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同地方的食俗
立秋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之一。在中國傳統的說法是,每個節氣都有各自的飲食習俗,立秋時節自然也不例外。那麼立秋時節全國各地的食俗都是什麼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立秋是很重要的節氣之一,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
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立秋養生,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食俗之四川:
四川東、西部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立秋食俗之山東: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立秋食俗之北京:
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什麼是“貼秋膘”呢?實際上在炎熱的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下去,有厭食之感。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溼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秋季養生: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立秋食俗之杭州:
江南一帶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秋季養生: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食俗之天津: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 立秋不同地方的食俗
- 幼兒園樹葉貼上畫圖片精選
- 建設廉潔自律承諾書範文
- 淺談新時期圖書館服務創新論
- 共青團員優秀的自我評議
- 上半學期教師工作總結範文
- 中學生關於校園安全演講稿
- 關於小學語文老師的讀書隨筆
- 面試時的個人介紹範文
- 特崗優秀教師學習心得總結
- 有關勤奮好學的勵志名言警句
- 激勵奮發向上的詩歌
- 籃球犯規動作視訊
- 村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 提高初二數學成績的四個方法
- 關愛老人的名言警句
- 小學校教師工作總結
- 簡單經典女子爵士舞教學視訊
- 微信網名女生傷感傷感網名女生帶回憶的
- 新手上路開車的技巧介紹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