使得尾氣的處理更加完全。接下來尾氣進入的是布袋除塵器,此時的尾氣的成分主要是粉塵、二厄英和少量有機氣體,在布袋除塵器中有活性炭噴粉裝置,它用活性炭層處理淨化氣體汙染物和粉塵,這就使得尾氣中的有害物質進一步減少。從布袋除塵器中排出的尾氣,下一步就會進入活性炭吸附房,在這個活性炭吸附房中有大量的活性炭纖維,它可以進一步將沒有被處理轉化的有害氣體淨化吸收,以達到尾氣排放標準。在此之後,尾氣就可以進入排放系統,這個排放系統應根據尾氣的溫度、特性來設計排放裝置,並排入到外部環境之中。此外,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氣體所經的管道都是繞彎的,這是為了延長氣體停留的時間,這就是工程設計過程中所要考慮的細節了。以上就是醫療垃圾熱解爐的工藝流程原理了,它的圖示如下:

  熱解爐

  二燃室

  三燃室

  急冷塔

  半乾法除酸塔

  布袋除塵器

  活性炭吸附房

  排放系統

  在這裡我們還看到了另一套裝置,這是一套用於處理生活垃圾的這也是一個焚燒爐,它主要包括旋轉爐窯、旋風除塵器、吸收塔,其中旋轉爐窯是用於燃燒垃圾,而旋風除塵器則是用於除粉塵,最後的吸收塔是用於除酸的。這就是生活垃圾焚燒爐的大致工藝流程。從這裡,我們看得出來,醫療垃圾的處理工藝相對於生活垃圾的處理工藝複雜一些,這是由於醫療垃圾的有害成分較多而且成分也較複雜。

  參觀完了一系列的固廢熱處理和尾氣處理裝置,我們來到了下一個參觀物件——搪瓷拼裝罐式汙水處理成套裝備的所在地。

  這是一套生物汙水處理系統,它的工作機理是利用微生物來降解有機物。首先,汙水會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可對汙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然後由水泵控制進入裝置的水量將水送入裝置中。之後,汙水就會進入兼氧池,在這裡,兼氧菌起主要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外界並不對汙水進行充氧,其目的是消耗汙水中的有機物,水解酸化有機物,處理率達50%以上。接著,汙水將進入第一接觸氧化池,在這裡主要是好氧微生物起作用,所以要對其進行充氧,在此之後,汙水將進入第二接觸氧化池,在這裡,水裡大部分有機物將被分解掉,在第一接觸氧化池和第二接觸氧化池中都要採用暴氣的方法使得氧氣、微生物、汙水得到充分的接觸和反應。從第二接觸氧化池出來的汙水下一步要進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懸浮物和水將被分離開,從二沉池中排放出的水就是達到排放標準的水了。在老師的介紹下,我們還了解到,汙水還可以通過砂濾器來淨化懸浮物,但由於使用砂濾器裝置要反覆沖洗,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汙水,所以這種處理方式不常被採用。除了這套裝置所採用的這種生物淨化法外,還有其他的生物淨化法,如接觸氧化法、活性汙泥法等。

  通過了一個學期的導論學習,我們對環境工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前提,而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無所不在也是舉足輕重的,所以身為一個地球人,我們應該儘自己所能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保護環境也就是保護了人類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環境工程師更要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要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是多麼重大,我們有必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並掌握好所學的專業知識,並通過不斷的實踐來磨練自己,使得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可以融會貫通,懂得學以致用,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環境工作者、一名合格的環境工程師!

