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公務員申論範文

  在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備考中,寫作是眾多考生們要啃的硬骨頭,多看一些範文對考生寫作思路有幫助,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投身三農成就自己

  “物有甘苦,嘗只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發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攻堅克難,經濟實力迅猛增強;五年穩紮穩打,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五年革故鼎新,改革邁出有力步伐;五年勇擔責任,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五年從嚴治黨,黨風政風與日俱新。在歷史長河中,五年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在接下來大有作為的下一個五年——“十三五”期間,我們每一個普通青年都要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投身三農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一提到農村、農業和農民,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其實這只是傳統農業的“標準像”,而現代農業是以資本高投入為基礎,以工業化生產手段和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用科學的理念來管理農業形態。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可謂“脫胎換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更加呼喚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投身三農。

  投身三農事業,要拿出“不斬樓蘭誓不還”的韌勁。與車水馬龍、高樓鱗次櫛比的城市相比,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與物質文化生活上都落後於城市,我國依舊處於城鄉二元結構的時期,不少青年是生於城與城市的土生土長“城市人”,對於農村缺乏認識和了解,甚至投身三農後,因為條件艱苦而中途放棄。因此,投身三農憑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激情,更需要長久的堅持與付出。

  投身三農事業,要拿出打造“兩個文明兩手硬”的幹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全部車諾的總括和結晶。縱觀古今、放眼中外,無論是中國古代的漢唐盛世、康乾盛世,還是時間文明史上的古埃及、古巴比倫,都曾創造了強盛的物質文明,也創造了代表那個時代的精神文明。而我們在改造農村方面,基礎設施建設、農民人均收入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然而我們卻面臨農村文化“失根”這樣的窘境,受城市文化的衝擊、空心村的影響,傳統農村文化在凋敝。習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不能忽視精神文化的建設。

  作為投身三農的青年中堅力量,在大有作為的廣大農村地區,我們不僅要推廣科學種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更不能忽視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如:在村落建立“農家書屋”鼓勵大家農閒用閱讀來充實自己,逢傳統佳節,組織節慶活動,讓農村文化“活”起來等方法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樣的農村生活,一直令人嚮往;若在其中加入書香的飄逸、節慶的歡騰則更會增添現代化農村的魅力。

  中央一號檔案指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這是國家意志,作為一名有理想的青年,我們更應該響應國家號召,用自己熱情似火的青春年華駐守農村,用自己揮汗如雨的實幹精神助推農業現代化,用自己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帶動農民思想進步!

  二

  發展公益事業 打造幸福鄉村

  伴隨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業正在中華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如今的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經濟建設可謂朝氣蓬勃、十分紅火。然而相比之下,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在經濟建設面前卻顯得相形見絀,農村教育水平低、醫療衛生髮展滯後,殘破不堪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猶如人體的雙腿,任何一方面出現了問題,社會都難以在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向前。滯後的農村公益事業,不僅與城鄉協調發展的健康道路背道而馳,也嚴重製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而社會安寧和諧之夢想更是難以實現。因此,必須立足農村實際,發展壯大公益事業,才能為打造幸福鄉村添磚加瓦。

  發展農村公益事業,須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經費困難,是大多數農村在創辦公益事業方面的最大“絆腳石”。就拿農村教育來說,儘管國家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但這並不足以掩蓋農村教育資金缺口的尷尬問題。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差,師資力量欠缺,就連“普九”這種理所當然的任務也變得踉踉蹌蹌,農村教育的發展簡直步履維艱。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公益事業的財政投入比重,統籌城鄉發展,完善農村公益事業的硬體設施建設,並增加鄉村教師等鄉村工作者的學習鍛鍊機會,提高福利待遇。

  發展農村公益事業,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光陰荏苒,一批又一批的黨員幹部在基層奉獻了青春,用一顆熱忱之心投身於農村的建設中。無論是普普通通的“原則書記”季宛衝,還是曾經解甲歸田的“書記”甘祖昌,無不告訴人們,農村事業的興旺同樣離不開優秀的基層幹部。基層領導人的思想的高度、作為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速度。因此,必須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優秀的基層幹部,將更多、更強的人才投入其中,引領農村公益事業的快速前進。

  發展農村公益事業,須推行科學管理機制。當下在聯產承包的大環境下,輕裝上陣的農民在致富的道路上實現了騰飛,而這卻給集體性質的公益事業帶來了難處,事難議、議難決等現象凸顯。而農村公益事業涉及醫療、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民生問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其發展也必然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因此,要想推進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的管理機制作為有力保障,可建立“一事一議”管理機制,充分結合民意,並且增強議事透明度,依法議事,真正做到科學決策。

  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始終是黨和國家奮鬥的目標,而農村落後的公益事業顯然不能滿足百姓的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大力發展農村公益事業,關係到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是農村事業中的重要一環。只有竭盡全力將資金投入、人才建設和管理機制都做到位,才能實現幸福鄉村的美好願景。

  三

  做好經濟普查利國亦利民

  第三次經濟普查是新的歷史起點,它將過去、現在與未來連成一線,將改革、發展與穩定融為一體。它以全面完成“十五”計劃的成果、20多年改革開放的成就為根基,以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順利開局為起跑線,凝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與力量。

  在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普查單位通過耐心細緻的調查工作,收集到了大量寶貴的經濟資料,為國家科學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便利。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普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虛報、瞞報現象依然存在,給經濟普查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經濟普查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對此每個公民都應全面正視,全力配合。

  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需要政府牽引帶頭。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經濟普查程式繁瑣、細節繁多,為保證數年一次的國家級普查的有序開展,國家及相關部門需通力合作,攜手發揮政府領導力量,保障經濟普查工作順利進行。一方面,最高政府需設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應響應政府號召,成立經濟普查工作協同工作小組,負責完成本級政府被指定的經濟普查任務。另一方面,嚴格遵守《經濟普查條例》規定,對於違規單位堅決嚴懲。

  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需要社會協同配合。普查中,無論是法人單位還是個體經營戶均出現了躲避甚至是抵制經濟普查員的常規性工作。並且出於商業機密的保護以及稅收問題的擔憂,大量虛報、假報、謊報的案例層出不窮,給普查資料的真實性畫上問號。這就要求各單位、企業、個體經營者在整個普查中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真實彙報經營資料,如實填寫經濟資訊普查表,切實承擔責任,踐行義務。

  做好經濟普查工作,需要全民身體力行。經濟普查作為我國經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係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僅政府機關、社會企業、單位應該積極響應,每位公民都應密切關注。經濟普查員需提升普查能力,提升服務水平,堅持科學普查、嚴格普查的態度。被普查公民個人應積極響應,關注普查資料,根據普查結果及時調整經營戰略與經營方式。配合經濟普查工作人員,真正把我國經濟“家底”摸清弄透。

  瞭解昨天、把握今天,是為了更好地規劃明天。作為一項常規性掌握國情工作,經濟普查能夠警醒我們發展歷程中的教訓,提醒我們當代發展的任務,覺醒未來發展道路的方向。對此,唯有全體華夏公民團結攜手,才能讓經濟普查取得圓滿成功。也唯有如此,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優質的統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