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小孩子溝通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一,要選擇孩子們喜歡的話題

  千萬不要一和孩子們聊天就追問學習成績。比如下班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去孩子的房間裡聊15分鐘,第一句話就問:“你今天學校裡有什麼好玩的事?”他就很高興地和我聊,甚至手舞足蹈地模仿別人說話的樣子,我們一起開心地放聲大笑,這15分鐘會成為我們家長和孩子的快樂時光;還有聊孩子喜歡的東西,如歌曲,電影,動漫,遊戲,書等,有時間可以去看下就會和孩子有很多共同溝通的話題了,這些都是特別溫馨的事情。

  父母陪伴孩子,不要總想著對孩子說教,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進入他的天地,尊重他的喜歡,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

  我們只有成為孩子的朋友,他才會聽父母說話,我們才有機會影響到孩子。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二,要專注和耐心

  我們和孩子聊天時,要專注和耐心,放下報紙手機,眼睛從電視電腦上離開,我們聊天時是否有誠意,是否專注,孩子是能感受到的。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很短,高中畢業以後,他很可能就去別的城市甚至別的國家去上學和工作,以後我們想和他面對面聊天的機會都很少了,所以乘現在孩子在身邊,我們就抓緊時間和他多聊聊吧。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三,眼神的交流

  聊天時要看著孩子,要有眼神的交流,如果面帶微笑,頻頻點頭,或者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握著他的手說話,這些身體語言,都可以鼓勵孩子和我們交流。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四,給予簡短的迴應和認同

  孩子說話時,我們要給予簡短的迴應和認同,這也是鼓勵對方說下去的方式。這一點,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打電話,當我和朋友在電話裡說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他迴應一些語氣詞,都會鼓勵我說下去,但我有個朋友,他接我電話時總是一聲不吭地聽著,我講一會就覺得他可能沒在聽,所以我往往是急急忙忙地說兩句就把電話掛了。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五,鼓勵孩子說話

  比如

  那怎麼辦呢?後來怎樣呢?那你認為呢?還有呢?是嗎?是什麼事情令你這樣想的?

  這些問題非常實用,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第六,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我們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網上有句笑話叫:“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冷。”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裡面有個案例特別好:孩子的養的小烏龜死了,孩子傷心得哭了,父母如果說:“烏龜死了有什麼好哭的,再買一個就是。”孩子不會接受,他會哭著不要別的烏龜,就要死的那隻烏龜。但如果父母認同孩子的感受:“烏龜是你的好朋友,它死了,你很傷心,爸爸媽媽很理解。”這樣孩子就會接受現實,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願意討論接下去怎麼辦,比如怎麼把烏龜埋了這些事。

  上次我講過一個例子:孩子在圖書館,書被別的孩子搶走,他很生氣,拿文具扔那個孩子,被老師請家長。我們應該先理解接納孩子當時生氣的情緒,然後再教導孩子做得不對的行為,這樣孩子才容易接受。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七,多用正面有建設性的話語

  當孩子有不恰當行為時,我們要多用正面有建設性的話語,以“我”為主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要求,不含批評,指責,讓孩子感到受尊重。

  並且留有餘地,避免破壞關係的話語和帶批評性的詞句。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正面和負面話語的對比。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八,多提問

  我們和孩子聊天,可以多提問,讓孩子多說,啟發孩子思考,提高孩子分析事物的能力。

  和大家分享幾個常用語:

  1.這個事,你怎麼看?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2.如果這麼做,可能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嗎?

  3.我們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這些都是開放性的問題,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可以鼓勵孩子多說。

  在孩子敘述的過程中,我們再發現問題繼續提問,繼續鼓勵談話。

  建議不要太早給建議或表達個人的想法,因為孩子很可能會覺得這是強加給他的而不願意接受。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九分享個人經歷或體會

  我們和孩子聊天,分享個人經歷或體會,孩子更容易接受。

  比如我和孩子分享過兩件事,我覺得他聽了就很有感觸。

  第一件事是:我上高中時喜歡看小說,在高考前買到特別棒的一本小說《飄》,

  然後就忍不住在高考停課複習期間看完了,像字典那麼厚的一本書,結果高考政治都沒考及格,沒有考上自己想上的學校,讀了一個不喜歡的專業,畢業後做著不喜歡的一個工作,長達很多年,後來為了換行,吃了很多苦。

  第二件事是:我有一次打出租車,司機不認識路,走錯了,本來也沒什麼,但是那個司機推卸責任,怪我沒有早點告訴他怎麼走,氣得我和他吵了一架,

  我通過這件事意識到:如果我們做錯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認錯,承擔責任。

  我們通過和孩子聊天,告訴他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對孩子是很有價值的,如果他聽得進去,就會避免這些錯誤,我告訴孩子因為高考前十幾天沒忍住,沒有去做應該做的事,結果我做了很多年不喜歡的工作,孩子聽了若有所思,在決定升學命運的幾次考試中,就表現得很好。

  我們在聊天中,一定要避免說教,長篇大論,或者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並且留有餘地,避免主觀絕對性的話語,給孩子壓迫感。

  與小孩子溝通的方法十,我們要換位思考

  孩子其實也很辛苦,通常從早晨六點起床,一直學習到晚上十點,有時想休息一下,玩一會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孩子面對他每天要做的事,特別是學習方面,學得不好就越不願意學,就想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這種狀況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父母不能著急,慢慢來,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要誇獎,爭取一步步往好的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