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老隊友的介紹

  很多隊友真是為排球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競技體育離不開新陳代謝,但老女排似乎是一個異數,任光陰流逝依然常被提及和懷念。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女排老隊友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女排老隊友樑豔的簡介

  樑豔,第23屆奧運會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1961年10月4日,樑豔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3歲時開始練習排球,1976年,樑豔進入成都女排,1977年進入四川省排球隊,1979年被選入國家女子排球集訓隊。 在1981年和1982年隨中國女排兩奪世界冠軍之後,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樑豔為中國女排奪取奧運桂冠屢建奇功。此後,樑豔又隨隊奪得1985年世界盃和1986年世錦賽冠軍,實現五連冠。

  樑豔的運動成績

  1979年在第2屆亞洲女排錦標賽上獲冠軍

  1981年在第3屆世界盃女排賽上獲冠軍

  1982年在第9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獲冠軍

  1982年在第9屆亞洲運動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1983年在世界超級女排賽上獲冠軍

  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1985年在第4屆世界盃女排賽上獲冠軍

  1986年任中國女排副隊長,同年在第10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獲冠軍,是中國女排獲得“五連冠”的唯一參賽選手

  1986年在第10屆亞運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樑豔的個人榮譽

  198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

  1985年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1983年、1984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名最佳運動員

  1984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女排老隊友巫丹的簡介

  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四川內江人。1983年入選四川球隊,1984年入選國家青年隊,1985年入選國家隊,任替補主攻手,扣殺有力,球風潑辣,其所在隊1985年獲世界盃冠軍,1986年是冠軍隊成員,1990年春她擔任接應二傳的中國女排多次戰勝古巴隊。1992年代表中國隊參加了第二十五屆奧運會,2000年,年已32歲的巫丹再一次代表中國隊參加了第二十七屆奧運會。1985年、1986年兩次獲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她先後獲運動健將和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巫丹是蜀中排壇一女傑,她是老中國女排“五連冠”最輝煌時代中,最後一代世界冠軍隊員之一。1985年、1986年兩次獲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並先後獲運動健將和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她的接應技術,尤其快攻中的背飛,曾被國際排聯主席阿科斯塔贊為“排壇一絕”。

  巫丹的人物評價

  中國隊主教練胡進賽後對這位老將讚不絕口:“巫丹到隊中的時間較短,與隊員配合不久,能打出今天這個水平我很滿意。巫丹是一名全面的隊員,除進攻因與隊友缺少默契顯得生疏之外,防守技術非常不錯。”

  女排老隊友周曉蘭的簡介

  周曉蘭,女,1957出生在 江蘇 南京, 中國著名的 排球運動員。周曉蘭是跟 孫晉芳、張蓉芳、 郎平同時代的女排明星,在第23屆奧運會上,協助女排贏得冠軍。 紅極一時的雜誌《 大眾電影》,1982年3月的封面,就是周曉蘭和演員 龔雪的合影。那是雜誌創刊以來首次用非電影人物做封面。 由於有一身過硬的 攔網功夫,周曉蘭有“天安門城牆”的美譽。

  周曉蘭的早期經歷

  周曉蘭開始練排球時,已經16歲了,這在國內職業運動員裡實屬少有。由於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 上山下鄉運動,13歲的周曉蘭隨父母上山下鄉,來到 山西 古交農村。當時古交是個非常貧窮的地方,吃的是小米,喝的是雨水,用的是煤油燈。年齡不大的周曉蘭,也要下地做農活,使她飽嘗了貧瘠生活的艱辛。有這三年的磨練,周曉蘭練排球后,從省隊到國家隊,對艱苦訓練一點都不怕。訓練的辛苦與古交農村的艱苦比差遠了,至少還可以吃上白米飯。 1973年入業餘體校進行排球訓練,同年被選入山西女子排球隊,1977年被選入國家青年排球集訓隊、國家排球集訓隊。

  周曉蘭在 上海體育學院畢業後,1988年進入國家體委,出任排球處長。周曉蘭一上任便改革排球運動管理體制,改進訓練和比賽組織形式。

  1995年初,周曉蘭代表中國排協,動員正在 美國讀書的前隊友郎平回國出任女排主教練。1995年,已是體委系統最年輕的副司級領導。 1995年辭去公職,隨丈夫、前中國男排侯曉非定居美國。最初,在 喬治華盛頓大學做排球教練,後在 馬里蘭州 愛德華市的一家醫療器材公司做工程師,目前是公司部門負責人。 周曉蘭現定居在馬里蘭州,並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

  周曉蘭的主要戰績

  1977年 在第1屆世界青年女排錦標賽上獲亞軍

  1978年 在第8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獲第六名

  1978年 在第8屆亞洲運會女排比賽中獲銀牌

  1979年 在第2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上獲冠軍,個人獲“最佳表現獎”

  1981年 在第3屆世界盃女排賽上首次獲冠軍,個人在 預選賽中曾獲“最佳運動員獎”1982年 在第9屆世紀女排錦標賽上獲冠軍

  1982年 在第9屆亞洲運動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1983年 在世界超級女排賽上獲冠軍

  1984年 在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女排比賽中獲金牌

  周曉蘭的個人榮譽

  1980年 獲運動健將稱號 1981、1983、1984年 三獲 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4年 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有“天安門城牆”的美譽

  周曉蘭的人物評價

  周曉蘭和她的中國女排在八十年代裡,以敢打、敢拼、敢搶的拼搏 精神,在世界排壇上連奪五次冠軍,成為“五連冠”。 這是排球運動史上的奇蹟。而女排精神也鼓舞了一代中國青年以拼搏和奮發的幹勁在各個領域作出了成績。那段輝煌對於如今三、四十歲的人們來說,並不陌生。

  在老女排中,周曉蘭有著“天安門城牆”的美譽,跟郎平的“鐵榔頭”交相輝映。

  周曉蘭的人物影響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 日本女排是一支世界強隊。中國女排的翻身仗,就是從打 日本女排開始的。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在日本舉行。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與日本隊在決賽中相逢。比賽打得異常激烈,結果是日本女排輸給了中國女排。那場比賽,不僅讓對手認識了“鐵榔頭”的凶狠,更讓日本姑娘飽嘗了“城牆”的堅固。日本媒體在驚歎周曉蘭防守功夫的同時,送給了她一個美麗的稱呼:“天安門城牆”。 那個時候, 女排精神感染了整個社會,掀起了“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奮鬥”的熱潮。“女排當年讓全國人民高興,那不能簡單歸結於取得了好成績。這也有對手強大的原因,只有在一場勢均力敵甚至處於劣勢的較量中取得勝利,才能顯示出英雄本色,才能感動人。中國當時剛剛改革開放,可謂百廢待興,很多方面跟國外相比,都處於劣勢,女排取得三連冠,讓國人覺得解氣,也給了國人信心和力量。”

  中國女排的“三連冠”,是指 世界盃、 世界錦標賽和 奧運會三大頂級賽事。女排獲得的三連冠,不僅是一個球一個球打出來的,而且都是在很艱苦的情況下取得的,這才是最可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