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跟孩子交流

  溫和有效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在日常的交流中變得聰明活潑,父母應該?跟孩子交流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跟孩子交流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跟孩子交流的方法:交流的七個技巧

  1.當孩子在表達的時候,認真地傾聽,並且注意到語言背後隱含的情感。

  2.定時地與孩子交流,用你的特別的方式。

  即使只是每次兩分鐘的簡短交流也能讓孩子與你的關係有很大不同。

  3.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儘量停下手中的事情。

  即使他們也許只是需要你一小會兒的關心。

  4.蹲下來與孩子交流。

  保持與孩子同樣的高度,坐下或者蹲下來與他們交流。這樣孩子能覺得自己被尊重被認真傾聽。通過眼神的交流能避免爭吵。同時家長也更能夠感受到孩子真正的想法。並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容易被激怒。

  5.積極的傾聽能夠幫助孩子應付他們的內心情感。

  當孩子不能夠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時候,往往會很有挫敗感。而如果家長能夠幫助他們複述她們的想法,孩子們的緊張就會緩解並且感覺到被尊重。同時這種做法能夠消除孩子內心潛在的不滿情緒。

  6.耐心一點,不要打斷他們的講述哪怕是非常冗長的不著重點的講述。

  7.對孩子們要誠實。

  不要小看她們的判斷力和記憶力。一次的撒謊都有可能讓他們失去對我們的信任。同時我們也應該通過交流逐步告訴他們如何處理自己感情。當孩子三歲到五歲時,就會開始學習如何表達強烈的情感和一些與他人打交道的能力。這有助於他們處理自己的感情變化和提高受挫能力。家長應該告訴他們如何用一種讓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情感。比如生氣的時候怎樣處理;怎樣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怎樣及時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感到失望的時候,家長應該讓她學會理解: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總是會有破壞,分離這些不好的事情。總是有很多事情在人的掌控之外。確定你真正瞭解孩子的想法。並且積極傾聽給出建議。同時也能告訴他們要樂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極端情緒,學會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同情等等。這些將會對她們的人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孩子們也許會害怕黑暗,暴風,學校,魔鬼這些未知的東西。家長應當以他們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事物,而不是不屑一顧。告訴他們科幻與現實的區別。不要讓他們在睡前看恐怖的卡通或者電視。有時候解釋事情發生的原因能夠緩解恐懼,比如向他們解釋一下雷鳴與閃電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不時地以他們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你就會更加理解他們的想法。

  跟孩子交流的方法:交流的八個要點

  一、要放下權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權利。

  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適當時放棄那雙充滿“愛”的手,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要知道單純的“言傳”往往很難讓子女發自內心地完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出了榜樣,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

  四、要能疏導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要積極耐心地幫助其疏導不良情緒。

  五、教會孩子溝通的本領,讓孩子主動說話並能正確的表達。這其中,教會孩子自信是最為關鍵也是首要的一步。

  六、常識孩子,告訴孩子:“你真棒”,賞識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發孩子潛能,最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

  七、掌握批語和懲罰的方法,批語和懲罰固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如果用得好,也是非常具有效果的。

  八、給孩子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充分體會你的愛,這是家庭教育最為根本的一點。

  蹲下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是我們關心兒童世界的一種方式;也營造出一種明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放下家長權威的架子,和你的孩子做朋友,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