  範文二

  一.實習目的:

  認識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它不僅能讓我們學到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能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環境工程專業快一年了,但對於這個專業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卻還十分模糊,通過這次認識實習,使我已經對這個專業所要從事的工作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二.實習的具體內容:

  ***一***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三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0日上午

  1. 概況:

  長江三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是國家二級監測站,共監測30個專案,同等級別的監測站整個長江干流共有7個,主要負責水文水資源勘測、幹流及主要支流水文、河道、泥沙、水質基本資料收集,在水文水資源監測與評價、水資源論證、水環境監測、水質分析、水量計算、水文氣象預報、水文分析計算、防洪等方面,技術裝置先進,實力雄厚。

  2. 處理工藝:

  該監測站擁有較多實驗室,根據其功能不同可分為:生化室,無菌室,質控室,消解室,天平室,儀器一,二,三室,原子熒光室,原子吸收室,氣象色譜室,泥沙分析室,泥沙天平室。每個實驗室配有相關的儀器。

  其中日常監測專案包括常規五引數***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濁度***,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TOC***,總氮,總磷,硝酸鹽氮,磷酸鹽,***,氟化物,氯化物,酚類,油類,汞等的重金屬,糞大腸桿菌,細菌總數。

  而且該監測站裝置齊全,比如說有GM-0.35隔膜真空泵,PXD-12數字式離子計,AA-400原子吸收儀,AFS-900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測汞儀,測油儀,DDSJ-380電導率儀,PHSJ-4A7PH計,離子色譜儀,UV-754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7-225型可見分光光度計,AE200電子天平,GPI-2氣體淨化儀,LDZX-40BI立體 式自動電熱壓力蒸汽器,YXZ型自動恆溫水浴鍋,PSH525生化培養箱,TG16-WS高速離心機,BOD5恆溫培養箱,摩爾元素系列超純水機,BOD-220B快速測儀,Z-2000原子吸收儀等一系列高階儀器。據高站長說,其中價值在百萬以上的儀器不在少數。

  3. 監測站工作流程:

  質量體系執行 → 業務合同受理 → 編制計劃、程式 → 環境設施確認 → 儀器裝置確認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 人員確認 → 取樣\送樣 → 樣品接收、處理 → 領出樣品,按標準***作用指導書***檢測 → 資料、記錄控制 → 報告編制 → 服務客戶

  ***二***宜昌水文站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0日上午

  1. 概況:

  宜昌水文站坐落在長江邊,它被譽為國家一級水文站,世界教科文組織一級站,在世界上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同時它悠久的歷史也為自身增添了不小的魅力。該站始建於民國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幾個水文站之一,並且在1998年抗洪期間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該站從執行之日起,就開始在水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至今已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比如:

  1153年7月31日 59.5m 1227年8月1日 58.47 m

  1560年8月25日 58.45 m 1788年7月23日 57.5 m

  1796年7月18日 56.81 m 1613年7月18日 56.67 m

  1860年7月18日 58.32 m 1870年7月20日 59.5 m

  1896年9月4日 55.92 m 1905年8月14日 55.14 m

  1921年7月17日 55.33 m 1931年8月10日 55.02 m

  1945年9月6日 55.71 m 1954年8月7日 55.73 m

  水文站是觀測及蒐集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的水文、氣象資料的基層水文機構。水文站觀測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溫、冰情、地下水、水質等;氣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發量、氣溫、溼度、氣壓和風等。按測驗專案分為觀測水位、流量或兼測其他專案的水文站;只觀測水位,或兼測降水量的水位站;只觀測降水量的雨量站;只測水質的水質站;只測地下水的地下水井觀測站;測量河流泥沙的泥沙站;觀測水面蒸發和陸面蒸發的蒸發站。中國把水文站按性質分為基本站和專用站。前者的任務是收集實測資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規律的資料,滿足水資源評價、水文計算、水文情報、水文預報和水文科學研究的需要。

  1.工藝流程:

  該站在主要是在一公里的江面上布了10個監測點,在水深30公分的地方採一個樣本,然後開始分析。

  ***三***長江南津關水質自動監測站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1日上午

  1. 概況:

  20XX年1月,國家環境監測總站於宜昌市南津關開始著手建設一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對長江流域南津關斷面的水質進行實時監測。20XX年1月15日開始了試執行,目前由國家總站交付給該站託管執行。監測專案有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氨氮、pH、電導率、濁度、溶解氧、水溫。於2004年總站又增加了總磷、總氮和糞大腸菌群這三個監測專案,使得檢測專案更趨於完善。

