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及答案

  在公務員人員選拔過程中,面試具有筆試無法替代的優勢,因此考生要注重面試試題的練習,理清答題的思路,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幫助你提分。

  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一

  【背景連結】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具體任務。該決議強調,“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其中,關於良法、善治的概念,表達了法治的核心含義。

  【深度解析】

  [內涵分析]

  ***一***良法

  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良法“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簡言之,良法應當是符合正義和善德的法律。作為良法,要滿足以下幾個標準:

  ***1***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良法應當是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願的反映,而不是地方利益、某一部門甚至是某一利益集團的產物。正所謂“民之所欲,法之所繫。”就是這個道理。

  ***2***反映公平正義等價值追求。真正的良法應當有堅實的價值根基。“法乃公平正義之術”。中國古代的“法平如水”、“法不阿貴”等,都表達了同樣的思想,即法律應當以公平正義等價值理念為其正當性的來源,並且以實現公平正義為其主要目標。

  ***3***要反映國情、社情、民情。“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因此產生了貧富不均、社會衝突加劇、環境惡化等問題,這與我國的制度不完善存在密切關聯,即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相關的規則設計和制定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

  ***4***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法律本身是一種社會現象,應當能夠起到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安定有序的作用,其必須有效反映社會發展、演進的規律,並通過完善的立法技術將這些規律整合為法律規則,最終促進社會發展。為此,必須強調科學立法。

  ***二***善治

  所謂“天下大治”,指的就是善治,其最終目的是實現人民生活幸福、社會和諧有序以及國家長治久安。建設一個政治開明、經濟發達、人民幸福、國泰民安的法治國家,就是我們要追求的善治。善治要滿足以下幾個標準:

  ***1***善治是民主治理。善治的關鍵是實現全體公民共同參與國家和社會的治理,而在現實社會中,民主是此種參與的最佳方式。

  ***2***善治是依法治理。德國著名法哲學家拉德布魯赫有句名言:“民主的確是一種值得讚美之善,而法治國家則更像是每日之食、渴飲之水和呼吸之氣。”這就是說,僅僅強調民主並不能自然實現法治。要實現社會有效治理,需要在民主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法治。

  ***3***善治是賢能治理。善治是賢能之治,即注重選擇賢與能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善治的主體仍然是人,這些人應當真正具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具有較好的道德品行和較高的素質。

  ***4***善治是社會共治。從單純依賴政府的管理轉向多種社會治理方式的結合。國富民強、社會長治久安需要各種社會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有效銜接與配合,為此,社會共治強調實現社會自治與社會管理的有序銜接。

  ***5***善治是禮法合治。中國傳統社會的治國經驗就是“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禮”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對人們的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是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也應當注重發揮“禮”對人們行為的調整作用,以促進法律的有效實施,從而實現良好的社會治理效果。

  ***三***良法與善治的關係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古人云,“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要以良法促善治、保善治。一方面,只有良法才能出善治。因為良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民眾的認同和遵守,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法治的功效,善治本身是規則之治,沒有良好的規則、規則缺乏、規則相互衝突,均不能實現善治。另一方面,只有良法才能保善治。善治的應有之義就是厲行良法,善治的各項治理方式都必須靠良法來確認。良法之治也是善治要追求的目標。

  善治是良法的歸宿。善治以貫徹實施良法為核心。正所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沒有法律的落實,那麼再好的法律也無濟於事。

  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二

  【熱點背景】

  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是指以政府為主導、以社會團體和私人機構等為補充的供給主體,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務為主要目的而研究建立的一系列有關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機制、服務政策等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與體制創新。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建立對於社會和諧、穩定,對於企業的健康發展、國際競爭力的增強,對於節約社會資源、提高服務效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解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在某些方面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但與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公共產品和服務價格持續上漲,而質量並沒有同步提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體制而言,主要是壟斷性供給體制特別是行政性壟斷。

  公共服務的供給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權力和社會資源的運用過程,因而公共服務領域的實質就是濫用公共權力和社會資源謀取私利。這種所影響和侵害的物件往往具有廣泛性和社會性的特點。

  首先,政府轉型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制度基礎。政府轉型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使政府和市場能夠有效克服各自的缺陷,發揮彼此不能或難以相互替代的功能,實現政府與市場功能的良性互動。這是現代公共服務體系賴以形成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礎。

  其次,完善公共財政體制,首先應進一步調整公共支出結構,加大公共服務支出比重,提高公民的基本權益保障和福利水平。其次,完善稅制,促進社會公平。最後,提高財政執行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加強社會監督。

  最後,建立有效的權力制約與監督機制。包括建立和完善公開辦事制度、公共決策聽證制度以及推進“電子政府”建設等。

  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三

  【模擬試題】

  在“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創辦三週年之際,其在新浪微博平臺的“粉絲”突破1000萬大關,成為全國首個超千萬“粉絲”的政務微博,加上在騰訊微博平臺的“粉絲”,總量超過1500萬。據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強調政法各部門要把握新媒體的規律特點,加強新興傳播工具建設,打造一批有影響的政法微博、微信品牌。請談談你的看法?

  【作答思路】

  很多考生看到此題目時很是糾結,觀點提出基本都能夠到位,但是,當觀點為積極的時候,論證觀點時就不適合使用原因分析,就讓很多考生無從下手,不知該如何論述。我們答此類問題時應該靈活,只要能把自己的全部想法有邏輯性地呈現給考官就行,更多的是自己思想的表達,而不是過分地強調套用答題思路。

  【參考解析】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創辦三週年,成為全國首個吸引千萬“粉絲”的新浪政務機構微博,實屬不易。這一成績,充分表明了人民群眾對打擊食品、藥品和環境安全等違法犯罪工作的關注和支援,也體現了公安機關與公眾溝通能力的新提升,這是政法機關運用新媒體的一個成功範例。而把握新媒體的規律特點,加強新興傳播工具建設,打造一批有影響的政法微博、微信品牌,能夠進一步增強政法機關的凝聚力、影響力,為深化法治中國和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近兩年,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迅速發展,數以億計的網民通過微博和微信瀏覽最新資訊,所以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政法微博、微信可以說是在新時期下公安機關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創新舉措,是匯聚民智、接受監督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它可以更好的傾聽網民的意見和心聲,進一步轉作風、接地氣、聚人氣,更好地肩負起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神聖職責。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及時釋出資訊,利用新興媒體傳播速度快、範圍廣的特點,更好的讓民眾瞭解政策法規、安全知識等方面的內容,真正的做到便民、利民,服務大眾,既推動了公安機關各項工作,又爭取了社會公眾的理解支援,提高了公信力。

  當然,我們要打造的是真正有影響力的政法微博、微信品牌,而不是形式大於內容的“官方微博”,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後要:

  一、借鑑經驗,創新發展。除了“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還有“平安北京”、“警民直通車—上海”、“平安武漢”、 “江寧公安線上”等優秀官方微博,吸收他們的經驗,並結合現在新媒體的發展,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更好的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實現警媒融合、優勢互補。

  二、注重實效,規範發展。要真正的利用好新媒體,堅持“為民,專業,務實,親民”的原則,在微博中要多釋出一些老百姓普遍關心的工作資訊,多加強政府資訊公開和與公眾交流的效果,真正的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提升意識,長效發展。因為涉及到新媒體的工作與一般日常和百姓面對面交流不同,我們必須意識到新媒體的特點,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能力素養,加強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支援,為新媒體的應用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