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政治知識練習題

  政治知識是公職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的重要考點,多做習題訓練是鞏固知識記憶的最好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備考練習。

  :

  1.“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出自王籍的《人若耶溪》。這句詩蘊含了很深的哲學, 即*** ***。

  A.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係

  B.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客觀規律

  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D.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2.“追求真理比佔有真理更寶貴。”德國詩人萊辛的這一著名詩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認識經歷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現象認識本質

  C.認識不能停滯,而應該不斷擴充套件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認識世界更重要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所包含的哲理是*** ***。

  A.個人價值融於社會價值中

  B.人的自由是相對的

  C.人的發展具有歷史階段性

  D.社會發展要以人為本

  4.“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

  B.矛盾的普通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

  D.事物發展的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

  5.我國古代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實生物”,“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該觀點屬於*** ***。

  A.多元論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D.主張矛盾調和的形而上學觀點

  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矛盾的對立統一,它揭示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等領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內在的矛盾性,事物內部矛盾推動事物發展。對立統一規律包含以下基本內容:①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雙方所固有的兩種屬性,同一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性質,鬥爭性表現為對立面之間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質。②矛盾的統一性和鬥爭性是相互聯結的。統一是對立面雙方的統一,它是以對立面之間的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矛盾的鬥爭性寓於矛盾的統一性之中。鬥爭是統一體內部的鬥爭,在對立面的相互鬥爭中存在著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鬥爭的結果導致雙方的相互轉化,相互過渡。③矛盾的統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鬥爭性是絕對的。④矛盾雙方既統一又鬥爭推動事物發展。“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說明了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的哲學。故選D。

  2.答案: C

  解析: 萊辛的這句話說明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去追求真理,而不能在某一認識層面上停滯不前,C項正確表述了這一哲學道理。所以選擇C

  3.答案: A

  解析: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天下人都憂愁之前憂愁,在天下人都開始享樂之後享樂。把個人的憂樂與天下人的憂樂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價值融於社會價值之中,故正確答案為A項。

  本題相關知識點: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4.答案: A

  解析: 題幹中“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指的是對每一把具體的鎖,要找到一把特定的鑰匙才能開啟,屬於哲學中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論,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選擇A選項

  5.答案: C

  解析: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以假想的具體的物質形態作為世界的本原。本題中史伯提出“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土、金、木、水、火都是假想的具體的物質形態,所以屬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