  2. 工藝流程:

  該監測站通過實施地表水的自動監測,可以實施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端監測,達到及時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實現預警報重大或流域水質汙染事故,解決跨行政區域的水汙染事故糾紛.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監測頻次可以根據情況連續監測或每幾小時監測一次,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控制軟體自行設定.目前採用4小時取樣分析一次的頻次,每天每個監測可以得到6個監測結果,這些資料通過通過電話線傳送到各站點附近環境監測站,便於自動監測的維護,管理人員及時瞭解其執行狀況,資料通過衛星傳送方式傳送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使國家環保管理部門及時瞭解各重點斷面的水質狀況。

  水質自動監測技術是一個集分析儀器、取水、控制及資料傳輸與處理的系統工程,整個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由以下部分組成:

  1、自動監測站的站房;

  2、外部採水系統;

  3、配水系統及內部水樣的預處理;

  4、儀器部分;

  5、通訊及控制系統;

  6、中心軟體;

  7、輔助設施。

  ***四***雙彙集團宜昌廠區的汙水處理站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2日上午

  1. 概況:

  雙彙集團是我國著名企業,也是全國五百強之一,但有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它同時也是一個排汙大戶,因此我國對它的汙水排放也有著嚴格的標準,這次我們參觀的就是其宜昌廠區內部的一個汙水處理站。宜昌這個廠區雖然不大,但在其整個生產工藝當中全部含有生產廢水,因此它也是宜昌的一個重點治理單位。所以,在 2004年,宜昌市政府責令該廠建立了這個汙水處理站,共投資700-800萬元,由林站長一手組建,日處理能力2200噸。經處理後,其廢水COD含量達到國家Ⅰ級排放標準,小於100mg/L,處理效率達到97%-98%。

  2. 處理工藝:

  活性汙泥法,又叫生化處理法,厭氧和耗氧,活性汙泥法工藝是應用最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

  3. 處理工藝流程:

  濃度很高的廢水先從隔山池進入,所謂隔山池既為網狀物,先去除廢水中體積較大的木塊等;然後到達初沉池;第三步到調節池,起到的作用是水大的時候就不可能前部進到裡面去,只能在裡面呆在,水少的時候就先在裡面存在,等到水大的時候在進去還有一個就是預酸化的作用,使廢水的ph值在某一個值上面;然後在通過泵把廢水提升到氣浮池,其作用就是對廢水充氣,使其進行充分耗氧,在這個池中還要加高效的消毒劑、降解劑聚氯化鋁,作用是去除油、重金屬和一部分鹽;第五步就到厭氧池,目的是把廢水裡面所有的氧分去掉,因為有些微生物在沒有氧的情況下可以消耗其他的微生物,厭氧池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來處理廢水中其他的微生物;第六步進入耗氧池,也就是曝氣池,是為了對廢水充分的進行充氧,把活性汙泥在裡面充分的進行消解、繁殖;第七步進入二沉池,起到活性汙泥和廢水分離的作用,二沉池的汙泥又回到曝氣池裡再用;最後進入到消毒池,然後排放。

  ***五***宜昌市第四自來水廠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3日上午

  1. 概況

  該廠是七十年代立的項,八十年代中期竣工的,使用的是八十年代的自來水生產工藝,也就是比較先進的自動化工藝。宜昌市有四個自來水廠,一水廠就是三峽大學用的,在電視塔旁的那個山上,成立於解放前,但工藝較為老化。二水廠在楊岔路那個地方,是在六十年代修的。後來由於宜昌市的發展,又先後修了第三、第四水廠。

  2.工藝:

  從關莊水庫抽取水源,用管道輸送至一級泵房***取水泵房***並在一級泵房前加氯以殺滅藻類、植物和貝類動物。再通過一級泵房將水送至廠內處理系統中。通常經過混合***在水源水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鋁,俗稱礬***反應、沉澱、過濾、消毒等處理工藝,每一工藝配以相應的構築物***如沉澱池、濾池、清水池等***,濾後消毒一般是加氯和氨,投加了消毒劑的水經清水池、並在池內停留一小時左右就成為合格的飲用水,再經過二級泵房***輸水泵房***加壓輸送到城市管網中,供生活飲用和生產使用。

  ***六***宜化化工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4日上午

  1. 概況:

  該廠是我們此次認識實習的最後一站,同時也是重要的一站,因為對於廢氣的處理也是我們環境工程專業所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廠內的廢氣處理裝置相當先進,除塵率可達95%。

  2. 工藝:

  脫硫除塵。先通過靜電除塵,靜電除塵裝置是利用靜電力從氣流中分離懸浮粒子的一種方法,且分離塵粒耗能低,一般處理1000m 3 /h的含塵氣體所耗電能只為0.1-0.8kw.H,氣壓損失也很小。因為相對大的靜電力作用在粒子上,即使對極微小的粒子也能有效捕集,因此除塵效果非常好,除塵率達95%以上。

  三.實習總結:

  通過了這次認識實習,我對環境工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充滿了希望。因為人類的生存要依賴環境,而保護環境這一重任即將落到我們肩上,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並掌握好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磨練自己,使得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可以融會貫通,懂得學以致用,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環境工作者、一名合格的環境工程師!

  範文三

  大三上學期已過去一半,下學期我們將學習更多的和更系統的專業課,我們即將面臨的是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用我們的所學回報國家,回報社會。但是一直以來我們只是學習理論知識,再多的理論知識也只是紙上談兵,為了讓我們對我們的專業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對本專業的各個方面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使同學們明確自己的專業範圍,瞭解專業一些簡單的設計、施工、維護管理、除錯等方面的知識,老師組織了我們為期一週的認識實習。 認識實習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聯絡實際、增長實踐知識的重要手段和學習方法之一。在這一週的實習中,我們在專業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對本專業的學習和未學習的基本知識有了一個認識,並對一些實際問題加以分析和討論,瞭解了專業概況,為後續專業理論知識得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使我們對本行業的工作性質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培養了我們對本專業的熱愛,強化了我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鞏固了專業思想,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這次實習,我們主要通過參觀天津節水科技館和汙水處理廠,瞭解汙水處理廠對各種汙染物的濃度要求,對其工藝流程有個大致瞭解,對各個處理單元的連線、作用、出水的質量、達到的標準有大致的瞭解。從感官上了解汙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為今後的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認識實習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對課本知識認識的加深和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

  實習動員

  時間: 20XX年10月24日 地點: 西配201

  認識實習是針對學生專業進行的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個初步認識,為以後學習專業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對自己以後的就業方向和工作性質有所認識, 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強化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鞏固專業思想。

  實習時間安排為:2011年10月25日天津節水科技館

  20XX年10月26日錄影觀摩實習

  20XX年10月27日紀莊子汙水處理廠

  實習過程中,學生要積極參加實踐活動,服從統一安排, 端正態度, 同時要保障個人人身安全,以高漲的熱情投身於實習當中去, 以優良的成績完成實習任務。

  天津節水科技館參觀實習報告

  實習地點:天津節水科技館 實習時間:20XX年10月25日

  天津市節水科技園位於天津市西青經濟開發區大寺工業園內,展區面積1680平方米,目前,該館為我國規模最大、展示內容最豐富、科技水平最高,集宣傳和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節水科技館。該館展區主要由序廳和四個相互關聯的展廳***“大自然的恩惠”、“日益珍貴的水資源”、“開源節流的時代”、“共創人與自然和諧的明天”***組成。科技館共設定展項200餘組,通過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展覽,突出“自然、人、水、科技”主題。此外,各展區設計力圖在高科技的基礎上運用互動展示手段,為參觀者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之旅。

