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的定義及原理

  速讀,作為一種現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看雜誌,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鐘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 漢傑老師,臺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 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速讀、快速閱讀、速讀記憶這幾個詞在網路上,書籍上頻繁跳入我們的眼簾,但什麼是快速閱讀呢?怎麼提高閱讀速度呢?很多人看到後只是望文生義。究竟快速閱讀是怎麼來的,快速閱讀的定義是什麼,快速閱讀的方法技巧有哪些?如何進行快速閱讀訓練?這裡就讓我們從起源開始來詳細瞭解一下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研究的突破源於美國軍方訓練飛行員的試驗結果,後經美國科學家們證明,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可以在一分鐘內快速閱讀分辨12萬個字母,可以說快速閱讀訓練是傳統閱讀的一種補充,一種飛躍,一種革命。

  世界各國在快速閱讀的普及發展上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使得快速閱讀發展迅速,美國80%以上的高校開設快速閱讀課程,許多中小學校也將快速閱讀訓練列入教學計劃,並於2002年,美國國會投資50億美金***400多億人民幣***專用於提高小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法國在全國的中小學校推行“創造性快速閱讀法”,將快速閱讀設為獨立學科和國家重點科研專案;韓國人將閱讀速度提高至每分鐘萬字以上,並將閱讀能力水平作為教師晉升考核標準;快速閱讀在日本已經形成潮流,還專門制定了類似圍棋段位的速讀段位;臺灣每年都舉辦全島快速閱讀大賽,有數千萬人接受過快速閱讀培訓;在我國快速閱讀首先在中小學範圍試行後國家教育部把它作為“十五”計劃專案在全國推廣,該項快速閱讀訓練在世界範圍已有幾十個國家數千萬人蔘加訓練並有6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也有三十多年的發展史,在國內近年來也有幾百萬人蔘與了訓練,而且成效明顯,進步神速,已為世人所公認。

  什麼是快速閱讀呢?快速閱讀是從文字讀物中迅速提取有用資訊的高效讀書方法。充分開發快速閱讀者擴大視覺感知能力和左右腦協調快速處理視覺資訊的巨大潛能,以眼腦直映的資訊全新處理方式取代傳統閱讀中大腦的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聽覺中樞對文字資訊處理的環節從而達到眼看腦記,眼腦同步的快速閱讀法。

  快速閱讀的科學原理:

  1、傳統的閱讀是目光在每一個字間跳躍的點式閱讀,大腦對資訊的反應,受制於目光移動的速度。閱讀時眼在字的停留時間為1/10秒—3/10秒,移在字間的跳躍僅佔5%左右。而且從閱讀到理解要經過視覺、語言、聽覺三個中樞處理資訊過程才能完成。

  2、快速閱讀法是根本改變點式閱讀為整行文字的線式閱讀,這種方法使目光不在單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眼球接受文字訊號的速度10倍以上,達到與大腦的思維速度同步。

  傳統閱讀模式圖:眼睛——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聽覺中樞——理解記憶

  快速閱讀模式圖:眼睛——視覺中樞——理解記憶

  快速閱讀的科學依據:

  1、大腦的巨大潛能尚未開發,有可容納5億本書的資訊量的能力。

  2、人的大腦由左右腦構成,左腦記字音字義,右腦記字形。眼腦直映式的快速閱讀,正是發揮了視覺機能,減少眼停,縮短注視,避免回視,擴大視距的優勢,同時發揮大腦的思維潛能,在傳統使用左腦的同時,充分開發右腦的形象思維潛能,達到雙腦並用,迅速處理閱讀資訊,從而產生閱讀的高效。

  3、從心理學角度,人在調身、調息、調心,做到精神集中,穩定,可以擴大視覺感知單位,提高對語言符號反映的速度。

  快速閱讀將給人們一個全新的價值概念:

  1、一個人要讀完全國每天出版的報紙,要一年的時間。所以知識爆炸的資訊社會,即使是優秀學者,以傳統的閱讀方式獲取資訊,也如井底之蛙而孤陋寡聞。

  2、現代中國,一個合格學生在初中三年中,要看420萬字的教科書和300萬字到420萬字的課外書。在高中三年中,要看780萬字的教科書和600萬字到900萬字的課外讀物。而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初、高中學生的閱讀速度分別要達到每分鐘500字和600字。實際上達到這一速度的學生只佔5%。許多好學生的代價就是,因無時間鍛鍊體質差,因拼命看書視力差。

  3、快速閱讀記憶法並非只有超常人所能,任何一個具有小學4年級文化的人只要在快速閱讀中,以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代替傳統的閱讀習慣即可。因為人本來就具備這種能力,只是此前無人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