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青春勵志經典文章

  任誰有多大能耐也沒法挽住時光的車輪,青春遲早都要離我們遠去,70、80後已經不復年輕,90後也只剩下一個青春的尾巴,還有什麼能夠讓人重新體驗那些難忘的年少輕狂呢?自己的青春為何不該由自己來掌握呢?難道真的等到自己垂垂老矣才來後悔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青春夢未來

  任誰有多大能耐也沒法挽住時光的車輪,青春遲早都要離我們遠去,70、80後已經不復年輕,90後也只剩下一個青春的尾巴,還有什麼能夠讓人重新體驗那些難忘的年少輕狂呢,或許唯夢而已,繼《怒放之青春再見》《同桌的妳》之後,筷子兄弟也祭出大銀幕新作《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同樣是由音樂、成長、年代、愛情等元素混燒的一碗醉生夢死的青春夢,融合入黑幫、動作等商業元素,讓影像與情感的特點充分融合,帶著觀眾進入到一個溫馨而又殘酷的夢境。

  從微電影《老男孩》到《老男孩之猛龍過江》,草根出身的筷子兄弟,從北京到紐約,一路扮萌耍寶,選秀暗殺,在五光十四的大都市裡折射小人物的悲歡戲謔,氣質不俗的美女新人屈菁菁飾演了女一號馬璐,她的加入把故事變得更加養眼,同時人物關係也微妙起來,肖大寶與屈菁菁的一段情,愛恨別離與重逢,王小帥對肖大寶的“基情”滋生出對馬璐的恨,而在紐約的戲份,布魯克林黑幫與韓國殺手二人組的參與,讓這幾組人馬變成幾條線索的有序交錯,彼此明爭暗戰,打得雞飛狗跳,無論喜劇效果、劇情衝突,場面排程,都體現了很高的水準,可謂是一次硬體的全面升級。

  而在軟體方面,《猛龍過江》的情懷仍然強烈,可能很多觀眾在觀影之前還是更關注電影的情感,對舊時光的懷念,當年《老男孩》能夠以微電影的篇幅和畫面成就網路現象,其實無外乎打的是一張懷舊牌,肖大寶、王小帥身上承截了一代人很真切的記憶,大量的集體回憶,流行音樂,兄弟情誼,包括成年後對現實的無奈,都能和觀眾產生強勁的共鳴,而兩兄弟最終放手一搏衝突現實的痛快感,則成為那一年最具打動力的畫面。

  和前作相比,《猛龍過江》沒有羅列太多的經典元素,影片的北京部分更多描寫兄弟兩的現實狀態,王小帥倒插門擠在岳父的老房子裡無所事事繼續發夢,肖大寶在洗浴中心裡駐唱,被客人送的酒灌得得死去活來,一對現實的小丑沒有任務翻身的能力,唯一能支撐兩人的便是校園裡的記憶,和一個依舊遙遠但不老的夢想。就像肖大寶的手怯生生地摸向馬璐的提琴,這就是王小帥後來所說的渴望。

  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種狀態,只是處境稍好或更壞一點而已,電影沒有讓觀眾在悲傷中感懷多久,馬上就投入了一場熱火朝天的夢想大旅行之中,拼來打去,愛來恨去,讓人目不睱接,直到曲終人散那一刻,才恍然一悟,再度為筷子兄弟這份執著的夢想而燙熱了心窩。

  青春夢已老,青春夢未來,很多時候只是一種心境,順流,逆流,都沒關係,只要堅持,能讓夢與現實保持同步,就像筷子兄弟在現實中的所作所為一樣。

  關於2:無奮鬥不青春

  嬌豔的花兒,人們驚羨於它綻放的高傲,何曾思考過那段屬於它的奮鬥史呢?青春,兵荒馬亂,鐵馬冰河,欲要守得一夜梨花開,毫無疑問,你得給自己貼上奮鬥的標籤。上帝在某種程度上給你關上了富貴的出身的大門,卻給你開了一扇感恩生活的窗。

  有這樣一群人,我們的出身並不好,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言說的苦衷,但我們卻都懷揣著對未來的希望來到大學。在這裡,讓我感覺到世界上最大程度的公平便是教育的公平。國家學校關心我們每一位家庭經濟不太好的同學,都給予了我們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援與幫助。在此,我非常感謝他們,我知道我所能做的便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感恩生活。

  活躍在社團的每個螢幕裡,背影穿梭在圖書館的每個角落裡,用心去參加每一次志願活動,這些彷彿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我希望做好自己該做的,然後做我能做的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2014年5月1日,一個看似平凡但卻改變我一生的日子。我作為去牛角大圩志願者其中的一員,帶著內心的忐忑與激情走在志願服務的行列間。那天的天氣非常柔和,羞澀躲進雲層間的太陽,微微拂過面頰的清風,給予了我們最大程度的鼓勵。那是一個比較大空間的花展,而那時正是遊客高峰。我被安排在其中一個路口勸導遊客不要將車停靠在路口。初到路口,略微顯得有點羞澀,不怎麼敢說話。之後和街道的志願者熟悉以後,便也慢慢的聊起天來。當我談及自己在學校的生活時,說到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和迷茫時,那位志願者顯得有些激動,說起他以前在學校裡的生活,並告訴我大學是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時光,不要太過焦慮,總會一步一步成長的,我所要做的就是且行且珍惜。在做志願者的過程中,也遇到比較固執的遊客,他們不聽勸告,執意要把車停在路口。我走過去很禮貌地對他說:“先生,請你配合一下我們的工作,不要將車停在路口,這樣會影響整個其他遊客停車的。”他顯得非常不悅,說了一句“搞什麼啊!”然後很憤怒的把車子停在停車地點。雖然在過程中有些小委屈,但最終做好了自己本分的事,心裡還是有點酸酸的幸福。最後在下午5點時,天卻開玩笑似的下起了細雨,我們每個人都漸漸的雨中變成了“模糊糊的人兒”。雨顯得很綿柔,每一次觸碰都像母親的手在撫摸我的額頭,溫馨而美好。在回去的旅程中,我們大家都累得在車上睡著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舒心的笑容。