  進入序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展示天津建設成就的主題幕牆,在穹頂的66平方米的LED高清視屏演繹水是生命之源,它與陽光、空氣一起並列為生命的三大要素。該廳的地面玻璃透視屏下展示的是天津的水系分佈圖。同學們一進科技館就被這個神奇的透視屏所吸引,大家都忍不住踩上去,體驗一下懸空的感覺。這個水系分佈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引灤入津工程,一條寬闊而曲折的溝渠橫穿整個天津,像一條巨龍守護者天津。引灤入津工程將河北省境內的灤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水源地位於河北省遷西縣灤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庫,向天津供水10億m3/a。工程緩解了天津市的供水困難,改善了水質,減輕了地下水開採強度,使天津市區地面下沉趨於穩定。

  接著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開始參觀節水科技館,大自然的恩惠,日益珍貴的水資源,開源節流的時代,人與水和諧的明天,影視與多媒體介紹六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融入了許多科技元素,置身於科技館中彷彿置身於一個神奇的水世界。每參觀完一部分我都會為我所看到的景象所驚歎,沒想到我們日常接觸的普普通通的水居然如此神奇,它彷彿就像是魔法藥水一樣,你能想到的或者你不能想到的都能發生在它身上,我甚至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們平常所喝的水。最令我驚歎的是人的身體重量居然一半以上都源於水。我還忍不住專門測試了一下自己,我體內居然含30公斤的水,而我的總體重只不過53公斤。科技館裡不止講述了水的神奇,還講述了人們為了節約用水所發明的各種節水措施,目的旨在於喚起人們的節水意識。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因為人類所能用的水少之又少,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水資源匱乏地區,而天津更是嚴重缺水城市。參觀結束後我們又觀一個關於水的視訊片段,片段中融入了各種水的元素,渲染了一個美麗的水世界。

  節水科技館的參觀,我不僅感受到了許多關於水的先進技術,而且認識到水的重要性和匱乏,生活中我們要處處節約用水,真正做到“細水長流”。

  紀莊子汙水處理廠參觀實習報告

  實習地點:紀莊子汙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20XX年10月27日天津市紀莊子汙水處理廠是我國目前已建成的、執行規模較大的汙水處理廠之

  一。一期工程汙水處理能力26萬m3/d,最大處理量31.2萬m3/d。擴建工程規模為28萬立方米/日,擴建後總規模為54萬立方米/日,廠外配套管線約9.9公里, 建設標準為二級生化處理,汙水處理採用A/O工藝,汙泥處理採用濃縮一一中溫厭氧消化--機械脫水處理工藝。工程於2005年1月10日通水試執行。該汙水廠位於天津市區西南部,廠區總佔地面積30 ha,其中使用面積約20 ha,其餘留作汙水深度處理用地。該工程於1981年開始籌建,1984年4月完成設計,1986年4月建成投產,工程設計概算為8879萬,在當時是我國已建成的規模最大、處理工藝最完整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水廠建成投產後,減輕了汙水對天津市和渤海灣的汙染程度,為天津市增添了第二水源,緩解了天津市用水的緊張程度。該工程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

  我們由一位工作人員帶領參觀,他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汙水處理廠的工藝設計,處汙能力,輻射範圍等。同學們熱情都很高漲,聽的都很認真,還時不時的問些不懂得問題,但是廠內氣味確實不太討我們喜歡。

  首先我們參觀了進水泵房,進水泵房採用合建式,格柵為鋼絲繩牽引機耙,執行間隔時間由時間繼電器控制。粗隔柵距為20mm,作用是將廢水中較大的無機物垃圾攔截,為後續處理提供良好條件。隨後,廢水通過配水池到達細格柵處理環節,配水池與細格柵之間有擰杆閘控制,擰杆閘是通過電流訊號控制螺桿旋轉控制配水池到細格柵的水量。細格柵的柵距是5mm,沉砂等無機物顆粒通過下部進入排泥管道。經過細格柵的汙水到達旋流式沉砂池,沿順時針方向流動,沉降後由出口流出,沉砂等汙泥經過下部排泥管道輸出到排泥間。在這個處理環節中,由於細格柵和旋流式沉砂池位於汙水處理廠中的制高點,出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地下管道流到調節池中。

  在調節池中,對汙水進行均勻水質,以及降低水中氧含量的處理汙水流經調節池後進入曝氣池。曝氣池採用推流式池型,按普通曝氣活性汙泥法設計,並考慮了階段曝氣和吸附再生的執行條件。原設計採用穿孔管曝氣,後改裝為英國微孔曝氣盤約12000個。調節池和曝氣池呈蛇形狀,汙水在曝氣池反應區內進行厭氧生物處理,聚磷菌在厭氧的情況下釋放磷,接著汙水進入缺氧反應區,缺氧反應區內佈置曝氣管,開始少量曝氣,聚磷菌在缺氧情況下從外界超量吸收磷,並以聚合磷酸鹽的形式儲存在細胞內。接著我們參觀了二沉降池,二沉池採用圓形輻流池,共設2組8池,每池直徑45 m,沉澱時間為2.5 h,表面負荷為1 m3/***m2×h***。排泥採用直徑型氣提式吸泥機,為兩邊傳動,橡膠滾輪,周邊線速度為2 m/min。機上共設有16根直徑為200mm吸泥管,伴以直徑32 mm空氣管,每根吸泥管的排泥量採用針形閥調節。然後我們還參觀了一個正在維修保護的沉降池,從工作人員那裡我們得知,沉降池裡的活性泥都是他們自己培養的,當時我真的好好驚歎如此多的活性泥他們是如何由最初的一點點培養出來的。令我們遺憾的是由於消化池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我們沒能一睹廬山真面目。我們最後參觀的接觸池,聽工作人員介紹,接觸池的作用不太大,反而還要耗費鉅額的維修保護費,流經接觸池後的水就能夠達到排放標準了,汙水處理程式也就算完成了。經過處理的水一部分流到河裡,一部分流到其他地方進行再處理等。紀莊子汙水處理廠的工程主要設計特點:***1***國內首次採用二級中溫消化,汙泥套管加熱沼氣攪拌,沼氣發電,餘熱利用加熱汙泥機械脫水等;***2***12個D 45 m沉澱池採用予制拼裝,予應力繞絲工藝,曝氣池也採用予制拼裝,節省混凝土量和施工期;***3***首次自己設計,國內製造的6類28臺汙水機械裝置,提高了汙水廠機械化水平;設計了餘熱利用和煤鍋爐供熱熱水間接加熱汙泥系統。但是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個處理廠的裝置都是80年代以來購置的,所以許多裝置都有些落後了,因此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汙水處理廠將會被重建,裝備一些更先進的裝置,使汙水處理工作效率更高,除霧更徹底。

  這次參觀實習讓我們對汙水處理有了簡單的認識,這將對我們以後學習理論知識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我也認識到了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髮展與進步,各種工藝在不斷的實踐中加以改進,所以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將學習和生產有機的結合起來,更好地為我們所用。

  心得體會

  經過這次認識實習,我對我們即將學的專業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通過參觀節水科技館和汙水處理廠,開了眼界。但由於時間的關係也只是對水處理有個淺淺的瞭解,但這次實習培養了我們從實際情況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不至於紙上談兵。深刻的理解了時間和理論的關係。這次實習也讓我看到了我國環境保護的現狀,看到了我國環保事業的美好前景,也刺激了我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習熱情。

  這次實習時間為一週,雖然時間短,但對我的影響卻很深刻。學了十幾年的書本知識,這是我第一次實習,因此這次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它全面提高了我的學習,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讓我開始關注自己將來的就業環境,畢竟還有不到兩年我們就將躋身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

  總的來說這次認識實習是非常有意義的,雖然實習已經結束了,但我從中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將終身受益,在我今後的學習中將不斷得到驗證,我相信這些經驗將來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參考文獻:<<百度文庫>>、<<活性汙泥法工藝控制>>、《汙水處理工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