  一次青春路途的插曲,就這樣儲存在記憶的銀河裡。但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積極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志願服務,光榮而高尚,而今我也真正愛上了“志願”這2個字,在做志願者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委屈,我都願意用心去做好每一次志願活動。遠方的象牙塔,朦朧而充滿誘惑力,而我願意帶著自己最初的夢想,攜著社會以及學校對我的關愛,去追尋屬於我自己的靚麗人生!

  關於3:我的青春誰做主

  我們都曾年輕過,如今,我們的孩子也正值青春年華,那我們的青春到底應該由誰來做主呢?這個答案在我的“五一”假期裡找到了。

  我的青春誰做主  “五一”假期我老實地呆在了家中,享受著假日的輕鬆。五月二日、三日兩天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一股腦地看完了32集電視連續劇《我的青春誰做主》。劇中的曲折情節、精彩對白、演員的表演,都是那麼令人著迷。這是以一個大家庭中三個女孩的成長為題材的青春勵志劇,它描寫了兩代人之間的磨合、鬥爭、溝通和理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楊家三姐妹的青春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三十年前,一句“知識青年到農忖去”的口號改變了她們的青春命運,三姐妹天各一方,各自成家立業。三十年後,第二代的楊家表姐妹正值青春,和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她們並不滿足於母輩們對自己青春的設想,她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勾畫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青春藍圖。

  老大楊怡的女兒趙青楚是表姐妹中最品學兼優、出類拔萃的一個,北大法學院碩士畢業,要在“理智與情感”間做一個抉擇,無法兼得,她選擇了其中一個,是否意味著要永遠失去另一個?

  老二楊爾經濟條件優越,把16歲的女兒李霹靂送去英國留學,強迫她遵循自己的教育理念按部就班成長,母親設計的未來不是女兒想要的,霹靂在“自己想做”和“母親讓她做”之間掙扎,為此撒下彌天大謊,給母親編織了一個“留學劍橋”的空殼夢。李霹靂拼命掙扎,試圖從母親打造的成長模式破繭而出,要在“世俗成功”和“自我實現”兩者之間,找一個自己內心希冀的方向,要麼妥協、要麼反叛。

  老三楊杉遠居寧夏,生性淡泊,嫁給自得其樂主義者錢進來,甘於在平淡生活裡尋找世俗幸福,她想把這種生活理念傳襲給女兒錢小樣,卻事與願違。小樣個性叛逆,嚮往北京、嚮往自由、嚮往愛情,她要掙脫母親束縛的繩索,向不平凡、向自我實現、向成功進發,她要把自主權牢牢把握在手裡!錢小樣為追求“個性和自由”,付出慘痛代價,但她真的就錯了嗎?在她放棄自我、選擇承擔責任以後,理想是否從此就跟她南轅北轍、漸行漸遠?

  這部電視劇最讓人心動的就是三個年輕人為理想、為愛情而真誠的付出,也許她們還很稚嫩,也許她們還很衝動,但她們的執著讓人感動。我想,正是她們的真誠、善良、愛心才使得她們的行為最終得到長輩們的理解和寬容。我喜歡趙青楚的睿智,喜歡錢小樣的勇氣,喜歡李霹靂的坦率,更喜歡姥姥的長者風範。

  我為劇中感人的一幕幕而流淚,也為三姐妹的美好生活而高興。三個姐妹,自信滿滿闖進社會之初,誰也沒想到真實的生活是這樣,更沒想到成長要伴隨這樣的疼痛。她們經歷過彷徨、掙扎、矛盾,犯過錯誤、鑄過悔恨、甚至走過極端,但她們終於學會把自己的理想主義和父母的經驗主義相結合,走出一條帶有個性色彩的成熟之路。

  這部電視劇讓我們思考許多問題,這是我們生活都要面臨的問題。父母的理想和孩子的成長能否有機的結合?父母與孩子應該怎麼的溝通、交流?孩子的青春到底應該由誰來做主?我想,看完這部電視劇後,大家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父母要放下所謂的架子,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平等的對話,充分理解孩子的思想。他們雖然很年輕,想法也不成熟,但他們有理想、有抱負,這就需要父母把自己的經驗能以一種孩子樂意接受的方式與之交流或溝通,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劇中,蕾蕾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成功者。他和女兒之間的理解、寬容和支援,更讓我欣賞。

  我們應該大聲地說:“我的青春由我、也由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